古詩是很好的幼兒語言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學習古詩,一方面可以鍛煉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確流暢,另一方面能大量積累詞匯,能豐富自身的文學語言。下面是分享的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5篇】。歡迎閱讀參考!
1.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2.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贈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兑唤y(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3.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江南
漢樂府〔兩漢〕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及注釋一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注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層層疊疊繁茂蔥翠,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一會在蓮葉的東邊嬉戲,一會在蓮葉的西邊嬉戲,一會在蓮葉的的南邊嬉戲,一會又在蓮葉的北邊嬉戲。
注釋
何:多么。
田田:蓮葉長得茂盛相連的樣子。
4.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贈劉景文
蘇軾〔宋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最是一作:正是)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注釋
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擎:舉,向上托。
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凍寒冷,堅強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對男子的敬稱,您。
須記:一定要記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5.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1.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2.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贈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兑唤y(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3.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江南
漢樂府〔兩漢〕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及注釋一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注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層層疊疊繁茂蔥翠,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一會在蓮葉的東邊嬉戲,一會在蓮葉的西邊嬉戲,一會在蓮葉的的南邊嬉戲,一會又在蓮葉的北邊嬉戲。
注釋
何:多么。
田田:蓮葉長得茂盛相連的樣子。
4.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贈劉景文
蘇軾〔宋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最是一作:正是)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注釋
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擎:舉,向上托。
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凍寒冷,堅強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對男子的敬稱,您。
須記:一定要記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5.適合3~6歲幼兒古詩及譯文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