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集錦5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領悟。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紙設計、裝飾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3、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廢的報紙等可回收利用。
    活動準備:
    課件、海底世界背景圖、報紙魚范例一件、各類報紙、彩色即時貼條、鉛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了解魚的外形特征。
    (1)猜謎語:“五顏六色穿花衣,鱗光閃閃真美麗。祖祖輩輩不離水,整天搖頭又擺尾?!毙∨笥?,你知道謎底是什么嗎?(魚)
    (2)那你們看一看,小魚漂不漂亮呀?它是什么顏色的呀?
    (3)(出示魚在海底暢游圖)哇,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小魚,你們看看,它們都是胖的,還是瘦的呀?(有胖有瘦)那你們再看看,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呀?(五顏六色的條紋)
    2、觀察范例
    (1)(出示海底世界圖)小朋友看,老師這里呢,有一片藍藍的海洋,可是這片大大的海洋呢,只有一條小魚(出示范例),它很孤單,我們要幫幫它,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做一些其它的小魚)
    (2)那你們看一看,這條小魚是用什么做的呀?(廢舊報紙)
    (3)它是怎么做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拿出范例魚,一點點摘掉,讓孩子觀察)
    a、首先,小魚的漂亮衣服是什么做的呢?(彩色的即時貼條)
    b、那小魚的身體呢?(報紙)哦,是用報紙搓成的紙條做成的!
    3、教師帶領幼兒做魚,邊示范,邊講解。
    那我們一起來報紙魚吧!
    (1)首先,我們每個小朋友拿出一張報紙,然后折一折,擰一擰,搓一搓。(教師一邊操作卷紙棒,一邊講解并觀察幼兒,強調注意事項)小朋友,要注意哦,在擰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報紙擰斷!
    (2)擰好紙棒后,我們將紙棒交叉,形成魚尾形狀,然后用彩色的即時貼粘合。瞧,魚寶寶的外形做好啦!大家把你做好的魚寶寶輪廓拿起來讓老師看看,我看看你們是做的是胖魚還是痩魚!你們做的真好!
    (3)魚的外形做好啦,我們現(xiàn)在要干什么了?(給魚寶寶穿漂亮的衣服)
    對,我們要給魚寶寶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我們利用這些彩色的即時貼條,給魚寶寶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吧!(觀察每位幼兒)
    (4)大家都設計好啦,寶貝們?yōu)轸~寶寶的設計的衣服真漂亮,可是魚寶寶現(xiàn)在還少了什么呀?(眼睛)
    對,魚寶寶有了眼睛才能和大家一起玩耍,那現(xiàn)在小朋友拿起鉛筆,在小魚寶寶前面的即時貼上給它畫上一只大大的眼睛吧!
    (5)大家做的小魚寶寶真漂亮,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吧魚寶寶送到大海中,讓它們一起去玩吧?。ㄒ黄鸢研◆~貼在大海背景圖中)
    4、結束部分
    今天,經(jīng)過我們的小巧手,把即將被扔掉的報紙做成了許多的五彩魚,那報紙除了做魚,還可以做些什么呢?
    (花,花籃,紙飛機等)
    那老師這里有一些報紙做的東西,你們看看有些什么呀?(出示廢舊報紙做的服裝、手工等圖片)
    這些東西漂亮嗎?(漂亮)你想做嗎?(想)
    那小朋友今天回家去收集更多的廢舊報紙,我們下次一起再次把廢舊報紙變成美麗的手工作品吧?
    小朋友,再見啦!
    2.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學習《撥浪鼓》中前半段的二聲部輪唱。
    2、在教師指揮動作和圖譜的提示下,遷移原有歌曲中回聲經(jīng)驗學習演唱第二聲部。
    3、愿意控制自己的音量,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會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已學會歌曲《撥浪鼓》后半段;原聲和回聲圖1-8。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教師和幼兒合作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回憶《山谷回音真好聽》中原聲和回聲的關系。
    (二)欣賞歌曲《撥浪鼓》前半段,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1、教師和配班教師合作二聲部輪唱《撥浪鼓》,幼兒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
    2、教師再次合作演唱,引導幼兒說出二聲部輪唱的方式并嘗試演唱。
    3、教師范唱第一聲部,幫助幼兒了解歌曲內(nèi)容。
    (三)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習二聲部輪唱。
    1、根據(jù)幼兒所聽到的歌曲內(nèi)容,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并練習。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了解每個樂句的音值并正確演唱。
    (四)幼兒嘗試演唱《撥浪鼓》,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1、教師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2、教師指揮,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3、幼兒看圖譜輪唱歌曲前半段。
    (五)完整演唱表演歌曲
    幼兒自由選擇原聲和回聲,加入歌曲后半段,玩著呢演唱歌曲。
    3.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折好的飛機半成品(三角形):這些三角形可神奇啦!看,把兩個三角形插在一起變成了什么,上面插一個呢,下面也插上一個,后面再插上一個,又變成了什么!
    2.三角形真神奇,它的秘密在哪里?大家用紙折一折,就能明白小秘密。
    二、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折三角形(出示圖1-圖5)
    小朋友看圖示折三角形,有困難請舉手,老師幫助你。
    2.分步拼插。
    (1)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秘密。
    ①三角形哪條邊長?哪條邊短?長邊對的哪個角?短邊對的哪個角?
    ②用不同的角插進不同的部位,這就是它的秘密。
    (2)教師講解示范,幼兒跟著拼插。
    三、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1.從拼插的穩(wěn)固、折疊的平整進行評價。
    2.表揚制作認真的幼兒。
    3.(讓我們駕駛飛機飛上藍天吧)教師帶領幼兒開著飛機離開活動室。
    提示:
    1.遇到多數(shù)幼兒共同的疑問,教師可集體指導,個別幼兒有疑問時,應個別指導。
    2.注意指導幼兒對齊抹平。
    3.重點指導幼兒用手拿住三角形哪個角,用哪個角去插,插進什么部位。
    4.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
    一、設計意圖:
    繪畫的形式多樣,可以拓展幼兒的思維,豐富幼兒的想象,同時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本活動力圖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輕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不同的繪畫形式,引導幼兒學會合作,大膽表達,暢所欲言,共享成功。
    二、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手指畫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并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培養(yǎng)幼兒同伴間的合作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
    3、激發(fā)幼兒在活動前、中、后暢所欲言,共享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天線寶寶樂園,配班老師扮成天線寶寶。室內(nèi)已調好的各種顏料,水彩筆、白紙、抹布等。
    2、美工區(qū)提供許多圓形,引導幼兒想像將它們可以變成哪些圖形,并把它操作出來。
    四、活動流程:
    1、觀看魔術,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老師帶領幼兒來到天線寶寶樂園,“天線寶寶”熱情歡迎大家。天線寶寶出示顏料引導幼兒談論:顏料有啥用處?
    天線寶寶用手指蘸顏料變魔術,引起幼兒操作欲 望。
    評析:這一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很有童趣。符合幼兒天真、好奇的特點,天線寶寶變魔術很自然激起他們的興趣,將其注意力全部集中。
    2、引導幼兒暢談準備變什么。
    天線寶寶問幼兒:你們想把圓形變什么呢?
    幼兒討論:小兔采蘑菇,笑的小娃娃,刺猬背果子,小雞吃毛毛蟲……
    教師小結:啊,原來用我們的手指可以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東西,我們也做一回魔術師,試一試自己的本領,請你們把你們想的變出來好嗎?
    評析:好操作、好模仿的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思維立即活躍起來,說起來便滔滔不絕,這為下面的操作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幼兒手指畫活動,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想像的東西,學習與伙伴合作創(chuàng)作完整豐富的作品并用較有表現(xiàn)力的線條構畫出來。鼓勵幼兒活動中討論作品的布局、更新、完善等。
    評析:這里老師以支持者、建議者和參與者的角色融入活動中,注意個別幫助、引導他們合作,運用集體的智慧,并且鼓勵幼兒操作中進行討論。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教育行為。
    4、分享成功的快樂
    天線寶寶:哇!你們真了不起,變了這么多有趣的畫,把畫介紹給大家吧。
    幼兒描繪介紹自己的作品;參觀同伴作品,猜猜、講講別人的畫;小組間組合成連環(huán)畫,編出豐富的童話故事;多次與不同小組作品組合創(chuàng)編故事。
    評析:操作后引導幼兒講述作品,再次鼓勵他們暢所欲言,這體現(xiàn)了教育的綜合性;引導幼兒多次組合創(chuàng)編故事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與同伴合作能力、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快樂。
    五、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討論各種圖形能組合那些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手法創(chuàng)作。從而激發(fā)幼兒新的興趣,生成新的活動主題,始終發(fā)揮其活動的主體性。
    六、活動總的評價:
    1、活動開始教師便為幼兒營造出一種自然、和諧、親切、輕松的氛圍:帶領幼兒來到天線寶寶樂園里,一起坐在地上觀看天線寶寶“變魔術”,使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 望很快就激發(fā)起來,為整個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幼兒手指畫的過程,與其說是一種創(chuàng)作,不如說是一種游戲,是在游戲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繪畫中幼兒情緒高漲,意愿是自主的,教師更多用語言引導、鼓勵,始終把自己定位于鼓勵者、支持者、參與者的角色,讓孩子至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活動前大膽想象,活動在紙上盡情盡興地“變魔術”,活動后暢所欲言,快樂分享。
    3、幼兒在向大家介紹自己作品時,師引導其他幼兒安靜地傾聽,同時也需要老師自己盡量用夸張、詼諧的表情傾聽與肯定,讓幼兒共享成功的快樂,充滿自信。
    4、這次活動的另一特點便是綜合性:融語言、美工、社會于一體:操作前、中、后的暢所欲言使幼兒的口語得以充分發(fā)揮,操作中的同伴合作、作品組合又大大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5、延伸活動的提出注意激發(fā)幼兒新的活動興趣,生成新的活動主題,體現(xiàn)了始終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5.幼兒園藝術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欣賞詩歌《春天》,嘗試用繪畫的形式描繪心中的“春天”。
    2、表現(xiàn)春天的某一個特征,并用語言仿編詩句。
    3、愿意用美麗的色彩表現(xiàn)春天的景象。
    活動準備:
    記號筆,油畫棒。幼兒用書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朗誦詩歌《春天》,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
    教師:詩歌中說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彩色的、會唱的、會笑的書)
    二、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1、教師: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還可以是一本怎樣的書?春天是怎樣的書呢?
    2、引導幼兒找出春天的特征,編出一本本不同的書,如:會吹的書,不斷長大的書,溫暖的書,花紅柳綠的書……
    三、交代要求,幼兒進行想象畫創(chuàng)作活動。
    1、怎樣將紙做成書的樣子呢?(一頁紙對折方法,多頁紙合訂在一起)
    2、封面圖案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設計。例如:畫會吹的“書”時,在第一張紙上,設計風吹的畫畫作為封面,在里面畫出各種會吹的事情(微風在吹,喇叭在吹,小朋友也在吹喇叭等。)
    3、提醒幼兒畫面要豐富。
    教師在知道的同時及時反饋幼兒在作畫中的好的想法,啟發(fā)幼兒的思路。
    四、作品。
    請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同伴或全體幼兒講述自己仿編的詩歌畫面,請幼兒說說:我畫的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