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5首】

字號:

詩經(jīng)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瑯瑯上口的詩句讓人耳熟能詳,天趣盎然的曲調(diào)像天籟之音娓娓動聽。下面是分享的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5首】。歡迎閱讀參考!
    1.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
    蒹葭
    佚名〔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及注釋一
    譯文
    河邊蘆葦密又繁,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釋
    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撼跎奶J葦。
    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蒼蒼:茂盛的樣子。
    為:凝結(jié)成。
    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
    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一方:那一邊。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從:追尋。
    阻:險阻,(道路)難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躋(jī):升高,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沙灘
    涘(sì):水邊。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灘。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大片的蘆葦密又繁,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追隨她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高又陡。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fā)完。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仿佛在水中的沙灘。
    注釋
    選自《詩經(jīng)·秦風》。蒹葭(jiānjiā):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為:凝結(jié)成
    所謂:所說,這里指所懷念的。
    伊人:那個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溯洄(sù huí)從之:意思是沿著河道向上游去尋找她。溯洄:逆流而上。從,追,追求。
    阻:險阻,難走。
    溯游:順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
    宛:仿佛。
    萋萋:茂盛的樣子,文中指蘆葦長的茂盛。人教版為“萋萋”,蘇教版為“凄凄”。
    晞(xī):曬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處,指岸邊。
    躋(jī):升高,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的樣子。
    已:止,這里的意思是“干“,變干。
    涘(sì):水邊。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2.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
    靜女
    佚名〔先秦〕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譯文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艷,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確實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注釋
    靜女:貞靜嫻雅之女。靜:嫻雅貞靜。
    姝:美好。
    俟:等待,此處指約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隱蔽處。一說城上角樓。
    城:城墻。
    隅:城墻上的角樓。
    愛:同“薆”,隱藏。
    搔首踟躕:以手指撓頭,徘徊不進。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定。
    孌:面目姣好。
    貽:贈。
    彤管:不詳何物。一說紅管的筆,一說和荑應(yīng)是一物,指初生時呈紅色的管狀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時或者才發(fā)芽不久時呈紅色,不僅顏色鮮亮,有的還可吃。如是此意,就與下文的“荑(tí)”同類。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紅顏色的管狀樂器等。
    有:形容詞詞頭。
    煒:色紅而光亮。
    說懌(yì):說同“悅”。懌,喜悅。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城邑的遠郊。
    歸:同“饋”,贈送。
    荑:初生的白茅草。象征婚媾。
    洵美且異:確實美得特別。
    洵:確實。
    異:特殊。
    匪:同“非”。
    貽:贈與。
    3.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
    卷耳
    佚名〔先秦〕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寘通:置)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譯文
    采那繁盛的卷耳,半天不滿一小筐。唉我想念心上人,菜筐棄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馬兒足疲神頹喪。且先斟滿金壺酒,慰我離思與憂傷。
    登上高高山脊梁,馬兒腿軟已迷茫。且先斟滿大杯酒,免我心中長悲傷。
    艱難攀登亂石岡,馬兒累壞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無奈愁思聚心上!
    注釋
    采采:茂盛。一說謂采了又采。毛傳作采摘解,朱熹《詩集傳》云:“非一采也?!瘪R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則認為是狀野草“盛多之貌”。
    卷耳:蒼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藥。
    盈:滿。
    頃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說斜口筐。這句說采了又采都采不滿淺筐子,心思不在這上頭。
    嗟:語助詞,或謂嘆息聲。
    懷:懷想。
    寘(zhì):同“置”,放,擱置。
    周行(háng):環(huán)繞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現(xiàn)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陟(zhì):升;登。彼:指示代名詞。
    崔嵬(wéi):山高不平。
    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稱。
    虺隤(huītuí):疲極而病。
    姑:姑且。酌:斟酒。
    金罍(léi):金罍,青銅做的罍。罍,器名,青銅制,用以盛酒和水。
    維:發(fā)語詞,無實義。永懷:長久思念。
    玄黃:黑色毛與黃色毛相摻雜的顏色。朱熹說“玄馬而黃,病極而變色也”,就是本是黑馬,病久而出現(xiàn)黃斑。
    兕?。╯ìgōng):一說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說“觥”是青銅做的牛形酒器。
    永傷:長久思念。
    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謂山中險阻之地。
    瘏(tú):因勞致病,馬疲病不能前行。
    痡(pū):因勞致病,人過勞不能走路。
    云:語助詞,無實義。云何:奈何,奈之何。
    吁(xū):憂傷而嘆。
    4.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
    桃夭
    佚名〔先秦〕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嫁過門,夫妻美滿又和順。
    桃花怒放千萬朵,碩果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嫁過門,早生貴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桃葉紛呈真茂盛。這位姑娘嫁過門,齊心攜手家和睦。
    注釋
    夭夭:花朵怒放,美麗而繁華的樣子。
    灼灼:花朵色彩鮮艷如火,明亮鮮艷的樣子。華:同“花”。
    之子:這位姑娘。于歸: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歸宿,故稱“歸”。于:去,往。
    宜:和順、親善。
    蕡(fén):草木結(jié)實很多的樣子。此處指桃實肥厚肥大的樣子。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樣子,這里形容桃葉茂盛。
    5.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名篇精選
    羔羊
    佚名〔先秦〕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譯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絲合縫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遙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襖,素絲密縫做工巧。逍遙踱步慢悠悠,公餐飽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絲納縫質(zhì)量高。逍遙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注釋
    五紽:指縫制細密。五,通“午”,岐出、交錯的意思;紽(tuó駝),絲結(jié)、絲鈕,毛傳釋為數(shù)(cù促),即細密。
    食(sì四):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wēiyí):音義并同“逶迤”,悠閑自得的樣子。
    革:裘里。
    緎(yù):縫也。
    縫:皮裘;一說縫合之處。
    總(zǒng):紐結(jié)。一說毛詩傳釋為“數(shù)”,與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