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只狐貍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jīng)過。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案
教學過程
一、“我是小先生”
1.揭示文題,設置情境??戳苏n文題目,同學們一定想知道狐貍和老虎之間發(fā)生的故事?,F(xiàn)在,請同學們都來當一回小先生(課件出示:我是小先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完全文。
2.引導學生匯報交流。在學生匯報哪些字容易讀錯、寫錯的時候,不但讓匯報的學生說說理由,還讓他帶著全班的小朋友讀、寫,教師相機出示相應的課前制作好的生字詞課件作必要的指導,并在情境中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在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時,學生的發(fā)言可以是讀書,可以是談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是對相關內容的復述。
二、“我是小導演”
1.播放展示故事情節(jié)的動畫課件,在音樂聲中,師配著畫面上動物的表現(xiàn)繪聲繪色講述故事。
2.借助故事講述營造的課堂氛圍激趣:小朋友們想不想演一演這個故事呢?在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后,師:想演好故事,就要有好的導演來指導,小朋友,我們都來做一回小導演,來研究一下怎樣演好這個故事。
3.讓學生以“小導演”的身份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內容可以表演。師提示:比如說,小動物的語言、動作、表情(板書:語言、動作、表情)。學生匯報自己找到的認為可以表演的內容。
4.引導學生再次以“小導演”的身份,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演內容,研究一下該怎么演。小組學習開始前,老師提醒每組的學習小組長要安排好小導演發(fā)言的次序,并讓小組成員在討論的時候聲音不要太大,以免影響其他小組。
5.學生匯報各自研究所得。
(1)要在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好的句段:(課件)
①“你敢吃我?”(狐貍)“為什么不敢?”(老虎)
②“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shù)拿?。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狐貍?BR> ③“我?guī)愕桨佾F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狐貍)
④老虎跟著狐貍朝森林深處走去。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2)需借朗讀和動作表演引導學生著重領悟的詞語:(課件)
①一只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
②狡猾的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對老虎說:“你敢吃我?”
③“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shù)拿?。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BR> ④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抓子。
⑤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3)交流過程中,有兩處需寓讀書方法指導于表演指導之中:
①老虎和狐貍向森林深處走去時的位置。從研究老虎和狐貍行走的位置入手,讓學生從文中找到能“讀出”兩者位置的三個句子。
②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看見狐貍和老虎一前一后走來時相互間會說些什么。啟發(fā)學生于情境中大膽想像,寓“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指導于學習活動之中。
③在交流中,鼓勵學生互相評價,并借助評價,推進朗讀和理解領悟。
三、“我是小演員”
1.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相應的頭飾表演故事。
2.請一小組到講臺前匯報演出。演出后,請其他小組同學評價。
四、“我是故事大王”
請一名學生到講臺前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學生可以用上自己的語言,并可吸收幾項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成果,豐富故事的內容。
五、“我是小裁判”
1.讓學生自由發(fā)表對狐貍的看法。
2.在學生對狐貍有了不同的看法后,請學生當一回裁判,發(fā)放印好的作業(yè)紙,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寫下來。
3.請2~3名學生帶著自己寫好的作業(yè)紙到講臺前,然后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展示,同時請寫的學生自己讀自己的意見。
4.師小結:同一篇課文,不同的小朋友來讀會有不同的感受。老師尊重每個小朋友的意見,這只狐貍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呢?課后,同學們與老師、與家長、與同學繼續(xù)討論吧。
2.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成語故事《狐假虎威》。(指名讀課題)
2、狐貍是一種狡猾多疑的小動物,而老虎兇猛高大,是百獸,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嗎?(播放故事)
二、理解題意,指導學法
1、這個故事還挺長的,但是我說呀,其實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把這個故事講完了,也就是說把“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講出來了,這句話就在課文里,你們相信嗎?
2、相信的小朋友從課文里找找看,爭取說服不信的小朋友。
3、出示句子:“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4、這句話說出了“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來試試對號入座?!昂本褪恰昂偂?,“虎”就是“老虎”,“假”呢?句中哪個詞是“假”的意思?(“借著”)“威”呢?(“威風”)
5、我們理解了成語,也了解了故事,那這篇課文就學完了,好吧?這篇課文還要怎么學?(出示卡片: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
三、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1、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開始的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圖片):“這只老虎可真兇猛呀!”看到這樣兇猛的老虎,狐貍心驚肉跳,萬分緊張。(結合指導讀詞:“撲過去”、“逮住”)
3、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看誰能讀出老虎的兇猛,狐貍的緊張。
(學生練讀)
4、男生讀,相機評價:有點兒緊張的感覺了。
(二)精讀2~5自然段。
1、過渡,狐貍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個壞主意。大家自己讀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狡猾)(出示圖片)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貍的狡猾呢?(結合指導讀詞、讀句)
(1)“眼珠子骨碌一轉”(做個動作)
(2)“扯著嗓子”(故意裝出不怕的樣子,好讓老虎不敢吃它)
(3)“老天爺派我來……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故作鎮(zhèn)靜:你不怕,那你就吃吧!)
3、聽了狐貍的話,老虎先是“一愣”,為什么“一愣”?這時它會怎么想?
(覺得很奇怪。指導讀句)
4、聽說狐貍是老天爺派來的,老虎又為什么松開了爪子?這時它又會怎么想?
(奇怪,一向見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貍,今天膽子怎么這么大?說話這么兇?說不定它真是老天爺派來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唉,肚子再餓也不能吃這個小家伙,它是老天爺派來的,來頭可不小。算了,我還是再到別處找東西填肚子吧!)
5、演讀2~5自然段,讀出不同的語氣。
(三)精讀6~8自然段。
1、過渡:看到老虎半信半疑的樣子,狐貍搖了搖尾巴說:“我?guī)愕桨佾F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引讀)”那么,狐貍帶著老虎來到森林里以后是怎樣一幅情景呢?請小朋友仔細讀一讀7~8自然段。等一下我想請小朋友把這兩個自然段寫的事表演一下。
2、學生自由讀書,討論并找伙伴排練。(出示圖片)
3、請5名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其余學生當導演。
4、教師根據(jù)表演評議,幫助理解有關詞語。(出示卡片)
理解:搖頭擺尾神氣活現(xiàn)
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請當導演的學生對表演進行評價)
5、(出示圖片)野豬、小鹿、兔子看到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和往常很不一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嗎?哪個詞寫出了不明白?(出示:納悶)這時,它們會怎么想呢?(過去狐貍可沒這么威風呀,今天怎么這么神氣活現(xiàn)的,走路的樣子都不一樣了,這是怎么回事呀?)
6、它們?yōu)槭裁础叭鐾染团堋保浚ㄖ笇ёx出害怕的語氣)
7、看了表演,相信大家再讀課文的時候,肯定能讀得特別有感情。(練讀,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
1、過渡:小朋友,當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獸撒腿就跑時,會怎么想呢?(板書:受騙)
2、其實百獸是看到誰才跑的?(老虎)根本就不是怕狐貍。所以說,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引讀)。這就是成語“狐假虎威”(引)
3、這個成語也比喻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根本沒什么本事,所以我們看事情不要看表面,以免上當受騙。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了狐貍的騙,會怎么樣呢?
五、教學生字。
1、觀察生字結構,交流識字方法。
2、講解書寫要領,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3.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學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只狐貍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jīng)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么本事,也啟發(fā)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xiàn)象蒙住了自己的視線。課文對于狐貍和老虎的情態(tài)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
教學當中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狐假虎威”這個詞的講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讀、說、演、評,很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講讀課文的時候,充分利用朗讀、表演,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在教學設計上,由于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所以在教學中著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體現(xiàn)以“趣”引路的語文課堂,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合作表演等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滿活力。直觀形象的頭飾創(chuàng)設了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輕松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1.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案
教學過程
一、“我是小先生”
1.揭示文題,設置情境??戳苏n文題目,同學們一定想知道狐貍和老虎之間發(fā)生的故事?,F(xiàn)在,請同學們都來當一回小先生(課件出示:我是小先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完全文。
2.引導學生匯報交流。在學生匯報哪些字容易讀錯、寫錯的時候,不但讓匯報的學生說說理由,還讓他帶著全班的小朋友讀、寫,教師相機出示相應的課前制作好的生字詞課件作必要的指導,并在情境中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在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時,學生的發(fā)言可以是讀書,可以是談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是對相關內容的復述。
二、“我是小導演”
1.播放展示故事情節(jié)的動畫課件,在音樂聲中,師配著畫面上動物的表現(xiàn)繪聲繪色講述故事。
2.借助故事講述營造的課堂氛圍激趣:小朋友們想不想演一演這個故事呢?在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后,師:想演好故事,就要有好的導演來指導,小朋友,我們都來做一回小導演,來研究一下怎樣演好這個故事。
3.讓學生以“小導演”的身份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內容可以表演。師提示:比如說,小動物的語言、動作、表情(板書:語言、動作、表情)。學生匯報自己找到的認為可以表演的內容。
4.引導學生再次以“小導演”的身份,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演內容,研究一下該怎么演。小組學習開始前,老師提醒每組的學習小組長要安排好小導演發(fā)言的次序,并讓小組成員在討論的時候聲音不要太大,以免影響其他小組。
5.學生匯報各自研究所得。
(1)要在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好的句段:(課件)
①“你敢吃我?”(狐貍)“為什么不敢?”(老虎)
②“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shù)拿?。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狐貍?BR> ③“我?guī)愕桨佾F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狐貍)
④老虎跟著狐貍朝森林深處走去。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2)需借朗讀和動作表演引導學生著重領悟的詞語:(課件)
①一只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
②狡猾的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對老虎說:“你敢吃我?”
③“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shù)拿?。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BR> ④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抓子。
⑤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3)交流過程中,有兩處需寓讀書方法指導于表演指導之中:
①老虎和狐貍向森林深處走去時的位置。從研究老虎和狐貍行走的位置入手,讓學生從文中找到能“讀出”兩者位置的三個句子。
②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看見狐貍和老虎一前一后走來時相互間會說些什么。啟發(fā)學生于情境中大膽想像,寓“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指導于學習活動之中。
③在交流中,鼓勵學生互相評價,并借助評價,推進朗讀和理解領悟。
三、“我是小演員”
1.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相應的頭飾表演故事。
2.請一小組到講臺前匯報演出。演出后,請其他小組同學評價。
四、“我是故事大王”
請一名學生到講臺前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學生可以用上自己的語言,并可吸收幾項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成果,豐富故事的內容。
五、“我是小裁判”
1.讓學生自由發(fā)表對狐貍的看法。
2.在學生對狐貍有了不同的看法后,請學生當一回裁判,發(fā)放印好的作業(yè)紙,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寫下來。
3.請2~3名學生帶著自己寫好的作業(yè)紙到講臺前,然后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展示,同時請寫的學生自己讀自己的意見。
4.師小結:同一篇課文,不同的小朋友來讀會有不同的感受。老師尊重每個小朋友的意見,這只狐貍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呢?課后,同學們與老師、與家長、與同學繼續(xù)討論吧。
2.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成語故事《狐假虎威》。(指名讀課題)
2、狐貍是一種狡猾多疑的小動物,而老虎兇猛高大,是百獸,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嗎?(播放故事)
二、理解題意,指導學法
1、這個故事還挺長的,但是我說呀,其實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把這個故事講完了,也就是說把“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講出來了,這句話就在課文里,你們相信嗎?
2、相信的小朋友從課文里找找看,爭取說服不信的小朋友。
3、出示句子:“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4、這句話說出了“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來試試對號入座?!昂本褪恰昂偂?,“虎”就是“老虎”,“假”呢?句中哪個詞是“假”的意思?(“借著”)“威”呢?(“威風”)
5、我們理解了成語,也了解了故事,那這篇課文就學完了,好吧?這篇課文還要怎么學?(出示卡片: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
三、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1、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開始的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圖片):“這只老虎可真兇猛呀!”看到這樣兇猛的老虎,狐貍心驚肉跳,萬分緊張。(結合指導讀詞:“撲過去”、“逮住”)
3、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看誰能讀出老虎的兇猛,狐貍的緊張。
(學生練讀)
4、男生讀,相機評價:有點兒緊張的感覺了。
(二)精讀2~5自然段。
1、過渡,狐貍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個壞主意。大家自己讀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狡猾)(出示圖片)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貍的狡猾呢?(結合指導讀詞、讀句)
(1)“眼珠子骨碌一轉”(做個動作)
(2)“扯著嗓子”(故意裝出不怕的樣子,好讓老虎不敢吃它)
(3)“老天爺派我來……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故作鎮(zhèn)靜:你不怕,那你就吃吧!)
3、聽了狐貍的話,老虎先是“一愣”,為什么“一愣”?這時它會怎么想?
(覺得很奇怪。指導讀句)
4、聽說狐貍是老天爺派來的,老虎又為什么松開了爪子?這時它又會怎么想?
(奇怪,一向見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貍,今天膽子怎么這么大?說話這么兇?說不定它真是老天爺派來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唉,肚子再餓也不能吃這個小家伙,它是老天爺派來的,來頭可不小。算了,我還是再到別處找東西填肚子吧!)
5、演讀2~5自然段,讀出不同的語氣。
(三)精讀6~8自然段。
1、過渡:看到老虎半信半疑的樣子,狐貍搖了搖尾巴說:“我?guī)愕桨佾F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引讀)”那么,狐貍帶著老虎來到森林里以后是怎樣一幅情景呢?請小朋友仔細讀一讀7~8自然段。等一下我想請小朋友把這兩個自然段寫的事表演一下。
2、學生自由讀書,討論并找伙伴排練。(出示圖片)
3、請5名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其余學生當導演。
4、教師根據(jù)表演評議,幫助理解有關詞語。(出示卡片)
理解:搖頭擺尾神氣活現(xiàn)
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請當導演的學生對表演進行評價)
5、(出示圖片)野豬、小鹿、兔子看到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和往常很不一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嗎?哪個詞寫出了不明白?(出示:納悶)這時,它們會怎么想呢?(過去狐貍可沒這么威風呀,今天怎么這么神氣活現(xiàn)的,走路的樣子都不一樣了,這是怎么回事呀?)
6、它們?yōu)槭裁础叭鐾染团堋保浚ㄖ笇ёx出害怕的語氣)
7、看了表演,相信大家再讀課文的時候,肯定能讀得特別有感情。(練讀,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
1、過渡:小朋友,當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獸撒腿就跑時,會怎么想呢?(板書:受騙)
2、其實百獸是看到誰才跑的?(老虎)根本就不是怕狐貍。所以說,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引讀)。這就是成語“狐假虎威”(引)
3、這個成語也比喻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根本沒什么本事,所以我們看事情不要看表面,以免上當受騙。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了狐貍的騙,會怎么樣呢?
五、教學生字。
1、觀察生字結構,交流識字方法。
2、講解書寫要領,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3.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教學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只狐貍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jīng)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么本事,也啟發(fā)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xiàn)象蒙住了自己的視線。課文對于狐貍和老虎的情態(tài)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
教學當中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狐假虎威”這個詞的講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讀、說、演、評,很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講讀課文的時候,充分利用朗讀、表演,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在教學設計上,由于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所以在教學中著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體現(xiàn)以“趣”引路的語文課堂,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合作表演等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滿活力。直觀形象的頭飾創(chuàng)設了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輕松的完成了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