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學習的海外育兒方法

字號:

教育寶寶不易,既要用心和耐心,也需要博采眾長,一些海外的育兒方式雖然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有稍微的差異,卻很有效。下面是分享的值得學習的海外育兒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1.值得學習的海外育兒方法
    (1)從小培養(yǎng)責任感
    教育典范:在1920年,美國11歲的小男孩在踢足球的時候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里的玻璃,需要賠償別人12.50美元。男孩子闖了大禍后就主動向家長認錯后,但是家長卻讓小男孩子自己對這個過失負責。小男孩子很為難:“可是我沒有錢賠給人家?!奔议L說:“我可以先借給你這些錢,但是你需要通過一年時間還我?!彼裕∧泻⒃谝院竺恐林苣┗蚣偃盏臅r候,就出去辛勤的打工,終于經(jīng)過了半年多的努力,掙夠了12.50美元還給了家長。這個小男孩后來就努力成為美國總統(tǒng)里根。里根在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BR>    點評:父母需要教育孩子從小就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替孩子承擔一切后果,否則會慢慢淡化孩子的責任感,這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2)恰當應(yīng)用期望效應(yīng)
    教育典范:愛迪生在小時候曾經(jīng)被班主任老師當成“笨”學生來看,但是愛迪生的媽媽卻認為,老師當面罵學生“笨”,則恰恰說明了這個老師的無能。所以媽媽把愛迪生接回家,按照兒童心理特點來進行教育,并且用各種方法來鼓勵愛迪生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愛迪生后來之所以變成了世界的大發(fā)明家,這與他 媽媽的教育與恰當?shù)貞?yīng)用期望效應(yīng)是分不開的。
    點評:父母的期望需要和子女實際情況相適應(yīng),要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來教育。父母的期望在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
    (3)捕捉成才的敏感區(qū)
    教育典范:19世紀知名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在很小的時候,父親讓他對著插滿秋菊的花瓶,畫靜物寫生。在麥克斯韋的筆下,花瓶卻變成了梯形,菊花變成了大大小小的圓圈,葉子卻用一些奇怪的三角形來表示。這個時候,父親細心的發(fā)現(xiàn)小麥克斯韋對數(shù)學會很敏感,所以始就開始教他一些幾何學與代數(shù),培養(yǎng)他在數(shù)學上的才能。
    點評: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五六歲時對某一方面表現(xiàn)出很敏感與好奇心。父母需要及時捕捉孩子的“敏感區(qū)”,再正確的進行引導,為孩子打開成才的通道。
    (4)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教育典范:在德國,6-10歲的孩子會主動幫助父母洗碗、掃地或買東西;10-14歲的孩子會參加修剪草坪之類的勞動。而在美國,1歲左右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吃飯,很少看到有父母端著飯碗追著孩子喂飯的情景。
    點評:教育的弊端就是對孩子過于保護。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看了那么多國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之后,大家可以對照著進行分析,將好的繼續(xù)保持,錯誤的盡快改正,用的方式教育孩子成長。
    2.海外育兒的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意思是一定要給孩子的成長一些空間,不管是教育孩子成人,孩子教育孩子上學都不要把他們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程式化的東西孩子不一定去遵守。學習和生活都一樣,一定要給他們一些自由,逼的太緊或太有規(guī)則,只能讓他們覺得無趣,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鼓勵孩子多外出活動。很多孩子喜歡呆在家里不出門,寧愿玩手機,也不愿和外界接觸,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家里得各種病。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外出鍛煉身體,這樣既能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也能保證他們心情舒暢。尤其是學習重要的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壓力大,這時候外出走走可以舒緩壓力增強免疫力。
    3、用心聆聽。沒有什么比聆聽更你能讓孩子感到被關(guān)心,父母一定要聽到孩子的聲音,看到他們的情緒,與他們溝通,特別在學習上更要去聽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憑自己的意愿去讓他們學這學那。
    4、放棄完美。如果事事都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孩子沒考好就要求他們考好,孩子考好了就要求他們考得更好。其實對于孩子的學習,一定不要太過要求完美,要看到自己孩子的水平,而不是要他們?nèi)プ鲆恍┧麄兏揪瓦_不到的事情。
    5、鼓勵是教育孩子中最為有效的方法。當孩子遇到困難猶豫不決時,父母的鼓勵能使孩子找到自信,當孩子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鼓勵能使孩子向更高的階段發(fā)展,當孩子犯了錯誤時,鼓勵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并力求改過。
    6、給他們表演的舞臺。一定要給孩子一些空間,才能發(fā)掘他們的天賦。在人生這場戲上,你不能規(guī)定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扮演什么樣的腳色,而是要給她們自己表演的舞臺,精彩與否,都要給他們表演的機會。
    3.海外育兒培養(yǎng)孩子用餐好的方法
    1.美國
    美國父母認為,堅持與孩子共同進餐不僅可以增進大人小孩的食欲,還可以有機會向孩子推薦一些他從未嘗試過的新食品。
    對于偏食的孩子,美國父母也有他們自己的辦法:不給挑剔食物的孩子另做飯菜,如果他這頓飯不吃,在下頓飯之前,就堅決不給他吃任何吃的東西;父母也不當著孩子的面,對自己所不喜歡的菜肴說三道四。
    2.英國
    在英國,父母們認為自己餐桌上的習慣將是影響孩子飲食習慣的最重要因素,他們會有意識地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并同時把這些習慣傳遞給孩子。
    3.日本
    日本父母很重視全家人一起用餐這件事。他們認為餐桌上的愉悅情緒,能將父母的愛傳達給孩子。孩子也由此得到滿足感、信賴感,能健康地成長。
    4.韓國自然育兒法
    韓國父母開始重視自然育兒法,這種育兒法的重點在于將孩子的生活、教育、游戲等都回歸于大自然,限度的讓孩子們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成長。
    (1)從小讓孩子單獨睡覺
    不管孩子多大,韓國習慣讓孩子單獨睡。這樣不但可以增強父母和孩子間的親近感,還利于健康,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
    (2)不于約束孩子玩泥巴沙子
    不管孩子玩泥土、沙子或玩水,只要他們玩得愉快,就算弄臟了衣服也沒關(guān)系。醫(yī)生們也建議,適當?shù)淖尯⒆优K一點,不但對他們情緒有好處,而且可以提高孩子們的抵抗力。有利于他們與細菌、病毒作斗爭,預防各種疾病。
    (3)母乳喂養(yǎng),并用布當尿布
    喂母乳在韓國是很自然光榮的事。
    用布制作尿布的父母慢慢增多。雖然用布制作尿布與喂母乳會有些麻煩,但是,這樣對孩子很有好處。
    (4)不隨便讓孩子吃藥
    孩子90%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就算不吃藥,過段時間也會自然康復。這樣還可以防止藥物引起的其它不良反應(yīng)。
    有的父母因為孩子吃的少而煩惱,其實孩子需要的量是一定的,大家不能只追求量,而需要多關(guān)心質(zhì)。就算吃得少,只要身體的各種營養(yǎng)價值都有就可以了。
    (5)讓孩子緩慢成長
    家長們需要要等到孩子想學的時候才讓他們開始學習,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對一些事很好奇的時候,可以鼓勵他去做,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快的成長。
    (6)鼓勵孩子參加冒險活動
    鼓勵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冒險活動,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堅強意志與勇敢精神。
    (7)在大自然里陶冶情操
    只有大自然才是教育孩子最豐富、全面的教科書。大自然可以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讓孩子們慢慢學會了分析、比較各種事物,找出不同事物間的關(guān)系,從而啟蒙他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