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石榴》教案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石榴》教案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石榴》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石榴在生長過程中的枝、葉、花、果的變化和石榴的味道,體會作者對石榴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3、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并學習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作者在課文中,向我們介紹的是什么地方的石榴?
    2、為什么要向人們介紹家鄉(xiāng)棗莊的石榴呢?齊讀第一自然段?!榜Y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緊扣課文的題目,提了兩個問題,復習了有關(guān)的內(nèi)容,自然過渡本堂課的學習。)
    二、講讀課文。
    過渡:作者家鄉(xiāng)棗莊的石榴“馳名中外”,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到他的家鄉(xiāng)——棗莊去,走進石榴園看一看。
    ㈠講讀第二自然段。
    1、默讀。
    2、讀后,提問:走進了美麗的石榴園,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板書:枝葉嫩綠郁郁蔥蔥花火紅密盛小喇叭
    3、多媒體展示石榴的枝葉、花朵,理解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
    4、自由選擇描寫葉或花的語句,讀一讀。
    5、指名朗讀。
    (在學生閱讀思考、想象后,充分利用電教資源,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了課文的內(nèi)容。不僅幫助學生弄清了石榴葉、花的靜態(tài),也明確了它們的變化過程。)
    ㈡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轉(zhuǎn)眼間,秋天到了,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
    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板書:果實
    1、自由朗讀。思考:課文怎么描寫石榴果實的?
    2、再讀,并用不同的符號劃出描寫石榴顏色變化和描寫石榴樣子的句子。
    學生交流后,引導歸納,板書:青黃紅咧開了嘴笑破肚皮
    3、多媒體出示這兩句話
    (1)品讀描寫顏色變化的句子,欣賞圖片,理解意思,指導朗讀。
    (2)品讀描寫樣子的句子,欣賞圖片,理解句意。
    4、課文中講到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笔裾娴臅靶Α眴??你還能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到這樣的句子嗎?
    ①指導朗讀。
    ②填空:
    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它告訴人們:“?!?BR>    ③看了這么多石榴娃娃,你想干什么?
    (圖文對照,引導有序、有法,理解句意正確、深刻。兩個想象,兩個不同的角度,很有啟發(fā)性。)
    ㈢講讀第四自然段。
    1、多么可愛的石榴??!請你剝開石榴,細細觀察并品嘗味道。
    2、組織學生交流,板書:子兒瑪瑙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3、作者家鄉(xiāng)的石榴子兒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齊讀。
    4、誰能說說石榴子兒的作用嗎?
    (讓學生觀察石榴子、品位其味,既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的精神,又拓展了課文的內(nèi)容。)
    三、總結(jié)全文。
    想一想,作者家鄉(xiāng)棗莊的石榴為什么馳名中外呢?根據(jù)板書師生一起歸納課文內(nèi)容。
    (自然總結(jié),照應開頭提出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觀察桔子,然后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2.小學二年級語文《石榴》教案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狀物類文章,文章介紹了石榴的生長過程和品嘗石榴的過程。本文雖然不是出自名家手筆,但文筆優(yōu)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精當?shù)谋扔骱蛿M人流露著作者的情感,讀來饒有趣味,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編排于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又是本冊一篇狀物類文章,因此對作者表達特點的體悟,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領(lǐng)悟?qū)懛☉撌潜疚膶W習的價值所在。
    對于剛剛由二年級升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的能力應該具備,但對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現(xiàn)誤讀,需要進行方法上的點撥和學習實踐。在內(nèi)容理解方面,學生能夠了解文章寫了什么,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順序?qū)懙?,但對于作者情感的體悟、寫作手法的運用、觀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則需要老師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提升。
    二、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書中注音和字典,準確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初步體會用比喻、擬人的寫法能夠把事物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3.體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以及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陶冶審美情趣。
    三、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讀課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詞語。上課時帶一本字典。
    老師:課前談話需要的物品,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巧借報紙,激發(fā)興趣
    1.共讀報紙
    (1)出示刊登石榴園廣告的報紙選段。
    (2)借助報紙內(nèi)容理解“馳名中外”,朗讀課文開頭。
    2.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認讀二類字“榴”。
    (二)檢查預習,理清文脈
    1.檢查預習
    (1)學生再次練習朗讀。
    (2)隨機出示含有生詞的句子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3)隨機指導學生確定多音字讀音的方法,查字典明確文中容易誤讀的多音字的字音。
    (4)隨機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甚”和“至”。
    2.理清文脈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
    (2)理解第4自然段的大意。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2、3自然段。
    (4)引導學生合作討論,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說出石榴的生長過程(課文2、3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讀對話,體會表達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出示課文2、3自然段: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ㄔ介_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1)學生自讀,談談對這段文字的整體感受。
    (2)學生默讀,尋找描寫有趣的地方。
    2.師生間互動對話
    (1)組織學生交流描寫有趣的地方。
    (2)重點研讀以下兩個語段,教學時隨機安排先后順序。
    語段一:第2自然段關(guān)于石榴樹開花的描寫
    ①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閱讀體會。(隨機標記關(guān)鍵詞語)
    ②圖示感受本喻體的形似,學生朗讀對應語句。
    ③引導學生感受本喻體的神似。
    抓住“火紅”一詞,拓展科學書籍中對石榴花色彩的描述。
    補充“火紅”用于石榴花的根據(jù)(即相關(guān)詩句)。
    讓學生詩文對照著讀,談談自己的感受。
    欣賞畫面,深化學生感悟,指導學生朗讀。
    ④發(fā)散學生思維,給喇叭吹奏的樂曲起個名字。
    語段二:第3自然段中的兩個擬人句
    ①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閱讀體會,相機介紹“擬人”手法,隨即標記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生動與形象。
    ②引導學生體悟“甚至”的用法。
    觀察畫面,討論是否可以調(diào)整順序。結(jié)合對“甚至”的體悟進行有感情朗讀。
    ③帶著學生邊讀邊做動作,抓住“張望”一詞展開想象,透過文字,感受作者的喜悅心情,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四)情感升華,課外延伸
    1.情感升華
    (1)讓學生猜猜本文原作者。(揭曉:是一個孩子,后由編者適當改編)
    (2)組織學生討論小作者怎么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
    (預設:從觀察、情感、修辭手法等角度尋找原因)
    (3)隨機引導學生再看課文開頭,抓住“家鄉(xiāng)”二字升華情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課外延伸
    (1)課后品嘗水果,下節(jié)課學寫一種水果。
    (2)學習《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時,拿《石榴》比對著讀,在閱讀中積累寫好一種的水果的方法。
    3.小學二年級語文《石榴》教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溫故知新
    1、描述新朋友。
    老師帶來一個新朋友,是誰?石榴。
    請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描述老師手中的石榴。
    2、朗讀詞塊,回顧層次。
    屏幕出示四組詞語:
    石榴 郁郁蔥蔥  肚皮 紅白相間
    抽出 仿佛 喇叭 扒開 晶瑩 透亮
    嫩綠 活潑 可愛 喜訊 馳名中外
    [相機板書:抽枝 長葉 開花 結(jié)果 成熟 味美]
    二、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課件呈示課文和圖片]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交流讀出了什么?
    重點句:
    (1)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郁郁蔥蔥”寫出石榴葉的茂密蔥綠;“火紅”寫出了石榴花的鮮艷。]
    (2)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越…越…”寫出花開得旺。][小喇叭一吹就響,石榴花吹得響嗎?既然吹不響,為什么把它比作小喇叭?(1、樣子有些像;2、石榴花開得很大,花瓣盛開著,就像能吹響一樣)那么在吹一首什么歌呢?]
    引導學生讀出石榴的美麗可愛。
    2、交流第三節(jié),你讀出了什么?
    重點句:
    (1)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先……逐漸……后”按順序抓住顏色的變化寫出石榴成熟的過程。]
    (2)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熟透了的石榴樣兒的可愛。]
    引導學生讀出石榴成熟的順序和可愛。
    三、賞讀課文,想象味情
    通讀全文,劃出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談一談為什么喜歡。
    重點句:
    (1)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就是熟透了果實裂開了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2)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哪些詞兒用的傳神?“扒開”“張望”,為什么?你能給大家表演一下“扒開”葉子“張望”的神態(tài)嗎?石榴娃娃們又向人們報告著什么喜訊呢?它們會怎么說,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讀出石榴的開心和急切的心理。
    四、仿寫遷移,讀寫結(jié)合
    1、再次出示實物,你看到了什么?嘗出了什么?
    觀看掰開的石榴,體會“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品嘗石榴子兒,體會“酸溜溜、甜津津”。有感情朗讀第四節(jié)。
    2、將事先帶來的水果取出,觀察品嘗,說話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