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絕,屬于近體詩范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yán)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分享的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十首】。歡迎閱讀參考!
1.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唯通:惟)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注釋
黃鶴樓:中國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辭:辭別。
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見:只看見。
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2.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年少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家,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
家鄉(xiāng)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jì)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衰(cui):現(xiàn)一些教材版本讀“shuā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3.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
唯獨喜歡澗邊幽谷里生長的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zhuǎn)啼鳴的黃鸝。
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注釋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diào)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橫:指隨意漂浮。
4.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烏衣巷
劉禹錫〔唐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野草開出了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
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dāng)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dǎo)、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現(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dǎo)、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
5.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寒食
韓翃〔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quán)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的燃燭?!短戚傁職q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6.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秋夕
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天階一作:天街;臥看一作:坐看)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zhí)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牽??椗?。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銀,一作“紅”。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fēng)。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zhì)團扇。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天,一作“瑤”。
坐看:坐著朝天看。坐:一作“臥”。
牽??椗牵簝蓚€星座的名字,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人物牽牛和織女。
7.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賈生
李商隱〔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譯文
漢文帝求賢在未央宮前殿召見被貶的臣子,賈誼的政治才能無人能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賈誼聽講,不問百姓生機只問起鬼神之事。
注釋
賈生:指賈誼(前200—前168),西漢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漢代長安城中未央宮前殿的正室。
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
才調(diào):才華,這里指賈生的政治才能。
可憐:可惜,可嘆。
虛:徒然。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
蒼生:百姓。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8.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代〕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樂烽一作:回樂峰)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
注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愿為了防御突厥,在黃河以北筑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境內(nèi)。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臺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說當(dāng)作“回樂峰”,山峰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征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9.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譯文
當(dāng)年我經(jīng)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里見到你并聽到你的歌聲。
現(xiàn)在正好是江南風(fēng)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jié)再次遇見了你。
注釋
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樂師,擅長唱歌。因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鞍彩分畞y”后,李龜年流落江南,賣藝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范(后改名李范),以好學(xué)愛才著稱,雅善音律。
尋常:經(jīng)常。
崔九:崔滌,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書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時,曾任殿中監(jiān),出入禁中,得玄宗寵幸。崔姓,是當(dāng)時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龜年原來受賞識。
江南:這里指今湖南省一帶。
落花時節(jié):暮春,通常指陰歷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飄零,社會的凋弊喪亂都在其中。
君:指李龜年。
10.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
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據(jù)《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chuàng)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币徽f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jié)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zhèn)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tǒng)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現(xiàn)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玉壺:玉做的壺。比喻人品性高潔。
1.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唯通:惟)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注釋
黃鶴樓:中國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辭:辭別。
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見:只看見。
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2.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年少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家,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
家鄉(xiāng)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jì)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衰(cui):現(xiàn)一些教材版本讀“shuā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3.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
唯獨喜歡澗邊幽谷里生長的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zhuǎn)啼鳴的黃鸝。
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注釋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diào)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橫:指隨意漂浮。
4.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烏衣巷
劉禹錫〔唐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野草開出了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
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dāng)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dǎo)、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現(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dǎo)、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
5.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寒食
韓翃〔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quán)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的燃燭?!短戚傁職q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6.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秋夕
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天階一作:天街;臥看一作:坐看)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zhí)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牽??椗?。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銀,一作“紅”。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fēng)。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zhì)團扇。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天,一作“瑤”。
坐看:坐著朝天看。坐:一作“臥”。
牽??椗牵簝蓚€星座的名字,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人物牽牛和織女。
7.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賈生
李商隱〔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譯文
漢文帝求賢在未央宮前殿召見被貶的臣子,賈誼的政治才能無人能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賈誼聽講,不問百姓生機只問起鬼神之事。
注釋
賈生:指賈誼(前200—前168),西漢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漢代長安城中未央宮前殿的正室。
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
才調(diào):才華,這里指賈生的政治才能。
可憐:可惜,可嘆。
虛:徒然。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
蒼生:百姓。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8.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代〕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樂烽一作:回樂峰)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
注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愿為了防御突厥,在黃河以北筑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境內(nèi)。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臺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說當(dāng)作“回樂峰”,山峰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征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9.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譯文
當(dāng)年我經(jīng)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里見到你并聽到你的歌聲。
現(xiàn)在正好是江南風(fēng)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jié)再次遇見了你。
注釋
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樂師,擅長唱歌。因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鞍彩分畞y”后,李龜年流落江南,賣藝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范(后改名李范),以好學(xué)愛才著稱,雅善音律。
尋常:經(jīng)常。
崔九:崔滌,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書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時,曾任殿中監(jiān),出入禁中,得玄宗寵幸。崔姓,是當(dāng)時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龜年原來受賞識。
江南:這里指今湖南省一帶。
落花時節(jié):暮春,通常指陰歷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飄零,社會的凋弊喪亂都在其中。
君:指李龜年。
10.經(jīng)典古詩七言絕句閱讀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
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據(jù)《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chuàng)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币徽f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jié)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zhèn)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tǒng)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現(xiàn)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玉壺:玉做的壺。比喻人品性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