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幼兒背唐詩簡單【6首】。歡迎閱讀參考!
1.幼兒背唐詩簡單
春曉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詩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shí)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shí)的一瞬間展開聯(lián)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zhuǎn)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翻譯/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fēng)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⑴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shí)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2.幼兒背唐詩簡單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代〕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xué)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jīng)去山中采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注釋
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xué)生。
言:回答,說。
云深:指山上的云霧。
處:行蹤,所在。
3.幼兒背唐詩簡單
相思
王維〔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yàn)樗钅芗耐邢嗨贾椤?BR> 注釋
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zèng)李龜年”。
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春來”句:一作“秋來發(fā)故枝”。
“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4.幼兒背唐詩簡單
贈(zèng)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yuǎn)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yuǎn)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yùn)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5.幼兒背唐詩簡單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dá)。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shí)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yùn),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shí)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shí)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shí),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6.幼兒背唐詩簡單
詠柳
賀知章〔唐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嫩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dòng)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xì)細(xì)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是那二月的春風(fēng),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注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shù)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幼兒背唐詩簡單
春曉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詩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shí)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shí)的一瞬間展開聯(lián)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zhuǎn)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翻譯/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fēng)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⑴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shí)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2.幼兒背唐詩簡單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代〕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xué)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jīng)去山中采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注釋
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xué)生。
言:回答,說。
云深:指山上的云霧。
處:行蹤,所在。
3.幼兒背唐詩簡單
相思
王維〔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yàn)樗钅芗耐邢嗨贾椤?BR> 注釋
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zèng)李龜年”。
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春來”句:一作“秋來發(fā)故枝”。
“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4.幼兒背唐詩簡單
贈(zèng)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yuǎn)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yuǎn)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yùn)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5.幼兒背唐詩簡單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dá)。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shí)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yùn),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shí)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shí)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shí),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6.幼兒背唐詩簡單
詠柳
賀知章〔唐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嫩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dòng)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xì)細(xì)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是那二月的春風(fēng),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注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shù)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