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記錄可以讓教師了解到幼兒的生活習慣、思維特點、特長愛好、性格、能力以及弱點等,從而掌握幼兒發(fā)展狀況,以及隨著時間而發(fā)生的發(fā)展變化信息。今天給大家?guī)砹司x小班觀察記錄【五篇】,希望大家喜歡并且能夠有所收獲。
1.精選小班觀察記錄
觀察現象:
1、每到集體活動時,詩函總是缺乏積極性,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在最后一個,注意力不集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從家中帶來的食物或玩具從來不與其她小朋友分享,存在一定的自私心理。
3、有時犯了錯還不準別人批評指正。即使勉強認錯,也是曇花一現,沒有多長時間該怎樣做還怎樣做。
教育措施:
1、找一位平時在班中較積極認真的小朋友和她做朋友,每到集體活動時(例如:列對做操)都讓這位小朋友和她一起進行,增強集體意識;
2、針對欣欣語言豐富這一優(yōu)點,平時可以請她為別的小朋友講故事,說兒歌,樹立她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她感到她是這個集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多找機會與伙伴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讓她感受和體驗到與別人共同合作和分享成功的快樂。
效果分析:
1、和好朋友相處了幾天,詩函每到集體活動時不再拖到最后,也感覺到自己應該和其她小朋友一樣以集體為中心,樹立集體榮譽感。
2、與同伴共同分享一件物品時,有時仍表現出不情愿,但比以前已有了很大進步。
2.精選小班觀察記錄
情況分析:今天,我們吃的是面條。凱磊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面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甭犕旰螅f:“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說:“對!我們凱磊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著我的勺子什么時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幾口他說:“我要自己吃?!蔽冶惚頁P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老師,我都吃完了?!蔽冶頁P了他,發(fā)給他一朵小紅花,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凱磊小朋友在家里長久養(yǎng)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喂養(yǎng)有一定關系。但是在今天老師的喂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并且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當老師表揚他時候,他非常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小結: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yǎng)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fā)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yǎng)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助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3.精選小班觀察記錄
情況分析:班里有個叫鴻銘的孩子,一直讓我很頭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來告他的狀,而且,"罪狀"也是十分齊全,有打人,罵人,搶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頭發(fā)等。我感覺,每天在耳朵里,都總是聽著鴻銘的名字。我嘗試很多辦法來教育他,談心說服,嚴厲批評,讓他轉換角色,體會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沒有什么明顯效果。我嘗試和他的家長多交流,找出原因。經過幾次談話,感覺到家長對于孩子的行為表示無能為力,而且基本已經放棄,認為孩子是無可救要的。我意識到,原因就在于此。家庭、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他也對自己放棄了。一個對自己不報希望,心里沒有愛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現呢?我拋棄了自己先前對他的所有認識和評價,開始關注他,重新了解他。
發(fā)現一:區(qū)域活動結束后,鴻銘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紙屑,拾了起來。我立刻在"小星星時刻",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他維護班級衛(wèi)生的好行為,讓全班給他鼓掌。在為他貼小星星時,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這樣做,還親切的抱抱他。
發(fā)現二:早晨,鴻銘通常來園很早,幫助老師整理圖書,從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條,還照老師的樣子,把破損的圖書全部粘好,晾干,然后很有耐心的擺放整齊。我決定抓住他的這個"閃光點",以此為突破口,改變他。我選他做班級里的小小圖書員,負責班里所有的圖書的整理、發(fā)放和保護,他干的可認真了。而且通過圖書的橋梁,與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發(fā)現三:區(qū)域活動中,在智力魔珠游戲中,胡駿拼的又快又好,而且還幫助新來的小朋友夏寒,教她怎么玩,小老師做的十分好。當天的評價活動,夏寒就講了鴻銘幫助自己的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說鴻銘改正了錯誤,現在很棒。我看到了鴻銘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我也相信鴻銘以后會越來越好。
分析與思考:通過鴻銘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正確的看待每個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而幼兒教育又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為老師,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并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21世紀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機遇,充滿競爭的世紀,要將孩子培養(yǎng)為社會的棟梁,祖國的未來,幼兒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怎樣去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他們以信心,使他們茁壯成長,早日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4.精選小班觀察記錄
觀察實錄: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樂樂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樂樂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著急地、自顧自地悠閑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皹窐?,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個人了,需要我?guī)兔??”樂樂看了我一眼,終于說,我吃不下了。
分析:欣欣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沖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反思和措施:
一、“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fā)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為集體爭光,并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二、“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樂樂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耙路┞耍绊懭ス珗@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fā)她盡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游”、“爭第一”的競賽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準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后的愉悅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其實,個性的轉變與發(fā)展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只要老師、家長能配合默契,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個性,對待孩子不急躁,長時間地給予孩子良好環(huán)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變化,會成長得非常好。我們期待著琰琰的變化,相信她一定會有好轉。
5.精選小班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常規(guī)記錄表,抬頭一看,原來是詩彤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見此情形我說:“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著自己做了?!蹦闹业脑捯魟偮?,詩彤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里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說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詩彤寶寶是很能干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后,低著頭一言不發(fā),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并沒有激發(fā)起可心學著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煉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可心,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詩彤坐在椅子上猶豫著,我便便鼓勵她說:“可心好棒?。屠蠋煼植途?!”可心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并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訴她沒關系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可心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他竟然自己主動學著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著整理一下,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其實可心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梢姾⒆幼粤⒃竿€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干,可能是在家鍛煉的機會少,我和可心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