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字號:

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行清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等,節(jié)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jié)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到了,我像去年一樣陪媽媽同去為姥爺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問媽媽老爺長什么樣子,媽媽笑著說;就和媽媽一樣啊。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折起了紙花,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舅舅和外婆踏著小路去給老爺掃墓。來到老爺墳前,舅舅和外婆開始除雜草,一會功夫就把雜草清干凈了。我麻利的從紙箱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老爺?shù)膲炆?,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插在了墳前,媽媽說菊花代表對世去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外婆也在墳前擺上水果和點心·······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向老爺祭拜,隨后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響的好像老爺向我祝福。
    這真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走時在心里暗暗對老爺說;老爺,您不要感到寂寞,我們一有空就會來看望您的?!?BR>    2.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上個星期天,爺爺請我去他家做客。我來到爺爺家,爺爺正在做小旗,小旗旁邊還放著一些花花綠綠的吊飾。爺爺做的小旗都是三角形的,有紅的和綠的,上面還分別寫著“沈”。我好奇地問:“為什么要做小旗?為什么小旗上還寫著‘沈’呢?”爺爺說:“清明節(jié)快到了,我們要去掃墓,因為我們去世的親人很多,插一面寫了‘沈’的小旗就表示沈家人來看望他。”我說:“清明節(jié)還沒到???”爺爺說:“京山有個習俗:要清明節(jié)之前去掃墓,表示尊敬長輩?!?BR>    吃完午飯,我們和爺爺一起帶著搖錢樹、小旗、燈籠和鞭炮就去掃墓了。不一會兒,爺爺把我們帶到了一座高山上。那座山上全是一排排的石碑,其中有兩塊石碑上刻著我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所以我們就在那里燒香、磕頭、放鞭炮……磕頭的時候姐姐說:“原來您在這里很窮,現(xiàn)在我們給您燒紙錢,您在那邊一定要過得好?!陛喌轿艺f了,我很害羞,就在心里默默地念著:“我是您第三個曾孫,希望您保佑我們一家人身體健康,祝您在那邊過得富有?!陛喌礁绺缯f了,哥哥不敢說,只插了幾面小旗,真是掃興。
    多么令人難忘的清明節(jié)??!
    3.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4月2日,我們學校組織我們3年級的全體師生去安陽縣烈士陵園掃墓。
    去掃墓前萬萬沒想到是走著去的。去的時候,剛開始同學們還興致勃勃地走的很快,快到了的時候,同學們都變得有氣無力了。走了一個小時的路,終于到了陵園。首先我們舉行了緬懷先烈的儀式,我代表全體學生發(fā)言,隨后我們向先烈們默哀,以表達我們對先烈們的崇敬和哀思。
    儀式結束后,我們開始參觀紀念館,紀念館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點小,不過東西怪多,有腰帶,鉛筆,鋼筆套等用品,這些都是烈士們生前用過的東西。我們用了短短十幾分鐘了解了很多知識,接著我們去給烈士們掃墓、獻花,我找到一個和我同姓的烈士,把那朵精致的小白花獻給了他。
    就這樣掃完墓,我們踏上了回學校的路程。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我想起了紅軍長征的遙遠和艱辛,霎時,我已忘記了辛苦,在那一念之中,我仿佛覺得我長大了。
    4.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清明節(jié)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上墳。一路上,成片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遠遠望去像一片片金黃的地毯,美麗極了!
    到了奶奶家,奶奶說:“我們已經上過墳了。”聽了奶奶的話,我非常失望。好在有很多人回來和我一起玩兒。大家陪我踢毽子、跳皮筋和打羽毛球。
    最有趣的要數(shù)打羽毛球了。大人們輪流陪我打,有時我贏,有時他們贏,打得是難分難解。球在空中像小鳥一樣飛來飛去,而我為了接住那羽毛球,像小白兔一樣跑來跑去、跳來跳去。不時還聽到大人們的歡呼聲、喝彩聲。最后,他們一致評選我為本次羽毛球賽的冠軍。
    這個清明節(jié)過得真快樂呀! 
    5.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清明節(jié)前夕,作為大隊委的我很榮幸?guī)ьI一、二年級同學為鄧仲銘烈士掃墓。
    我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莊重地來到鄧仲銘烈士墓前。另一位大隊委先向同學們介紹了鄧仲銘烈士并宣誓。鄧仲銘,江西省興國縣人,1943年8月3日,鄧仲銘隨新四軍四十六團宿營在江寧祿口馮潭莊,忽然遇到敵情,在轉移中渡秦淮河時不幸犧牲在高橋渡口,時年39歲。講完后,我們來到仲銘亭,我把抬著的花圈放在亭子前。這是一個六邊形的小亭子,亭子正中有一個墓碑,墓碑正面寫有“鄧仲銘烈士之墓”七個大字,墓碑側面是一行行碑文。我們全體同學向鄧仲銘致敬,一、二年級的同學們把自己折的小白花放在了墓碑旁,以表敬意······
    我們要感謝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他們不屈不饒的可貴精神,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6.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今天,是一個非常隆重的日子——清明節(jié)。我、爸爸和媽媽要回家做清明。
    清明節(jié)的意思是祭拜祖先,清明節(jié)的由來呢是: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這個傳說。
    我們大約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子才到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就先去買了些紙錢、香和鞭炮。先開始要用火把幾張紙燒著,火苗非常的小,后來被風一刮就變得越來越大。紙錢燒完了,然后就把香點著插在祖先的墳前,最后把鞭炮點著,就可以在祖先的的墳前鞠三躬就可以了。
    清明節(jié)有意思吧!
    7.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今天是清明節(jié),但是我和媽媽這邊的親戚們是前天去掃的墓。地方還是老樣子,過程也沒有變。清明節(jié)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我們幾家一年中聚會的日子。
    在陵墓宣傳區(qū)我看到了現(xiàn)在一些新陵墓的推介,其中最喜歡的就是植樹安葬,也就是在埋骨灰的地方種一棵樹而不是修一個水泥或大理石的墓地。平時祭拜就到樹那里去。
    墓地基本上是一個永久性的東西,不斷地有人去世,那么墓地的面積就會不斷地擴大,如果全都像現(xiàn)在這樣花一大把錢修建一個墓地,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xiàn)“死人和活人爭地皮”的現(xiàn)象。但如果是植樹的話,那么先人們留給后人們的就會是一片森林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樹是不斷成長的,每年去祭拜時肯定會看到它的變化,感覺好像去世的親人在以新的方式存活在這個世上,比起那日漸老化的墓碑更有靈氣。
    希望這樣的方式能夠被更多人接受,從而得以普及。
      
    8.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清明節(jié)到了,早晨,我正迷迷糊糊的睡在被窩里,突然,鬧鐘響了。我在意識到今天要去給爺爺掃墓,我急急忙忙吃完早飯,刷牙洗臉。
    30分鐘后,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以及表哥,一起來到了望秦山,這里來掃墓的人不多,可能是因為時間比較早的緣故。
    我們來到爺爺?shù)哪贡?,看著那曾經十分疼愛我的爺爺?shù)暮诎渍掌业难蹨I終于忍不住流了下來。我們擺上飯菜,水果。然后又給爺爺燒紙錢和紙做的金元 寶,我心中默默地想:爺爺您在天上過得好不好呢?您一定要保佑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啊。
    又過了十幾分鐘,我們開車回家了,在回家途中,我又看見許多人來望秦山為親人掃墓。
    行駛在公路上,我突然想起了詩人杜甫的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家了。
    9.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今天,我們一家和舅舅一家一道,相約去青龍山掃墓。
    清早,天空飄著毛毛細雨,霧氣沉沉。我和爸爸六點半就起床,開始折疊“金元 寶”,用來燒給去世的親人。我也很好奇,跟在爸爸邊上學折紙。我想到外婆在世時喜歡打麻將,還專門折了一臺“麻將機”和“麻將牌”呢。裝好需要攜帶的物品后,我們開車向青龍山出發(fā)。一路上,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他們可能也和我們一樣,是去掃墓的。在車上,我們聽到悲傷的煙花 爆竹聲,看到路兩旁金黃金黃的油菜花,想像著外婆的樣子,心里真的很思念她,禁不住暗暗地流淚。讓我想起一道古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到了墓地后,我們拿出祭祀用的物品,慢慢地走到外婆的墳前。只見舅舅將折好的紙和金元 寶倒在墳前,點燃后,那熊熊大火有一人多高!我和表妹淚水如雨,心里非常傷心、難過。等火小了以后,我們大家都輪流給外婆嗑頭,還說了一些思念和祝愿的話。
    在完成所有的儀式后,清明的掃墓就結束了,我們情著悲傷的心情離開了青龍山。
    10.小學三年級清明節(jié)優(yōu)秀日記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人去掃墓,這可是我第一次掃墓。我們剛到山坡下的柏油路時,就看見了馬路右邊擺滿了小車和摩托車們看來我們來得不算太早。
    我們一家人沿著一條窄窄的山路向山坡走去,山路左邊排滿了一座座墓地,右邊長滿了小草和稀稀松松的大樹,山上不時傳來陣陣暴竹的聲音。沒走多遠,我們就來到了太奶奶的墓地。爺爺和爸爸把墓地邊的雜草都清理干凈。爺爺就把帶來的點心、水果等供品擺在墓地前,再點燃香燭。然后爸爸把爆竹一一點燃,“啪啪啪”的聲音立刻在山腰上響起,濃濃的煙在墓地前升騰而起。放完爆竹之后,我們一家人在墓地前向已故的親人深深鞠躬。
    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要來掃墓。爸爸回答我:“因為今天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我們要用這樣的形式來懷念已故的人。”我回頭看了看那片安靜的墓地,使勁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