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
知識技能:
1、認識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會有條理觀察事物介紹事物。
情感價值觀:
1、感受小山村的美麗,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2、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
過程方法(設計思路):
1、以圖入手,欣賞感悟。
2、由圖及文,初讀感知。
3、圖文結合,品讀悟情。
4、拓展實踐,回歸生活。
教學流程:
一、聯(lián)系生活,談話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在每個人眼里都是無比美麗的。誰愿意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xiāng)?(請城市的孩子和曾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分別介紹)
師:許多同學都沒去過農村,今天老師滿足大家的要求,咱們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去做客,想不想去?(揭示課題:小山村)
二、學習新課
(一)欣賞圖畫,談感受
師:你覺的這幅圖怎樣?你喜歡圖中的什么?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喜歡圖中的綠樹,他們一排排非常整齊?!の蚁矚g圖中的小河,小河里有可愛的小魚和美麗的石子。
師:想知道小作者喜歡什么嗎?快讀讀課文吧!
(二)由圖及文,初讀感知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文共幾個自然段?(生用手勢表示)
(三)再讀課文,入境悟情
1、結合插圖自讀課文,找出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交流:小山村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讀出相關的句子或詞語。
(1)山坡。結合插圖認識“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a、果樹林里還可能開著什么花?(蘋果花,杏花等)
b、錄像放映:果林里百花盛開,蜜蜂嗡嗡,蝴蝶飛舞的景象。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仿佛聞到了什么?
[點評:借助現代教育手段形象再現果園的場面,從聲音、顏色、氣味激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
(2)山腳。
a、你從圖中哪里看出這座房子是學校?(國旗)
b、來到學校我們可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c、覺得這所學校怎么樣?你想到了什么?(農村發(fā)生了變化;建起樓房式的學校;希望小學)
(3)小河。
a、覺得小河怎么樣?理解“清澈見底”的意思。
b、積累詞語并練習說話,游來游去來去。
(4)公路。
a、理解“抬眼望去”的含義。誰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山腳下)從山坡到山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小山村的?(由上到下)從學校門前到遠處的公路又是按什么順序?(由近到遠)
b、“遠方”會是什么地方?這條伸向遠方的公路會給小山村帶來什么又帶走什么?(能通向城市,與外界溝通的路)
c、積累詞語:彎彎曲曲
3、聽完小作者介紹,你覺得這是個什么樣的小山村?(美麗、富饒、可愛……)
你喜歡它嗎?想對它說些什么?
生:·小山村,我愛你!·小山村,你真美!·小山村,我想去你那里生活!
4、齊讀后一段。練習說話“我愛,我愛。”
[學以致用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在學后及時遷移說話,既有利于課文理解又豐富語言鍛煉表達能力。]
(四)拓展應用
假如有一批外國游客來小山村旅游觀光,你是導游會怎樣介紹小山村呢?
[語文是一門應用學科,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識才是經久不忘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既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課文又使學生感到語文很有用。]
三、識字教學
1、師舉字卡,生齊讀。不認識的字舉手示意。據學生識認情況,將多數學生不認識的字單獨拿出來。
2、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這些不認識的字。
3、交流匯報。
4、課件檢查。闖關成功的可以進入小山村成為“榮譽村民”。
(1)抽讀生字及詞語。
(2)填空的桃花的梨花彎曲的清澈的漂亮的
四、總結同學們只要我們學好本領,小山村一定會歡迎更多的人到它那里安家,小山村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2.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誰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老家)在哪里?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我們書中小作者的家鄉(xiāng)可美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觀吧!出示教學掛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介紹家鄉(xiāng),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過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師;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我們學過的方法去解決,同時,給每一段標上序號。(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時,對學生提出簡單實在的要求并引導學生在讀書中自己解決字音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正音。
(1)全文有幾個小節(jié)?誰愿意再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要求:其他小朋友認真聽,想一想,他把生字讀準了嗎?并用手指著字,讀到哪兒,指到哪兒。
(2)每一小節(jié)讀完,學生進行評價:你想對他(她)說點什么嗎?要求:先肯定優(yōu)點,再提出不足。
[設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講,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學會適當的評價是極為重要和必要的。在學生讀書時,師生一起認真聽,隨后幫助讀書的同學讀準每個字音,真正做到了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3、同桌同學互讀課文,進一步讀準字音。
三、識字指導。
師;有一些生字寶寶出現在課文中,你們都認識它們了嗎?
1、老師出示學生較易識記的生字:坡、腳、漂、底、抬、望、修、伸、遠等,激勵學生合作識字。要求:運用字加字、換偏旁、數筆畫、組詞、造句、編兒歌、編謎語、講故事等多種識字法和同桌自主識字。
2、識字競賽。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這些生字。比賽規(guī)則:以同桌為單位,讀對了,給對方小朋友以掌聲,表示鼓勵和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既分散識字難度,又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3、認識2個多音字:漂和曲。要求:學生當小老師給學生講解,并用每個字不同的音進行組詞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的音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示的意思。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課文:
(1)互相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喜歡哪一段?為什么?你愿意把這一段背下來嗎?
(3)在課文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大家。
[設計意圖:進一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2、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
要求:
(1)合作讀書,每人讀自己喜歡的那一段,讀完全文。
(2)可以小組齊讀課文。教師加入到小組中去,與學生一同學習。
3、請2至3個小組分別在全班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沒有壓力地學習,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4、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記憶課文。
五、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1、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知道“果樹林、學校、小河、山間公路”在哪里?(引導學生看教學掛圖)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山坡上——果樹林山腳下——學校學校門前——小河抬眼望去——山間公路
[設計意圖:通過看掛圖,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速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過程。]
2、同桌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課文都寫了什么?要求:不看書,可以互相補充。
3、請1——2名學生在全班進行復述課文。教師要及時給學生鼓勵和肯定。
[設計意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刻刻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畫課文。
1、師:同學們,你們愛這個小山村嗎?你愛它什么?你們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把小山村畫下來嗎?
2、師:大家想一想小山村還可能有哪些景物,你也可以把它畫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畫畫,打開了學生想象的閘門,想象的翅膀更會展開翱翔,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記憶力。]
七、指導書寫生字。
1、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習生字,掌握書寫順序。
2、師:還有哪些字需要老師幫忙帶著寫?
3、指導書寫:果和條。
(1)講解這2個字的筆順。
(2)區(qū)分這2個字后兩筆的不同。
[設計意圖:先自己書寫簡單的生字,再在老師指導下書寫較難的字,學習呈現了梯度,降低了難度,效率大大提高。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有助于提高寫字效率,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寫字能力。]
八、小結:
同學們,我們游覽完了小山村,你有什么想法呀?我們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很美麗,你能用畫筆把你的家鄉(xiāng)畫出來嗎?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擴展語文知識是學習語文的目的。]
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3、感受小山村的美麗。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前提診測:
(1)讀生字說詞語
坡結滿蘋樓鴨圖
(2)拼讀認讀字:梨
二、導入過程: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請同學們去他的家鄉(xiāng)參觀,你們想不想去呀?好!那我們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大屏幕打出課題:21、小山村(齊讀課題)
老師:小山村的景色什么樣?那里到底有多美呢?看課文吧?。ù蜷_課文)
三、學習新課:
1、初步感知:
(1)初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再讀:輕輕地讀課文,要讀通順??纯醋髡叽蛩阆蛭覀兘榻B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組里讀一讀、討論)
板書:山坡上、山腳下、村邊、村前。
2、學習課文:
(1)齊讀第一段,問: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們跟隨作者去山坡上看風景,請你找到這段讀讀,山坡上有什么?(大屏幕:山坡上)
“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怎樣讀讓別人感覺出它們的顏色?(練習后,指名讀)注意輕聲“上”、“的”的讀法。
(3)離開山坡,我們又來到山腳下,那里有什么?請你找到讀讀。(大屏幕:山腳下)
指導朗讀:表達出“一排排”“新”的語氣。課文接著寫哪?村邊有什么?(大屏幕:村邊,學校)指導朗讀。
完整地朗讀第3自然段。
(4)我們又和小作者來到村前,請你找到這段讀讀,告訴老師知道了什么?(指名讀,其他同學想象。)
大屏幕:小河、小鴨自讀:看誰讀得美(指名展示)
(5)通過我們對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腳下、村前的參觀,你們覺得小山村怎樣?那么我們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R讀第5自然段)
4.老師:(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的心這種心情讀課文吧!
(2)請5名同學接段配音朗讀。
(3)集體朗讀
5、我們要離開小山村了,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6、小作者給我們準備了他家鄉(xiāng)的特產要送給我們,但他有個要求,為了讓同學們記住小山村,希望同學們把這課背下來,現在大家自由練習背誦吧!
(1)請幾名同學背誦課文。
(2)請一個小組的同學看圖背誦課文
(獎勵蘋果和梨)
四、練習
(1)連一連,讀一讀
紅紅的 梨
黃黃的 蘋果
清清的 小鴨
白白的 河水
(2)把句子補充完整
山坡上()。
五、課后延伸:畫一畫你心中的小山村。
1.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
知識技能:
1、認識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會有條理觀察事物介紹事物。
情感價值觀:
1、感受小山村的美麗,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2、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
過程方法(設計思路):
1、以圖入手,欣賞感悟。
2、由圖及文,初讀感知。
3、圖文結合,品讀悟情。
4、拓展實踐,回歸生活。
教學流程:
一、聯(lián)系生活,談話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在每個人眼里都是無比美麗的。誰愿意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xiāng)?(請城市的孩子和曾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分別介紹)
師:許多同學都沒去過農村,今天老師滿足大家的要求,咱們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去做客,想不想去?(揭示課題:小山村)
二、學習新課
(一)欣賞圖畫,談感受
師:你覺的這幅圖怎樣?你喜歡圖中的什么?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喜歡圖中的綠樹,他們一排排非常整齊?!の蚁矚g圖中的小河,小河里有可愛的小魚和美麗的石子。
師:想知道小作者喜歡什么嗎?快讀讀課文吧!
(二)由圖及文,初讀感知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文共幾個自然段?(生用手勢表示)
(三)再讀課文,入境悟情
1、結合插圖自讀課文,找出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交流:小山村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讀出相關的句子或詞語。
(1)山坡。結合插圖認識“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a、果樹林里還可能開著什么花?(蘋果花,杏花等)
b、錄像放映:果林里百花盛開,蜜蜂嗡嗡,蝴蝶飛舞的景象。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仿佛聞到了什么?
[點評:借助現代教育手段形象再現果園的場面,從聲音、顏色、氣味激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
(2)山腳。
a、你從圖中哪里看出這座房子是學校?(國旗)
b、來到學校我們可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c、覺得這所學校怎么樣?你想到了什么?(農村發(fā)生了變化;建起樓房式的學校;希望小學)
(3)小河。
a、覺得小河怎么樣?理解“清澈見底”的意思。
b、積累詞語并練習說話,游來游去來去。
(4)公路。
a、理解“抬眼望去”的含義。誰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山腳下)從山坡到山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小山村的?(由上到下)從學校門前到遠處的公路又是按什么順序?(由近到遠)
b、“遠方”會是什么地方?這條伸向遠方的公路會給小山村帶來什么又帶走什么?(能通向城市,與外界溝通的路)
c、積累詞語:彎彎曲曲
3、聽完小作者介紹,你覺得這是個什么樣的小山村?(美麗、富饒、可愛……)
你喜歡它嗎?想對它說些什么?
生:·小山村,我愛你!·小山村,你真美!·小山村,我想去你那里生活!
4、齊讀后一段。練習說話“我愛,我愛。”
[學以致用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在學后及時遷移說話,既有利于課文理解又豐富語言鍛煉表達能力。]
(四)拓展應用
假如有一批外國游客來小山村旅游觀光,你是導游會怎樣介紹小山村呢?
[語文是一門應用學科,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識才是經久不忘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既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課文又使學生感到語文很有用。]
三、識字教學
1、師舉字卡,生齊讀。不認識的字舉手示意。據學生識認情況,將多數學生不認識的字單獨拿出來。
2、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這些不認識的字。
3、交流匯報。
4、課件檢查。闖關成功的可以進入小山村成為“榮譽村民”。
(1)抽讀生字及詞語。
(2)填空的桃花的梨花彎曲的清澈的漂亮的
四、總結同學們只要我們學好本領,小山村一定會歡迎更多的人到它那里安家,小山村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2.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誰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老家)在哪里?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我們書中小作者的家鄉(xiāng)可美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觀吧!出示教學掛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介紹家鄉(xiāng),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過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師;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我們學過的方法去解決,同時,給每一段標上序號。(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時,對學生提出簡單實在的要求并引導學生在讀書中自己解決字音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正音。
(1)全文有幾個小節(jié)?誰愿意再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要求:其他小朋友認真聽,想一想,他把生字讀準了嗎?并用手指著字,讀到哪兒,指到哪兒。
(2)每一小節(jié)讀完,學生進行評價:你想對他(她)說點什么嗎?要求:先肯定優(yōu)點,再提出不足。
[設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講,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學會適當的評價是極為重要和必要的。在學生讀書時,師生一起認真聽,隨后幫助讀書的同學讀準每個字音,真正做到了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3、同桌同學互讀課文,進一步讀準字音。
三、識字指導。
師;有一些生字寶寶出現在課文中,你們都認識它們了嗎?
1、老師出示學生較易識記的生字:坡、腳、漂、底、抬、望、修、伸、遠等,激勵學生合作識字。要求:運用字加字、換偏旁、數筆畫、組詞、造句、編兒歌、編謎語、講故事等多種識字法和同桌自主識字。
2、識字競賽。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這些生字。比賽規(guī)則:以同桌為單位,讀對了,給對方小朋友以掌聲,表示鼓勵和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既分散識字難度,又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3、認識2個多音字:漂和曲。要求:學生當小老師給學生講解,并用每個字不同的音進行組詞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的音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示的意思。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課文:
(1)互相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喜歡哪一段?為什么?你愿意把這一段背下來嗎?
(3)在課文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大家。
[設計意圖:進一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2、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
要求:
(1)合作讀書,每人讀自己喜歡的那一段,讀完全文。
(2)可以小組齊讀課文。教師加入到小組中去,與學生一同學習。
3、請2至3個小組分別在全班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沒有壓力地學習,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4、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記憶課文。
五、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1、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知道“果樹林、學校、小河、山間公路”在哪里?(引導學生看教學掛圖)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山坡上——果樹林山腳下——學校學校門前——小河抬眼望去——山間公路
[設計意圖:通過看掛圖,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速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過程。]
2、同桌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課文都寫了什么?要求:不看書,可以互相補充。
3、請1——2名學生在全班進行復述課文。教師要及時給學生鼓勵和肯定。
[設計意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刻刻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畫課文。
1、師:同學們,你們愛這個小山村嗎?你愛它什么?你們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把小山村畫下來嗎?
2、師:大家想一想小山村還可能有哪些景物,你也可以把它畫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畫畫,打開了學生想象的閘門,想象的翅膀更會展開翱翔,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記憶力。]
七、指導書寫生字。
1、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習生字,掌握書寫順序。
2、師:還有哪些字需要老師幫忙帶著寫?
3、指導書寫:果和條。
(1)講解這2個字的筆順。
(2)區(qū)分這2個字后兩筆的不同。
[設計意圖:先自己書寫簡單的生字,再在老師指導下書寫較難的字,學習呈現了梯度,降低了難度,效率大大提高。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有助于提高寫字效率,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寫字能力。]
八、小結:
同學們,我們游覽完了小山村,你有什么想法呀?我們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很美麗,你能用畫筆把你的家鄉(xiāng)畫出來嗎?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擴展語文知識是學習語文的目的。]
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山村》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3、感受小山村的美麗。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前提診測:
(1)讀生字說詞語
坡結滿蘋樓鴨圖
(2)拼讀認讀字:梨
二、導入過程: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請同學們去他的家鄉(xiāng)參觀,你們想不想去呀?好!那我們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大屏幕打出課題:21、小山村(齊讀課題)
老師:小山村的景色什么樣?那里到底有多美呢?看課文吧?。ù蜷_課文)
三、學習新課:
1、初步感知:
(1)初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再讀:輕輕地讀課文,要讀通順??纯醋髡叽蛩阆蛭覀兘榻B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組里讀一讀、討論)
板書:山坡上、山腳下、村邊、村前。
2、學習課文:
(1)齊讀第一段,問: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們跟隨作者去山坡上看風景,請你找到這段讀讀,山坡上有什么?(大屏幕:山坡上)
“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怎樣讀讓別人感覺出它們的顏色?(練習后,指名讀)注意輕聲“上”、“的”的讀法。
(3)離開山坡,我們又來到山腳下,那里有什么?請你找到讀讀。(大屏幕:山腳下)
指導朗讀:表達出“一排排”“新”的語氣。課文接著寫哪?村邊有什么?(大屏幕:村邊,學校)指導朗讀。
完整地朗讀第3自然段。
(4)我們又和小作者來到村前,請你找到這段讀讀,告訴老師知道了什么?(指名讀,其他同學想象。)
大屏幕:小河、小鴨自讀:看誰讀得美(指名展示)
(5)通過我們對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腳下、村前的參觀,你們覺得小山村怎樣?那么我們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R讀第5自然段)
4.老師:(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的心這種心情讀課文吧!
(2)請5名同學接段配音朗讀。
(3)集體朗讀
5、我們要離開小山村了,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6、小作者給我們準備了他家鄉(xiāng)的特產要送給我們,但他有個要求,為了讓同學們記住小山村,希望同學們把這課背下來,現在大家自由練習背誦吧!
(1)請幾名同學背誦課文。
(2)請一個小組的同學看圖背誦課文
(獎勵蘋果和梨)
四、練習
(1)連一連,讀一讀
紅紅的 梨
黃黃的 蘋果
清清的 小鴨
白白的 河水
(2)把句子補充完整
山坡上()。
五、課后延伸:畫一畫你心中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