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本身的知識體系而言,它主要是對高一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模塊的補充。以數(shù)學(xué)為例,除去不同學(xué)校教學(xué)進度的不同,我們會在高二接觸到更為深入的函數(shù),也將開始學(xué)習(xí)從未接觸過的復(fù)數(shù)、圓錐曲線等題型。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一、古今異義:
1、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
2、金就礪則利古義: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義:檢查;今義:探究并領(lǐng)會。
二、通假字:
1、輮以為輪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曬干。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天賦,資質(zhì)。
三、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彎曲)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
1、青,取之于藍,于,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從”。
2、青于藍: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3、寒于水: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4、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dāng)于介詞“于”,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
(二)定語后置句: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是“爪牙”的定語;“強”是“筋骨”的定語?!爸?,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五、固定格式
無以至千里/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辦法)”。
六、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
今義:認(rèn)為。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xué)習(xí)。??今義:學(xué)問廣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鱔之*無可寄托者——古義:藏身。??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5、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詞多義
(1)于
青,取之于藍。(從,介詞)
而青于藍(比,介詞)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于,介詞)
(2)而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轉(zhuǎn)折,但是,連詞)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表遞進,而且,連詞)
吾嘗終日而思矣(表修飾,連詞)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表順接,就,于是,連詞)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連詞)
2.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shù)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zhuǎn)折連詞
(4)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今義:頭發(fā)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jié)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圣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fēng))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而后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德合一君(使……滿意)/彼于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眾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
3.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倒裝句
(1)而莫之天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后置)
(5)翱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后置)
3.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1、詞語:
窈窕:指女子步行緩慢的樣子。
少焉:不多一會兒。釃酒:斟酒。
馮虛:馮,通“憑”,凌空之意。
愀然:憂愁的樣子。
舳艫、橫槊、賦詩、麋鹿、扁舟
徘徊、斗牛、扣舷、桂棹、幽壑
江渚、扁舟、相屬、蜉蝣、肴核
狼籍、相與、枕藉、嫠婦
2、成語
不絕如縷:像細(xì)線一樣連著,將斷未斷。形容音樂細(xì)微綿長或聲音微弱或情況危急。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竭,盡、完。拿不盡,用不完。形容極其豐富。
3、文學(xué)常識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眉山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員(另外有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詞壇豪放派的代表(另有南宋辛棄疾)。是北宋歐陽修領(lǐng)導(dǎo)的古文運動的主將。詞作代表《念奴嬌.赤壁懷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賦》等。
1.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一、古今異義:
1、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
2、金就礪則利古義: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義:檢查;今義:探究并領(lǐng)會。
二、通假字:
1、輮以為輪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曬干。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天賦,資質(zhì)。
三、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彎曲)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
1、青,取之于藍,于,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從”。
2、青于藍: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3、寒于水: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4、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dāng)于介詞“于”,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
(二)定語后置句: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是“爪牙”的定語;“強”是“筋骨”的定語?!爸?,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五、固定格式
無以至千里/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辦法)”。
六、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
今義:認(rèn)為。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xué)習(xí)。??今義:學(xué)問廣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鱔之*無可寄托者——古義:藏身。??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5、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詞多義
(1)于
青,取之于藍。(從,介詞)
而青于藍(比,介詞)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于,介詞)
(2)而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轉(zhuǎn)折,但是,連詞)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表遞進,而且,連詞)
吾嘗終日而思矣(表修飾,連詞)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表順接,就,于是,連詞)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連詞)
2.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shù)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zhuǎn)折連詞
(4)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今義:頭發(fā)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jié)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圣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fēng))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而后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德合一君(使……滿意)/彼于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眾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
3.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倒裝句
(1)而莫之天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后置)
(5)翱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后置)
3.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1、詞語:
窈窕:指女子步行緩慢的樣子。
少焉:不多一會兒。釃酒:斟酒。
馮虛:馮,通“憑”,凌空之意。
愀然:憂愁的樣子。
舳艫、橫槊、賦詩、麋鹿、扁舟
徘徊、斗牛、扣舷、桂棹、幽壑
江渚、扁舟、相屬、蜉蝣、肴核
狼籍、相與、枕藉、嫠婦
2、成語
不絕如縷:像細(xì)線一樣連著,將斷未斷。形容音樂細(xì)微綿長或聲音微弱或情況危急。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竭,盡、完。拿不盡,用不完。形容極其豐富。
3、文學(xué)常識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眉山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員(另外有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詞壇豪放派的代表(另有南宋辛棄疾)。是北宋歐陽修領(lǐng)導(dǎo)的古文運動的主將。詞作代表《念奴嬌.赤壁懷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