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五篇

字號:

美術泛指創(chuàng)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包括四大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筑。接下為大家準備了《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五篇》,供大家參考閱讀。
    1.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chǎn)生的明與暗。
    2.培養(yǎng)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guī)律。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shù)個、射燈、靜物桌、襯布、范畫兩幅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出示素描范畫,說說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xiàn)的石膏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樣產(chǎn)生的。
    ①把一張白紙放在燈光下觀察,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
    ②把紙卷一下,觀察在光的照射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
    ③把紙折一下,放到燈光下,有什么變化?
    總結: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④把紙揉皺了,在燈光下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總結:紙上出現(xiàn)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2.通過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
    總結: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xiàn)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1.把石膏球體擺在桌上,觀察光線照射時,我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總結: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xiàn)了明、暗半球。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qū)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huán)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chǎn)生)。
    2.出示石膏幾何體觀察,找找看。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畫出優(yōu)秀的作品。
    2.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按自己意愿涂繞出不同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在涂繞中感受到繪畫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地涂繞。
    教學重點:能按自己意愿,大膽地涂繞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難點:線條變化的豐富性。
    課前準備:油畫棒或彩筆,鉛畫紙。
    教學過程:
    一、回憶童年,激發(fā)興趣。
    1、小時候,你們在墻上涂畫過嗎?
    2、有沒有被老師或家長批評過嗎?
    3、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讓小朋友們盡情的涂,有可能老師還會表揚你呢?
    4、請幾個小朋友上黑板上來涂,其余同學在紙上涂。
    5、你覺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導學
    1、觀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畫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們添幾筆,使它成為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試一試,請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比一比,看一看,打開課本欣賞。
    A、你認為它們好在哪里?
    B、看了這些畫,你認為還可以涂繞出什么?
    C、請學生在自己的紙上涂繞。
    (表揚大膽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1、小小組合作完成一張畫,小小組自己確定主題。
    2、學生大膽用線創(chuàng)作。
    五、教師巡回輔導。
    重點是指導膽小的學生。
    六、點評
    你認為誰畫得好?好在哪里?
    3.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集體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fā)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4.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xiàn)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fā)現(xiàn)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yǎng)愛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fā)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fā)探索未知領域的欲 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教學準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導入
    新課:回顧學前繪畫經(jīng)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
    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
    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3、你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三、引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1、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fā)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xiàn)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愛護工具、保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四、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  )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五、課后觀察和思考
    1、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2、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5.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
    2、啟發(fā)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
    課前準備:
    1、師準備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如彈簧、抽空的蛋殼、乒乓球、紙杯、圖畫紙、廢舊報紙、紙筒、吸管、顏料、剪刀、膠水等。
    2、圖畫紙、廢舊畫報、顏料、剪刀、膠水等
    教時數(shù):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一起學過了“會動的小紙人”這節(jié)課。小朋友還記得會動的小紙人是那一部分會動啊!是紙彈簧會動(復習紙彈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今天我們又要來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玩具了,師出示玩具請小朋友觀察它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這個玩具它會“搖”。它是怎樣搖起來的,為什么會搖呢?
    欣賞書中圖例,看小朋友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玩具。你喜歡哪一個?請你自學,看看這些玩具你都會做嗎?
    書上根據(jù)各種形狀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怎樣的會搖的玩具,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1、用雞蛋殼來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動物……
    2、用彩色紙剪貼和畫
    3、用廢舊易拉罐,紙卷,吸管……
    三、布置作業(yè)
    動手來制作一個會搖的玩具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評一評、議一議
    六、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