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fā),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瑫r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xù)關(guān)注的后續(xù)更新吧!
1.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引發(fā)幼兒樂意跟著老師表演故事。
準備:多媒體課件、人手一個小動物胸飾。
過程:
一、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邊講第一句故事邊做動作,同時提問:“一只小鴨子,嘎嘎嘎,嘎嘎嘎,撲通跳進小河里”請問:是誰來了?來了幾只?它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怎么叫上午呢?小鴨子呢?(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不見了,沒有了,跳進小河里等等)
2、“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撲通跳進小河里”請問:誰來了?什么顏色的?怎么叫的?小青蛙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一只小烏龜,爬爬爬,爬爬爬,撲通跳進小河里”請問:現(xiàn)在是誰來了?它是怎么來的?誰來學一下?小烏龜后來到哪里去了?
4、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幼兒再次聽一遍故事。
二、表演故事
1、現(xiàn)在我們來表演一下,請幼兒在座位上跟著老師邊說邊做動作表演。
2、出示胸飾(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看,現(xiàn)在小朋友來做小動物,請幼兒將胸飾貼在胸前),老師講故事,請表現(xiàn)得好的幼兒貼上胸飾上來表演。
3、重復游戲。
4、教師和幼兒邊講故事邊和幼兒集體表演一遍。
三、結(jié)束
小動物都玩累了,口渴了,我們一起回家和牛奶吧!走出活動室。
2.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名稱及故事情節(jié)。
2、在教師帶領(lǐng)下,學習逐頁翻閱幼兒用書,并能根據(jù)畫面中動物某部位身體特征,猜測出相應(yīng)的動物。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學習單和教學DVD。
2、收集沐浴乳、洗發(fā)露、香皂、沐浴球及浴巾等洗浴用品。
活動過程:
1、出示洗浴用品,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其用途,引入主題。
師: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洗浴用品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其用途)
(2)今天,老師要講一個故事,名字叫《我愛洗澡》。我們一起聽一聽,看一看!
2、師邊翻閱大書,邊用清晰而緩慢的語調(diào)講述畫面內(nèi)容,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欣賞故事情節(jié)。
3、師以啟發(fā)式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中的角色與主要情節(jié)。
師:
(1)故事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小動物們洗澡時,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們再來聽一聽故事!
4、幼兒傾聽第二遍故事,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兔子的神態(tài)和位置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小兔子后為什么喜歡洗澡。
(1)師:小兔子一開始喜歡洗澡嗎?
(2)師重點指出每頁中的小兔子,請幼兒說說小兔子在干什么。
(3)師:小兔子后跑到哪里去了?后來,小兔子為什么喜歡洗澡了?
5、師再次帶領(lǐng)幼兒閱讀大書,進一步感知、理解故事中有趣的洗澡情節(jié)。
6、結(jié)合故事,引導幼兒說一說洗完澡后是什么感覺。
師:
(1)洗完澡,身上的皮膚會變得怎么樣?(好香、好滑)
(2)你們喜歡洗澡嗎?你們洗過澡,身體有什么感覺?(好舒服)
7、引導幼兒嘗試自己翻閱幼兒用書,再說說看藏在泡泡中的動物在哪里,激發(fā)幼兒再次閱讀的興趣。
延伸活動:
1、在區(qū)角中擺放幼兒收集到的洗浴用品,引導幼兒用看、摸、聞等方法了解洗浴用品的名稱、外形及氣味。
2、操作游戲:學習單《洗澡用什么》。
3.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用完整的語句描述圖片的內(nèi)容,并按事件發(fā)展的順序進行講述。
2、知道鄰居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多為別人著想。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學掛圖表幅。
2、事先排練情境表演“午休時”。
活動過程:
一、導題
1、出示小刺猬與鸚鵡的卡片,提問:你知道他倆是誰嗎?你想知道他倆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引發(fā)故事名稱)。
2、出示教學掛圖《兩個鄰居》,教師指導幼兒按順序觀察畫面。
3、幼兒兩人一組,配對進行講述。
二、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nèi)容,知道要學會互相關(guān)心,并能用完整的語句進行回答。
1、小刺猬家住什么地方?
2、誰住在小刺猬家的樓上?
3、鸚鵡在陽臺上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
4、小刺猬生火做飯,發(fā)行了什么事?
5、鸚鵡為什么要用水把小刺猬爐子里的火潑滅?
6、請你幫小刺猬和鸚鵡出出主意,他們各自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友好和睦相處?(引導幼兒進行討論,想出多各方法,激發(fā)互相關(guān)心、多為別人著想的情感。)
7、請1~2名幼兒將故事講述一遍。
三、理解他人需要,學會關(guān)心,為別人著想。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午休時”(附后)。提問:紅紅在家里拍球,冬冬知道了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使用權(quán)幼兒知道鄰居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要為別人著想。)
2、小結(jié):生活中有許多人需要我們支關(guān)心,如果我們學會了互相關(guān)心,就會感到快樂。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開展相關(guān)的表演游戲,進一步體驗互愛情感。
4.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雞蛋和小雞的關(guān)系,學說“白白圓圓”,“黑喲黑喲”。
2、樂意傾聽故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3、練習推球,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雞媽媽,小雞,完整的雞蛋,破裂的雞蛋,螞蟻的小圖片(可帶在手上),四副自制掛圖,小球。
【活動過程】
一、通過出示小螞蟻的圖片,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愿望。
引導幼兒與小螞蟻打招呼。
二、講訴故事。
(1)第一遍講故事。
1、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并且一邊講一邊出示相應(yīng)的小圖片。
2、提問:
①這個故事里有誰?
②小螞蟻看見的東西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說白白圓圓。
(2)第二遍講故事。
1、依次出示掛圖講故事,并引導幼兒說“黑喲黑喲”。
2、提問:你們猜這個白白圓圓的東西是什么?
如猜不出可以輔助問白白圓圓的東西裂開了,誰從里面走出來了?
三、玩“推蛋”的游戲。
把幼兒帶到戶外,讓他們用球玩推蛋的游戲。
規(guī)則:小朋友們每人一個球,可以單獨推也可以結(jié)伴推,自由的推球。
教師在一旁個別指導。
四、結(jié)束。
帶小朋友回教室,解小便,喝水,休息。
5.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蝸牛身體的外形特征。
2、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3、萌發(fā)關(guān)愛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在飼養(yǎng)角養(yǎng)殖小蝸牛,帶領(lǐng)寶寶觀察。
2、雷聲、雨聲錄音磁帶,《蝸牛的房子》故事磁帶,錄音機。
3、《蝸牛的房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蝸牛課件,了解蝸牛的外形及生活特點。
1、教師一邊說一邊操作課件。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寶寶們,看,它是誰?(小蝸牛)
2、教師以蝸牛的口氣自我介紹,引導幼兒了解認識蝸牛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結(jié):小蝸牛的身體軟軟的,還背著一個硬硬的貝殼,為了保護自己的,遇到敵人,藏進去。小蝸牛頭上還長著兩只小犄角,是為了看方向,小蝸牛喜歡吃植物的莖和葉。
二、播放錄音,引導寶寶聽聽、說說。
1、教師分別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引導寶寶傾聽,并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師:春天來了,小蝸牛從窩里慢慢爬出來,來到草地上,快樂的唱呀、跳呀。忽然,從天那邊飛來好多好多烏黑的云彩,不一會鋪滿了天空。呀!聽一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引導寶寶學學打雷和下雨的聲音。
三、播放課件,引導寶寶聽聽、看看、講講。
1、教師逐一播放課件,邊講邊問,引導寶寶看看、講講故事內(nèi)容。
“天空中飛來好多黑黑的云彩,轟隆隆、嘩啦啦!發(fā)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動物?小螞蟻正在做什么?”
“樹上的小鳥在跟誰說話呀?說了些什么話呀?”
“小蝸牛的身體怎么不見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帶寶寶玩“小蝸牛避雨”游戲。
請寶寶手膝著地模仿蝸牛自由爬行,聽到教師說“轟隆隆”、“嘩啦啦”時,寶寶緊縮身體,停止不動?!疤烨缌?,太陽出來了,小蝸牛們快再出來玩吧”。游戲再次進行。
【活動延伸】
1、把故事掛圖、故事磁帶、幼兒用書投放在閱讀區(qū),帶寶寶經(jīng)常聽聽故事錄音,說說故事里的對話。
2、在寶寶自由活動時間帶說唱兒歌《小蝸?!?,感受兒歌表達的情趣。
1.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引發(fā)幼兒樂意跟著老師表演故事。
準備:多媒體課件、人手一個小動物胸飾。
過程:
一、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邊講第一句故事邊做動作,同時提問:“一只小鴨子,嘎嘎嘎,嘎嘎嘎,撲通跳進小河里”請問:是誰來了?來了幾只?它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怎么叫上午呢?小鴨子呢?(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不見了,沒有了,跳進小河里等等)
2、“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撲通跳進小河里”請問:誰來了?什么顏色的?怎么叫的?小青蛙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一只小烏龜,爬爬爬,爬爬爬,撲通跳進小河里”請問:現(xiàn)在是誰來了?它是怎么來的?誰來學一下?小烏龜后來到哪里去了?
4、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幼兒再次聽一遍故事。
二、表演故事
1、現(xiàn)在我們來表演一下,請幼兒在座位上跟著老師邊說邊做動作表演。
2、出示胸飾(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看,現(xiàn)在小朋友來做小動物,請幼兒將胸飾貼在胸前),老師講故事,請表現(xiàn)得好的幼兒貼上胸飾上來表演。
3、重復游戲。
4、教師和幼兒邊講故事邊和幼兒集體表演一遍。
三、結(jié)束
小動物都玩累了,口渴了,我們一起回家和牛奶吧!走出活動室。
2.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名稱及故事情節(jié)。
2、在教師帶領(lǐng)下,學習逐頁翻閱幼兒用書,并能根據(jù)畫面中動物某部位身體特征,猜測出相應(yīng)的動物。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學習單和教學DVD。
2、收集沐浴乳、洗發(fā)露、香皂、沐浴球及浴巾等洗浴用品。
活動過程:
1、出示洗浴用品,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其用途,引入主題。
師: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洗浴用品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其用途)
(2)今天,老師要講一個故事,名字叫《我愛洗澡》。我們一起聽一聽,看一看!
2、師邊翻閱大書,邊用清晰而緩慢的語調(diào)講述畫面內(nèi)容,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欣賞故事情節(jié)。
3、師以啟發(fā)式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中的角色與主要情節(jié)。
師:
(1)故事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小動物們洗澡時,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們再來聽一聽故事!
4、幼兒傾聽第二遍故事,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兔子的神態(tài)和位置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小兔子后為什么喜歡洗澡。
(1)師:小兔子一開始喜歡洗澡嗎?
(2)師重點指出每頁中的小兔子,請幼兒說說小兔子在干什么。
(3)師:小兔子后跑到哪里去了?后來,小兔子為什么喜歡洗澡了?
5、師再次帶領(lǐng)幼兒閱讀大書,進一步感知、理解故事中有趣的洗澡情節(jié)。
6、結(jié)合故事,引導幼兒說一說洗完澡后是什么感覺。
師:
(1)洗完澡,身上的皮膚會變得怎么樣?(好香、好滑)
(2)你們喜歡洗澡嗎?你們洗過澡,身體有什么感覺?(好舒服)
7、引導幼兒嘗試自己翻閱幼兒用書,再說說看藏在泡泡中的動物在哪里,激發(fā)幼兒再次閱讀的興趣。
延伸活動:
1、在區(qū)角中擺放幼兒收集到的洗浴用品,引導幼兒用看、摸、聞等方法了解洗浴用品的名稱、外形及氣味。
2、操作游戲:學習單《洗澡用什么》。
3.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用完整的語句描述圖片的內(nèi)容,并按事件發(fā)展的順序進行講述。
2、知道鄰居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多為別人著想。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學掛圖表幅。
2、事先排練情境表演“午休時”。
活動過程:
一、導題
1、出示小刺猬與鸚鵡的卡片,提問:你知道他倆是誰嗎?你想知道他倆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引發(fā)故事名稱)。
2、出示教學掛圖《兩個鄰居》,教師指導幼兒按順序觀察畫面。
3、幼兒兩人一組,配對進行講述。
二、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nèi)容,知道要學會互相關(guān)心,并能用完整的語句進行回答。
1、小刺猬家住什么地方?
2、誰住在小刺猬家的樓上?
3、鸚鵡在陽臺上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
4、小刺猬生火做飯,發(fā)行了什么事?
5、鸚鵡為什么要用水把小刺猬爐子里的火潑滅?
6、請你幫小刺猬和鸚鵡出出主意,他們各自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友好和睦相處?(引導幼兒進行討論,想出多各方法,激發(fā)互相關(guān)心、多為別人著想的情感。)
7、請1~2名幼兒將故事講述一遍。
三、理解他人需要,學會關(guān)心,為別人著想。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午休時”(附后)。提問:紅紅在家里拍球,冬冬知道了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使用權(quán)幼兒知道鄰居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要為別人著想。)
2、小結(jié):生活中有許多人需要我們支關(guān)心,如果我們學會了互相關(guān)心,就會感到快樂。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開展相關(guān)的表演游戲,進一步體驗互愛情感。
4.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雞蛋和小雞的關(guān)系,學說“白白圓圓”,“黑喲黑喲”。
2、樂意傾聽故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3、練習推球,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雞媽媽,小雞,完整的雞蛋,破裂的雞蛋,螞蟻的小圖片(可帶在手上),四副自制掛圖,小球。
【活動過程】
一、通過出示小螞蟻的圖片,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愿望。
引導幼兒與小螞蟻打招呼。
二、講訴故事。
(1)第一遍講故事。
1、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并且一邊講一邊出示相應(yīng)的小圖片。
2、提問:
①這個故事里有誰?
②小螞蟻看見的東西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說白白圓圓。
(2)第二遍講故事。
1、依次出示掛圖講故事,并引導幼兒說“黑喲黑喲”。
2、提問:你們猜這個白白圓圓的東西是什么?
如猜不出可以輔助問白白圓圓的東西裂開了,誰從里面走出來了?
三、玩“推蛋”的游戲。
把幼兒帶到戶外,讓他們用球玩推蛋的游戲。
規(guī)則:小朋友們每人一個球,可以單獨推也可以結(jié)伴推,自由的推球。
教師在一旁個別指導。
四、結(jié)束。
帶小朋友回教室,解小便,喝水,休息。
5.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蝸牛身體的外形特征。
2、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3、萌發(fā)關(guān)愛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在飼養(yǎng)角養(yǎng)殖小蝸牛,帶領(lǐng)寶寶觀察。
2、雷聲、雨聲錄音磁帶,《蝸牛的房子》故事磁帶,錄音機。
3、《蝸牛的房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蝸牛課件,了解蝸牛的外形及生活特點。
1、教師一邊說一邊操作課件。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寶寶們,看,它是誰?(小蝸牛)
2、教師以蝸牛的口氣自我介紹,引導幼兒了解認識蝸牛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結(jié):小蝸牛的身體軟軟的,還背著一個硬硬的貝殼,為了保護自己的,遇到敵人,藏進去。小蝸牛頭上還長著兩只小犄角,是為了看方向,小蝸牛喜歡吃植物的莖和葉。
二、播放錄音,引導寶寶聽聽、說說。
1、教師分別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引導寶寶傾聽,并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師:春天來了,小蝸牛從窩里慢慢爬出來,來到草地上,快樂的唱呀、跳呀。忽然,從天那邊飛來好多好多烏黑的云彩,不一會鋪滿了天空。呀!聽一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引導寶寶學學打雷和下雨的聲音。
三、播放課件,引導寶寶聽聽、看看、講講。
1、教師逐一播放課件,邊講邊問,引導寶寶看看、講講故事內(nèi)容。
“天空中飛來好多黑黑的云彩,轟隆隆、嘩啦啦!發(fā)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動物?小螞蟻正在做什么?”
“樹上的小鳥在跟誰說話呀?說了些什么話呀?”
“小蝸牛的身體怎么不見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帶寶寶玩“小蝸牛避雨”游戲。
請寶寶手膝著地模仿蝸牛自由爬行,聽到教師說“轟隆隆”、“嘩啦啦”時,寶寶緊縮身體,停止不動?!疤烨缌?,太陽出來了,小蝸牛們快再出來玩吧”。游戲再次進行。
【活動延伸】
1、把故事掛圖、故事磁帶、幼兒用書投放在閱讀區(qū),帶寶寶經(jīng)常聽聽故事錄音,說說故事里的對話。
2、在寶寶自由活動時間帶說唱兒歌《小蝸?!?,感受兒歌表達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