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學齡前兒童的教育?

字號:

學齡前兒童正處于“玩?!焙汀八伎肌钡臅r間段,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像當初學走路的時候,這兩個時期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學齡前兒童更多的是“探索”時間,他們對于這個時間是比較好奇的。有時候他們更像一個“科學家”,會對比這個世界的特點跟行為進行試驗。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教育頻道!
    
    1.對孩子的思維保持敏感
    作為家長的你如果能夠對孩子的思維方式保持一定的敏感度,那么你就可以認識到寶寶對事情的評論。你就可以將最隨便的會見變得引人入勝。
    比如說此時路上經過一輛消防車,這輛車也許就會引起寶寶的思考。
    寶寶會問“為什么那輛車會發(fā)出那樣的聲音?”這是你可以告訴寶寶這是某個地方發(fā)生火情了,消防叔叔們敢去救火的,這類車是具有道路優(yōu)先權的。
    或者你可以讓孩子參與到你的每日家務中,像超市跟市場一般孩子都是很喜歡去的。寶寶可以幫助你尋找一些需要購買的東西,并且也能夠幫你推車了。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只會坐在購物車里了。
    2.通過語言幫助孩子了解他人
    語言是很負責的,但是卻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梁。通常家長會按照寶寶是否會說話作為判斷的孩子是否發(fā)育的標準,就好像會說話的寶寶是向成長又邁了一步。其實當孩子出生以后就已經開始跟家長進行一種信息傳達了,常見的哭、笑或者一些肢體動作都是。
    盡管孩子沒有辦法說清楚,但是寶寶已經通過簡單的信息“說”明了一切。作為家長的你或許不知道,寶寶看似不會說話表達,但是他們每天都會認真地聽大人說話的內容。在這個聽的過程中,寶寶就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語言能力??茖W家甚至發(fā)現(xiàn),寶寶腦中似乎已經預存了一種語言程式,只要大人給予大量的刺激,他們的潛能就有可能被誘發(fā)出來。
    
    3.對孩子進行觀察跟傾聽
    學齡前的兒童他們會非常注意家長們的每種活動,而且他們會對大人的行為進行模仿,并且會把自己的位置擺設在大人的位置,然后去成為大人們中的一個。他當建筑工人時,不僅想到沙子和磚塊,還想到他們的汗水和語言。
    寶寶們或許喜歡對自己進行裝扮,但是他們的裝扮往往都很簡單。他們的角色更換是在腦中進行的,這些想像會比服裝道具有用多了。所以有時你會看到孩子會模范醫(yī)生,他會對玩偶一類的玩具進行安慰:“這是我的聽診器,安靜點,不疼”。這時家長不要參與到其中去。
    因為在這個空間里面他們是屬于孩子自己的,當他在扮演醫(yī)生的時候,那些玩偶玩具就是病人,他并希望你來當護士。因為在孩子的劇本里,有他這個意識跟玩偶病人就夠了。
    
    4.手工制作或創(chuàng)造東西
    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就會對所看到的類似鋼筆、剪刀是怎么“工作”的感到好奇。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能夠知道怎么去使用它們了。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剪紙的時候,不要去問他在做什么,因為很明顯的,就是在剪紙。
    當然你可以問孩子這個東西的叫法,你可以提醒孩子可以照著這個樣子來剪紙。孩子經過多次的練習之后,他會觀察剛完成的剪紙。當孩子事先決定把一張紙剪成某種形狀的時候,他的“創(chuàng)造力”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