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小池塘》一課,是一篇形象生動、內(nèi)容新穎、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動態(tài)和生命。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口、女、魚”,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dǎo)體會小池塘的美麗,激發(fā)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初步誘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抄寫本課的字詞;
    通過朗讀感受水不同狀態(tài)帶給人的美感享受。
    教學準備:
    動畫、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fù)習舊知,導(dǎo)入新課。
    1、什么叫池塘?
    2、板書課題:看到這個課題,想提出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指導(dǎo)
    1、看圖,說說從圖上看到了些什么?(學生交流。)
    書上的圖畫的是什么?說說你對池塘的感覺。
    2、過渡: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寫小池塘的。
    3、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詞語,正音:
    姐姐吹氣水波一只鮮紅蘆葦睫毛倒映珍珠鵝
    (2)了解詞語理解情況。
    動作理解“吹氣”;看圖理解“蘆葦”;
    水波:水的波紋;
    (3)學生自主識字記字。
    出示生字:波姐鮮只
    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快又多。
    學生自由討論。
    教師用象形法記“氣”。
    學生書空“吹”的筆順。
    三、作業(yè)
    1、認讀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姐姐吹氣水波一只鮮紅
    2、聽寫偏旁:口字旁、魚字旁、女字旁。
    3、學生朗讀課文。
    二、繼續(xù)初讀指導(dǎo)。
    1、自由讀課文,給各段標上序號。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三、精讀訓(xùn)練。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同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歸納:
    “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說明池塘的水很清。
    啟發(fā)理解“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過來了”。
    (2)指名學生口述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3)默讀第一自然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放聲讀一讀。
    (4)指名朗讀全段。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結(jié)合學生的交流,歸納:這四句話都是打比方的句子。這樣寫,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4)默讀第二自然段,把這一段話畫成一幅畫。
    (5)小結(jié):這一段共四句話,從白天寫到夜里,從天空寫到池塘,你覺得池塘怎樣?
    (6)指導(dǎo)朗讀。
    3、精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五彩”指顏色多而美,為什么說“小池塘映出一個美麗的世界”呢?
    朗讀全文,學生質(zhì)疑。
    四、作業(yè)
    練習背誦課文,說說你是怎樣記住課文內(nèi)容的。
    第三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
    1、指名讀帶“像”的句子。
    2、如果你站在小池塘的邊上,你會說些什么呢?
    二、背誦指導(dǎo)
    1、指名背誦。
    2、交流背誦的方法。
    3、練習背誦課文。
    三、寫字指導(dǎo)
    1、出示生字:氣只吹波姐鮮
    2、想一想,寫這些字我們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歸納:
    “氣”第四筆是橫折斜鉤;第三筆寫在橫中線的上方?!芭峙浴钡囊粰M改成提。
    3、教師范寫,學生按筆順描紅。
    四、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
    2、填空:
    ()的眼睛()的睫毛()的氣球
    ()的珍珠()的小船()的世界
    ()的外衣()的娃娃()的池塘
    3、背誦課文?!?BR>    2.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案
    一、設(shè)境激趣,導(dǎo)入課文
    上課起立,老師故意安排一位學生趴在課桌“呼呼”地睡覺。當其他同學感到奇怪,要去喊他(她)時,老師搖搖手,然后,走到這位同學面前,輕輕地朝他吹一口氣,用柔和的聲音說:“春天來了,該醒醒啦?!彼X的同學在老師的呼喚下,睜開了眼睛,并朝四周張望。這時,老師及時引導(dǎo):“呀,春風姐姐把這位同學吹醒了。現(xiàn)在,同學們朝窗外看看,柳樹被春風姐姐吹醒了,發(fā)出了嫩芽;桃花也被春風姐姐吹醒了,開出了紅花……一天,春風姐姐看到一個小池塘還結(jié)著薄冰,還在睡覺呢。春風姐姐是怎么做的呢?小池塘有什么變化呢?同學們想知道嗎?那趕快讀一讀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小池塘》吧?!边@樣,學生的興趣被有效地激發(fā),迫不急待地進入到課文的閱讀中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以學生自讀為主??勺屗麄兺ㄟ^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了解意思;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對照插圖,體會意境;畫出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準備質(zhì)疑。學生初讀后,可進一步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交流一下閱讀的感受,討論一下提出的問題,探究一下不懂的地方,讓每個學生都有互助學習、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通過兩個層次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整體的感知,對課文中精彩的語句有了一定的體味,對課文的意境也有了形象性的感悟,這些都為下一步的精讀品味打好了基礎(chǔ)。
    三、讀演結(jié)合,放飛想象
    老師請那位“睡覺”的同學說一說,剛才老師一口氣吹在臉上的感覺。再請他(她)扮演小池塘,老師扮演春風姐姐,演一演。老師引導(dǎo)學生體會春風姐姐為什么要“輕輕”吹一口氣。(體現(xiàn)著愛心)然后,多媒體展示: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水動了起來。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水波“一閃一閃”的?(春風吹的結(jié)果)再把景拉遠,讓學生感受小池塘的整體形狀:圓圓的,亮亮的,像一只大眼睛。之后,請學生觀察一下周圍同學的眼睛,看看有什么共同點。(都長著眼睫毛)接著,啟發(fā)學生: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兒呢?老師邊用多媒體展示,邊動情地說:“春風姐姐把小池塘周圍的蘆葦也吹醒了,蘆葦也長起來了,同學們看,像不像給小池塘這只大眼睛鑲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你能把它的美讀出來嗎?”指導(dǎo)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在學生有了鮮活的感受后,老師激發(fā)學生探究:“現(xiàn)在,小池塘這只大眼睛要看東西了,它是怎么看的呢?”老師讓學生一起參與做試驗:端來幾盆水,讓每位同學就近湊上去看一看,發(fā)現(xiàn)水中就會有自己的倒影,以此來理解“倒映”的意思。
    接著,老師進一步啟發(fā):“小池塘看到些什么呢?它不會說話,但只要看一下它的眼睛就能知道了。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把小池塘看到的東西畫下來。”老師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分別展示動態(tài):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老師點撥:“同學們,它們能一起出現(xiàn)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嗎?”讓學生明白:在不同時間,小池塘倒映的東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礎(chǔ)上,指導(dǎo)學生朗讀,引導(dǎo)學生邊讀邊想象水中倒影:白鵝在悠閑地游動,鮮紅的氣球似乎正要放飛;彎彎的小船在輕輕搖蕩,顆顆珍珠在閃閃發(fā)亮……老師還要提示學生:前兩句要讀得明快而響亮,表現(xiàn)白天的熱烈;后兩句則要讀得柔和而緩慢,體現(xiàn)夜晚的幽靜。
    學生誦讀第二自然段之后,老師再作啟發(fā):“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就倒映了這四樣?xùn)|西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用水彩筆也來畫一個小池塘,并給它倒映更多美麗的東西。注意必須是同一時間出現(xiàn)的。當學生繪出了一幅幅多彩的倒影圖后,老師讓學生模仿課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里,像()”來練習說話。在學生充分描繪的基礎(chǔ)上,老師聲情并茂地誦讀課文后一段:“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再啟發(fā)學生:“五彩就是五種顏色嗎?”(是泛指有很多種顏色)“小池塘里的倒影僅僅是色彩多嗎?”(事物的姿態(tài)也很多)“誰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多姿多彩)指導(dǎo)朗讀后一段,注意讀出贊美的語氣。
    四、背誦積累,升華感情
    在學生對課文有了較深的體味后,讓他們朗讀全文,教師再作適當指點。接著,引導(dǎo)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再把它們摘錄到自己的好詞佳句本里,這樣,從背誦、選摘兩方面進行積累,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之后,教師提示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圖中一條小魚在池塘里游動,嘴巴也在快樂地張合著。它在說些什么呢?”引導(dǎo)學生積極揣摩小魚的心理,說說小魚的心里話。接著,再觀察想象:“看圖中小池塘邊也有兩個小朋友在拍手、歡呼,他們又在說什么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發(fā)表見解后,教師進一步引導(dǎo)學生:“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們的美是要靠我們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的,而且,還要靠我們像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去保護它們。同學們來談?wù)劊覀冊撊绾稳ケWo它們呢?”讓學生展開討論,以加深認識,升華感情,受到環(huán)保教育。
    五、開展活動,拓展延伸
    課后,老師可組織學生去郊外活動,并帶好筆和紙,觀察一下池塘、小河、山林、田野等等,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畫下來(或描寫出來),還可以把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感受記下來?;貋硪院螅鹘涣骰顒?,這樣,從課堂上的描摹體味,到自然中的真實感受,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生活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有利于其認識的提高。
    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三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教學準備: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接題激趣,導(dǎo)入新課
    1、出示本課插圖。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
    2、板書:小池塘,你覺得小池塘美嗎?
    3、指導(dǎo)讀題。把課題美美地讀一讀。
    4、春天來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想去小池塘邊看一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姐姐吹了一口氣水波一只氣球鮮紅蘆葦睫毛倒映白鵝珍珠
    (2)你覺得小池塘美的地方是哪兒?選一句讀給大家聽。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一段。
    (2)多媒體顯示小池塘中水波閃動,池塘邊的蘆葦隨風飄動的畫面。
    (3)小池塘像什么?哪兒像?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dǎo)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的”等詞。教師通過適時巧妙的評點,如:“多么溫柔的春風姑娘”,“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跡地進行朗讀指導(dǎo),讓學生體會到春風的溫柔,池水的清亮,蘆葦?shù)募氶L,感受小池塘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體顯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教師配樂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邊聽邊觀看畫面。
    (2)白天,這只“大眼睛”里能看見什么?晚上呢?
    (3)你覺得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嗎?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學生閉眼靜聽,想象畫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裝點得格外漂亮。讓我們拿起書,把小池塘的美景看個夠吧!
    四、畫畫說說,積累內(nèi)化
    1、小池塘多美呀!讓我們拿起彩筆來畫一畫。
    2、根據(jù)圖畫指導(dǎo)背誦。向好伙伴介紹你的畫。
    3、小池塘還會映出些什么?在圖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說一說。
    五、識寫結(jié)合,學習生字。
    1、讀本課生字,認識3個偏旁。
    2、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組內(nèi)討論。
    3、教師指導(dǎo)“氣”的后一筆要有彈性;“女”字旁要長而窄,第三筆改為提;“魚”字旁后一筆也改為提。
    4.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案
    一、以圖激情,導(dǎo)入課題
    (出示圖畫:小池塘)這不是奔騰的江河,更不是浩瀚的海洋,這是什么?池塘前面加上一個“小”字,池塘顯得更可愛了。(板書課題)
    你想來讀一讀嗎?指讀課題。齊讀課題。(引導(dǎo)學生讀出小池塘美麗可愛的樣子)
    【課題是文章的點睛之筆。當孩子理解了池塘“小”得可愛之時,孩子就已經(jīng)進入了課文的意境,并由此激發(fā)了學生閱讀閱讀的欲 望?!?BR>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小池塘美美地睡了一個冬天。不久,春天到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配樂、范讀全文)
    2、小池塘可愛嗎?請自己讀一讀,把讀不準的地方,或讀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檢查生字詞的讀音。請學生提醒大家易讀錯的地方。
    4、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注意要引導(dǎo)學生互評時說話要委婉。)
    【《課程標準》指出,孩子要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通過讓孩子自己找出易讀錯的字詞,并提醒同伴注意的方式,孩子們就能自主的學習生字詞的讀音。】
    三、細讀課文,入境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完成填空:
    ①池塘里的水波(),像()。
    ②池塘邊的蘆葦(),像()。
    (2)看圖欣賞,并指導(dǎo)朗讀這兩句話。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過渡:小池塘,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又倒映出哪些景物?
    (多媒體出示飄動的白云,鮮紅的太陽倒映在水中的畫面。再出示晚上月牙倒映在小池塘中輕輕晃動,許多星星倒映在小池塘中一閃一閃眨著眼睛的樣子。)
    【利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小池塘的美,小池塘的靜。】
    (2)小組學習
    你喜歡那一樣景物的倒影,就找到那一句在小組內(nèi)讀一讀,說一說。
    指名讀。
    【小組學習,即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師講授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讓學生充分的朗讀,充分的感悟?!?BR>    (3)小池塘里還可以倒映出什么呀?
    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本毩曊f話。
    【這是既是一項拓展思維的訓(xùn)練,又是將學習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的過程?!?BR>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多美的小池塘呀!難怪課文中說:美麗的小池塘,……(引讀第三自然段。)
    四、賞讀全文,熟讀成誦
    1、選擇你喜歡的一段來讀。(可組織比賽讀。)
    2、配樂齊讀全文。
    3、多美的小池塘呀,你能看著圖畫和板書,試著把課文背一背嗎?
    五、學習生字,指導(dǎo)書寫
    1、復(fù)習字音。開火車讀字卡,并組詞找朋友。
    2、教學字形。
    ①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②交流: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字?
    “姐”,姐姐是女的,所以女字旁,右邊的“且”和姐的音很像。
    “吹”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鮮”可能是魚和羊都很好吃,都很鮮。所以,魚和羊就是鮮。
    “波”是水里的,所以是三點水。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生字教學也要請學生成為主動參與者。由學生自己想出的方法記憶的生字,會記得更深刻。其他學生也更易于接受?!?BR>    3、范寫生字。
    4、描紅。
    一邊描,一邊注意田字格里的位置。
    六、作業(yè)
    1、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
    2、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①小組內(nèi)背誦
    ②各組比賽背誦
    ③表演背誦
    七、實踐活動
    讓學生到郊外去觀察池塘或小河,說說感受,并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畫下來。
    【大自然,是一個學習的寶庫。這一設(shè)計,既能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鞏固、消化,又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5.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池塘》教學反思
     《小池塘》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是一篇文字優(yōu)美、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它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生命的動態(tài)方式呈現(xiàn)。課文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描繪了小池塘的水波,小池塘邊的蘆葦以及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它給孩子們帶來了美的體驗與享受。
    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了直觀、生動的課件演示來調(diào)動孩子的視覺器官,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烘托,作用于孩子的聽覺器官,一下子就把孩子帶入了那種優(yōu)美的意境,引起孩子讀書的興趣,讓每個孩子都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孩子在朗讀課文時能領(lǐng)悟到小池塘那充滿生命力的美。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為了讓孩子扎實、有效地掌握漢字,就必須通過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究漢字的愿望,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為此,我在教學漢字時把音、形、義進行分散教學。如:在初讀課文時先掃清字音的障礙。請學生先自主地學習字音,發(fā)現(xiàn)問題;再全班交流,把自己自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較難讀的字去提醒大家注意。而識記字形,則是通過請學生自己尋找方法來記憶。形聲字(姐、波)、會意字(鮮)它們都具有漢字典型的辨字識意功能。學生在識記此類漢字,不僅記憶方法多,而且還學得樂,掌握快。
    同時,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也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為了讓孩子理解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之間的美,我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寫得太大;把下邊的“人”比做是一個人的腿,要又細又長些。魚羊的味道很鮮美,所以就是“鮮”字。
    另外,我在教學時注意了引導(dǎo)孩子們進行拓展,如:“小池塘里還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  )?!蓖卣咕毩曊f話?!钡取?BR>    當然,我的課堂預(yù)設(shè)和生成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由于緊張,有個別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恰當,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我原想充滿激情的放開聲音去引導(dǎo)孩子朗讀,可看到那么多老師聽課,我覺得自己底氣不足,想還是別班門弄斧了吧,后也沒有讀成。由于自己準備的也不是很充分,后留下的寫字時間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