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

字號:

高二本身的知識體系而言,它主要是對高一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模塊的補充。以數(shù)學為例,除去不同學校教學進度的不同,我們會在高二接觸到更為深入的函數(shù),也將開始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復數(shù)、圓錐曲線等題型。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
    一、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2)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A)產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產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時間、速率、功、功率、路程、電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者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2、在N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任意第N個力與(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在任意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為零。
    2.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
    一、靜電的利用
    1、根據(jù)靜電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和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應用有:
    靜電復印、靜電除塵、靜電噴漆、靜電植絨,靜電噴藥等。
    2、利用高壓靜電產生的電場,應用有:
    靜電保鮮、靜電滅菌、作物種子處理等。
    3、利用靜電放電產生的臭氧、無菌消毒等
    雷電是自然界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靜電放電現(xiàn)象,可產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氣中的氮合成為氨,供給植物營養(yǎng)。
    二、靜電的防止
    靜電的主要危害是放電火花,如油罐車運油時,因為油與金屬的振蕩摩擦,會產生靜電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產生火花放電,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鐵鏈拖到地上,以導走產生的靜電。
    另外,靜電的吸附性會使印染行業(yè)的染色出現(xiàn)偏差,也要注意防止。
    防止靜電的主要途徑:
    (1)避免產生靜電。如在可能情況下選用不容易產生靜電的材料。
    (2)避免靜電的積累。產生靜電要設法導走,如增加空氣濕度,接地等。
    3.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
    1.[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計算公式]
    1)E=nΔΦ/Δt(普適公式){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感應電動勢(V),n:感應線圈匝數(shù),ΔΦ/Δt:磁通量的變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線運動){L:有效長度(m)}
    3)Em=nBSω(交流發(fā)電機的感應電動勢){Em:感應電動勢峰值}
    4)E=BL2ω/2(導體一端固定以ω旋轉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T),S:正對面積(m2)}
    3.感應電動勢的正負極可利用感應電流方向判定{電源內部的電流方向:由負極流向正極}
    4.自感電動勢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數(shù)(H)(線圈L有鐵芯比無鐵芯時要大),ΔI:變化電流,?t:所用時間,ΔI/Δt:自感電流變化率(變化的快慢)}
    注:
    (1)感應電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楞次定律應用要點〔見第二冊P173〕;
    (2)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的變化;
    (3)單位換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關內容:自感〔見第二冊P178〕/日光燈〔見第二冊P180〕。
    4.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
    1、參考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2)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①平動的物體通??梢暈橘|點。
    ②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③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注】質點并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qū)別于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tài)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義式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注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系),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
    補充:速度與加速度的關系
    1、速度與加速度沒有必然的關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4)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2、當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的關系確定時,則有:
    (1)若a與V方向相同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增大。
    (2)若a與V方向相反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減小。
    5.高二必修二物理知識點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4、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生而產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