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故事占據了很大的地位。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聽故事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下面是分享的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黃帝的時候,有個名叫寧封的人,家住在一條河沿岸的一個部落里。他母親是個捏陶泥坯的,寧封三歲時就跟著母親來到窯場。他愛學著媽媽的樣兒捏各種各樣的盆盆罐罐。母親看他聰明好學,就教會了他捏制各種陶坯的手藝。年復一年,斗轉星移。寧封長大成人了,部落里就派他專門從事燒陶。
寧封受母親的感染,對工作很負責,他專心專意地捏呀燒呀,可是燒出的陶器總覺得不滿意,不是粗糙笨拙,就是形體不正。寧封子說他對不起部落的人們,每天除了上窯場工作,就躲進自己的泥屋里,不跟外人接觸,連妻子和他說話,他也不理。
他就這么悶悶不樂地呆在屋里,每天都是妻子把部落分配的飯食,用陶缽給他端回來吃。寧封吃著,想著,食不甘味。妻子看他一心撲在制陶上,累得人都又瘦又黑,吃過飯就叫他躺在草席上歇一會。說來也怪,往日里寧封根本睡不著,今天身子一倒,就呼嚕呼嚕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他夢見自己腳踩著五色的彩云,去了一萬個國家,各處的人們送給他很多很多的陶器,那些陶器可好看了,樣式別致,有尖底的,有圓的,有方的,還有帶蓋的,并且畫了彩色的花紋和各種各樣的圖案,簡直使人眼花繚亂,只當到了天宮。
寧封高興地笑了,笑出了聲,也笑醒了。他連忙把自己的夢告訴了妻子。妻子也興奮地說:“好呀,你還不如到外面轉轉,多看一看別的部落的陶器,或許就能制好了。”
字封正有此意,聽了妻子的話,就趕緊收拾行囊。部落首領知道了寧封的打算,送給他一匹馬,寧封騎著馬就出發(fā)了。寧封一去兩年。妻子盼呀盼的,總算把他盼回來了。
他拉回來一車陶器,整天鉆在這些陶器堆里,看呀比較呀,描呀畫呀,又取來砂泥盤一盤、捏一捏,沒頭沒尾的。
這一天,天還沒亮,他就叫醒妻子,兩個人摸黑來到窯場和砂泥。泥一和好,寧封就坐在草席上盤陶坯。他一會盤一會捏,妻子端來飯也沒吃。太陽都直射頭頂了,他還在干著。妻子嗔怪地給他戴了一頂竹籬,又端詳著他捏的一大堆陶坯,高興地說:“好呀!真好呀!”
寧封逗趣地說:“比我夢見的還好看哩!”
一個一個的坯子制成了,放在草棚下陰干。快干了,妻子就蹬動轉輪,寧封拿著陶坯在轉輪上磨。磨光后,寧封又和妻子用赭石在坯子上畫圖案。他們不再重復畫過去簡單的圖形和直線條。
寧封的妻子特別心靈手巧,天上飛過一只小鳥,唧喳地一叫喚,她就幾筆畫出一個飛動的小鳥;地頭跑過一只梅花鹿,也沒跑出她的手,她讓它靜站在陶盆的壁上。她想起了男人們捕魚的魚網和捕回的鯉魚,也畫在陶盆上。
快到收獲季節(jié)了,想象收獲后全部落的人們在廣場的歡慶場面,她就在陶缽上畫了一圈手拉手舞蹈的人,有男有女,活潑熱烈,連寧封都稱贊她畫得好。
后來,他們又畫出一套變形的圖案,好像不太像,卻很傳神,也有生活情趣。
他們還在陶罐上用指甲捏出棱形排列的指甲紋,拿繩子印出一排排的斜紋,有時也給陶罐做了幾圈的堆紋、蛇紋。有意思的是罐蓋的把手,他們把蓋把捏成各種動物的形象,鳥頭上刺著錐紋,小獸頑皮地站立著,還有張大嘴呼叫的人頭。
一日日的辛苦,幾年的心血,寧封終于制出了非常美觀的陶器。這些既好看又實用的陶器,不光本部落的人喜愛,交換到外部落,也很受歡迎。
部落首領把寧封制的陶罐獻給了黃帝。黃帝看到這樣渾圓而又精致的陶罐,仔細地欣賞著上面的彩色的圖案,連聲說:“好,好!天下竟有這樣的人才!”
黃帝立即派人把寧封請到了宮中,詳細地詢問了陶罐的制作情況,就委派寧封為陶正,專門管理全國的制陶工作。
從此,陶器就一直為人間作著貢獻。
2.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蘇東坡要到杭州來做刺史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刺史衙門前面每一天都擠滿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蘇東坡上任的紅紙告示,聽一聽蘇東坡升堂的三聲號炮……但是,大家伸著脖子盼了好多天,還沒有盼到。
這天,忽然有兩個人,又打又鬧地扭到衙門來,把那堂鼓擂得震天響,呼喊著要告狀。衙役出來吆喝道:“新老爺還沒上任哩,要打官司過兩天再來吧!”那兩個人正在火頭上,也不管衙役攔阻,硬要闖進衙門里去。這辰光,衙門照壁那邊轉出一頭小毛驢來。毛驢上騎著一個大漢,頭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銅色的面孔上長著一臉胳腮胡子。他嘴里說:“讓條路,讓條路!我來遲啦,我來遲啦!“小毛驢穿過人群,一向往衙門里走。衙役趕上去,想揪住毛驢尾巴,但已經來不及,那人就一向闖進大堂上去了。
大漢把毛驢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上來。管衙門的二爺見他這副模樣,還當是個瘋子,就跑過去喊道:“喂!這是虎坐呀,隨便坐上去要殺頭的哩!”
大漢只顧哈哈笑:“哦,有這樣厲害呀!”
管衙門的二爺說:“當然厲害!虎座要帶金印子的人才能坐哩。”
“這東西我也有一個?!贝鬂h從袋里摸出一顆亮閃閃的金印子,往案桌上一擱。管衙門的二爺見了,嚇得舌頭吐出三寸長,半天縮不進去。原先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蘇東坡啊!
蘇東坡沒來及貼告示,也沒來得及放號炮,一進衙門便坐堂,叫衙役放那兩個要告狀的人進來。他一拍驚堂木,問道:“你們兩個叫什么名字?誰是原告?”
兩個人跪在堂下磕頭。一個說:“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個說:“我叫洪阿毛?!?BR> 蘇東坡問:“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狀?”
李小乙回答說:“我?guī)凸ご螂s積下十兩銀子,早兩個月借給洪阿毛做本錢。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鄰居,講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時候要用,他就什么時候還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婦,急等銀子娶親,他非但不還我銀子,還打我哩!”
蘇東坡轉過來問洪阿毛:“你為啥欠債不還,還要打人?”
洪阿毛急忙磕頭分辯:“大老爺呀,我是趕時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兩銀子,早在立夏前就販成扇子了。沒想今年過了端午節(jié)天氣還很涼,人家身上都穿夾袍,誰來買我的扇子呀!這幾天又接連陰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壞啦。我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他就罵我、揪我,我一時在火上打了他一拳,這可不是存心打的呢!”
蘇東坡在堂上皺皺眉頭,說:“李小乙娶親的事情要緊,洪阿毛就應立刻還他十兩銀子?!?BR> 洪阿毛一聽,在堂下叫起苦來:“大老爺呀,我但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
蘇東坡在堂上捋捋胡須,說:“洪阿毛做生意蝕了本,也實在很為難。李小乙娶親的銀子還得另想辦法。”
李小乙一聽,在堂下喊起屈來:“大老爺呀,我辛辛苦苦積下這十兩銀子可不容易呀!”
蘇東坡笑了笑,說:“你們不用著急,現(xiàn)有洪阿毛立刻回家去拿二十把發(fā)霉的折扇給我,這場官司就算是兩清了?!?BR> 洪阿毛高興極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煙奔回家去,拿來二十把白折扇交給蘇東坡。蘇東坡將折扇一把一把打開,攤在案桌上,磨濃墨,蘸飽筆,挑那霉印子大塊的,畫成假山盆景;揀那霉印小點的,畫成松竹梅歲寒三友,一歇歇辰光,二十把折扇全畫好了。他拿十把折扇給李小乙,對他說:“你娶親的十兩銀子就在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門口去,喊‘蘇東坡畫的畫,一兩銀子買一把’,立刻就能賣掉?!彼帜檬颜凵冉o洪阿毛,對他說:“你也拿它到衙門口去賣,賣得十兩銀子當本錢,去另做生意?!?BR> 兩個人接過扇子,心里似信非信;誰知剛剛跑到衙門口,只喊了兩聲,二十把折扇就一搶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每人捧著十兩白花花的銀子,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家去了。
人們都把蘇東坡“畫扇判案”的新鮮事到處傳頌,你傳我傳,一向到這天還有人在講呢。
3.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隋朝末年,統(tǒng)治殘 暴,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民不聊生,一群英雄好漢結義起兵。這日,眾英雄取下金墉關,后又立即去攻取瓦崗寨。
瓦崗寨守將馬三保聞報,令眾軍士緊閉城門。
眾好漢趕到,頭領徐懋功派程咬金前去討戰(zhàn)。咬金縱馬一溜煙來到陣前,大叫道:“喂,哪個不怕死的快出來跟爺爺打一仗!”
馬三保聞報,先遣馬金宗出戰(zhàn)。馬金宗手持大刀出城,一見程咬金的模樣,大叫一聲道:“哎喲,你是哪里來的丑八怪?”程咬金一聽此言,氣得哇呀暴叫,二話不說,掄斧照馬金宗頭頂砍下來。馬金宗慌忙舉刀來擋,沒想到刀被砍成兩段,馬金宗一愣神,被咬金趁勢砍下人頭。
馬三保在城樓上看到馬金宗被程咬金砍死,氣得又派一個族弟馬有周出陣應戰(zhàn),沒想到這人更加不濟,剛到陣前,便被程咬金一斧攔腰斬為兩截,摔落馬下死了。
馬三保見又折了一個兄弟,勃然大怒,親自披掛出城。程咬金見馬三保上陣,掄斧劈面就砍,馬三保忙舉刀來迎,只見金光四濺,火星亂飛。程咬金又連砍三斧,直震得馬三保雙臂發(fā)麻,慌忙撥馬逃走。徐懋功令眾將一舉攻下了瓦崗寨。
當晚,眾將在帥府內擺酒慶賀。正在飲酒熱鬧之間,忽聽演武廳后面發(fā)出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眾將循聲跑去一看,只見地面裂開一個約一丈寬的大洞,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
徐懋功一見便道:“此洞裂開,定有玄機,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下去一探究竟?”眾人一聽面面相覷,無人應聲。徐懋功又道:“既無人愿下去,只好抓鬮決定。我現(xiàn)在寫下紙鬮,只有一個寫著‘去’,哪位拈著‘去’,就該他下去?!北姾脻h都道:“有理?!?BR> 徐懋功便寫下紙鬮,眾人輪流拈起。真乃天意,唯獨程咬金抓到了“去”字。
徐懋功立即令人取來一個大筐,在筐上綁了一只金鈴,又系上幾十丈粗繩,命程咬金坐進筐里,幾個將士提著繩索,將他送下洞去。程咬金下洞六七十丈深才到達洞底,搖了搖金鈴,上面便住了手。
程咬金爬出大筐,提斧在手,但見眼前黑糊糊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只得摸黑向前走。
轉過兩道彎,忽見前方出現(xiàn)兩點亮光,程咬金心內驚慌道:哎呀,莫非是妖精的兩只大眼睛?遂提斧在手,壯著膽子走上前,猛地掄斧照亮光劈去,只聽“咔嚓”一聲響,劈開了兩扇石門。
程咬金走進門,看到眼前現(xiàn)出三間大殿,便徑直走進中間的大殿,見桌上擺著一頂金幞頭、一件杏黃龍袍、一條碧玉帶、一雙無憂履、一塊玄圭、一張寫有字的紙條。
程咬金不識字,他穿上杏黃袍,戴上金幞頭,系上碧玉帶,套上無憂履,拿上玄圭和紙條,這才走出大殿。
他走到石門前,剛好邁出雙腿,只聽“轟”的一聲響,石門又緊緊閉上了,將程咬金嚇了一跳,忙走到大筐里,用力搖了搖金鈴,上面聞知,又七手八腳將他拉了上去。
眾好漢一見程咬金上來,一身奇特的打扮,盡皆驚訝不已。
程咬金拿出玄圭和紙條,徐懋功接過去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程咬金舉義集兵,為三年混世魔王,攪亂大隋天下?!北妼⒁宦牻源篌@,便知這乃是上天之意,紛紛上前要拜程咬金為王。
程咬金百般不從,徐懋功無奈,只得指著一面杏黃大旗道:“我們每人輪番沖著這面大旗來拜,哪位拜得這面大旗飄動,誰便為王?!北娙私再澩?。徐懋功、秦瓊等都已拜過,輪到程咬金。他正躬身下拜時,不料猛然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竟將杏黃大旗給吹得飄動起來。眾將一見,便都俯身沖程咬金下拜,程咬金無奈只得應允,卻說道:“我可不愿做皇帝呀,等有了愿做的人,我就讓位?!?BR> 程咬金做了王,便命將帥府改造成皇宮,又擇吉日升殿,封徐懋功為左丞相、護國 軍師,魏征為右丞相,秦瓊為兵馬大元帥,其余眾好漢皆封為將軍。瓦崗寨大擺宴席,犒賞三軍,好不熱鬧。
4.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話說清康熙年間,山東即墨縣有個叫高東方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丟下個不到五歲的男孩長福。高東方一個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萬般無奈,高東方也只好再娶了。
長福的繼母叫細柳,年方十九,嫁過來后,細柳和高東方是舉案齊眉,百般恩愛。難得的是,細柳對長福也關心得很,從不打罵。有,細柳要回娘家,小長福拼命大哭,一定要跟去,高東方怎么勸也不聽。見他們母子如此情深,高東方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十分安慰。
一年后,細柳也生了一個白胖小子,取名長怙。正是一家人和美幸福的時候,不料天有不測風云,高東方有一天和朋友喝酒,回家的路上從馬上跌落而死,細柳和兩個孩子成了孤兒寡母。
光陰似箭,一晃長福就到了十歲,細柳將他送至私塾學習。但是,長福十分貪玩,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動不動就逃學,而且一逃學就跟著一群放牛娃瘋玩,經常是三天兩頭也見不到他的人影。細柳先是痛罵長福,隨后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斷了好幾根。長福每次挨打時也疼得狼哭鬼嚎,但奇怪的是,長福根本不怕挨打,依舊逃學,好了傷疤忘了痛,依舊貪玩,細柳根本拿他沒轍。
一天,細柳將長福叫到跟前,對他說:“長福,你既然不愿讀書,我也不能勉強你,反正我也對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了。不過,我們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人家,養(yǎng)不起吃閑飯的人。從今天起,你得學會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你不是喜歡放牛嗎?這樣吧,你脫下身上的衣服,換上舊衣服去放牛。記住,你一天不勞動,就沒有飯吃!我還要狠狠揍你!”
于是,從這天起,長福穿上破舊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沒有可口的食物等著他——他得自己熱細柳和長怙吃剩的殘羹冷炙。就這么過了十來天,長福實在受不了了,這樣的日子太苦了。于是,他哭著跪在細柳的面前,說:“娘,還是送我去讀書吧,我一定好好學習?!奔毩嫒舯?,好象壓根兒就沒有聽見,轉身就到了里屋。長福跪了半個時辰,見繼母不會回心轉意,只好拿著牛鞭、含著眼淚去放牛。
深秋了,寒風陣陣,長福還是穿著那身破單衣,而幾個腳趾全部從破鞋子里露出來了;冷雨綿綿,長福凍得縮頭縮腦,就像一個小叫花子。鄰居們看見了,都紛紛搖頭:“沒親娘的孩子,可憐??!世上的后娘,沒一個好心腸的!”細柳聽在耳里,看在眼里,但還是那副鐵石心腸,根本不心疼長福。
可憐的長福終于沒有辦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鄰居王大媽聽說后,拄著拐杖問細柳:“孩子他 媽,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細柳眼都沒抬:“腳長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么辦法!”這下,鄰居們更是在背后指責細柳心腸狠毒。
三個月后,長福在外面討飯也吃不飽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進自己的家門,于是他哀求鄰居王大媽幫自己轉交細柳。細柳說:“他如果能挨一百棍子,就來見我,否則,他還是不要進這個門檻!”長福聽了,猛然沖進家門,痛哭流涕:“我愿意挨打,只求娘肯讓我回家!”細柳問:“你知道悔改了?”長福說:“我知道?!奔毩f:“既然你已經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安分放牛吧!”長福大哭:“娘,我愿意挨一百棍子,只希望您讓我繼續(xù)讀書!”細柳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堅決不同意:“讓你讀書,那是瞎子點燈——白費蠟!”經過長福一再苦苦哀求和王大媽的勸說,細柳才勉強同意。
5.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揚州有個才子叫柳敬亭,雖不敢夸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亦熟讀經史子集,其祖父柳若謙是當地富戶,家資殷實,平素亦樂善好施,當地人尊稱他為“柳老太爺”。
柳敬亭19歲這年,恰逢京城大考。他遵從父命,帶著書僮進京趕考,求取功名。這天,柳敬亭和書僮入宿離京城360里的方文寺。晚上,柳敬亭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聽到窗外有陣陣簫聲傳來,便披衣走出了房間。寺里有尊大香爐,月光下,隱約看見旁邊盤膝坐著一位青年書生,白衫雪巾,手撫玉簫,如玉樹臨風,恍若仙人。柳敬亭本精通音律,今見這青年書生簫藝出類拔萃,聽到妙處,不禁高聲贊道:“好簫,好簫!真如仙樂,敢問兄臺名諱?”青年書生停下來,抬頭看了一眼柳敬亭,知他不是尋常之輩,便朗聲答道:“在下秦起云,乃江浙舉子,今赴京趕考,途經此地,一時興起,胡亂吹上一曲,兄臺如不見笑,就請過來一敘?!?BR> 柳敬亭走過去,也盤膝坐下,與秦起云談論詩詞音律。兩人一見如故,越談越投緣,便結伴上路,一同赴京。
一路上,兩人相互切磋學問,均暗自欽佩對方才學,柳敬亭更是覺得秦起云才學勝過自己一籌。本來他此番進京趕考是沖著頭名狀元去的,如今不得不驚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
三天后,兩人來到京城,在“逢春客?!弊×讼聛???荚囘@天,柳敬亭被分在天字9號房。
京城會試,每個考生一間小房,互不通音訊??季矸职l(fā)到手,柳敬亭粗略看了一下,覺得不算太難,便下筆如有神,奇文妙語紛呈于紙上,不知不覺間平添了幾分得意。不一時,天色已晚,監(jiān)考小吏給每位考生點上一盞燈,考生通宵奮筆疾書。
考卷后一題是對聯(lián)。柳敬亭看了上聯(lián),心中不由微微一顫,上聯(lián)是:炭黑火紅灰似雪。這七個字含有三種顏色、一樣事物,真是少有的奇聯(lián)。這上聯(lián)本是翰林院一位老翰林幾年前偶得的,苦思數載未能對出下聯(lián),整個朝野也無人能對。這上聯(lián)也難住了眾士子,分在天字27號房的秦起云苦思冥想也束手無策。柳敬亭苦思半夜不得,不由感嘆自己才疏學淺。
這時夜已深了,一陣倦意襲來,他便伏在桌上睡著了。
蒙中,有人拍了拍柳敬亭的肩膀。他睜眼一看,面前站著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見他醒了,老者順手拿起他的答卷,看了一下說道:“年輕人,你這文章可有諸多不妥之處??!”柳敬亭見老者仙風道骨,心知是飽學之士,忙應道:“請老先生指教?!崩险弑惆阉鹁碇胁划斨幰灰恢噶顺鰜?,并提出怎么修改。柳敬亭大服,心內視老者為神明,忙問道:“學生請教老先生名諱?”老者答道:“老夫叫浪依離?!绷赐ばΦ溃骸袄舷壬?,這就奇了,百家姓似無姓浪的???”老者微微一笑:“且不問這個,那后一聯(lián)可曾對出?”柳敬亭說:“學生才疏學淺,窮盡心力還是無言以對?!崩险哒f:“此聯(lián)堪稱絕妙,但尚不至于無句可對。你家中可有田地?”柳敬亭答道:“有良田三百畝?!崩险哂謫柕溃骸扒锓N何物?”柳敬亭笑道:“麥子啊?!崩险咝Φ溃骸斑@不就對了嗎?麥子是何顏色?磨出來的麩皮和面呢?”柳敬亭何等聰明,聞聽此言,立即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興奮地說:“學生明白了?!?BR> 柳敬亭從夢中醒來,身邊空無一人,原來是黃粱一夢,不過夢中情節(jié)仍歷歷在目。柳敬亭顧不得想別的,顫抖著提起筆對道:麥黃麩赤面如霜。
會試結束,舉子們紛紛回到客棧等候消息。柳敬亭一直尋思那個夢,甚覺奇怪。
三天后,主考官林建祥晉見乾隆皇帝,奉上三張考卷,其中秦起云才學,柳敬亭對出了那副奇聯(lián),請皇上定奪。乾隆皇帝在養(yǎng)心殿仔細閱覽了三張考卷,意欲將秦起云點為狀元,柳敬亭點為榜眼。心念至此,他拿起御筆。這時秦起云的試卷放在龍案左邊,柳敬亭的居中,乾隆皇帝持筆越過柳敬亭試卷,目及卷上對聯(lián),心中微微一動,暗道:這對聯(lián)可真是鬼斧神工??!就在這一念之間,飽蘸朱砂的御筆落下一滴朱砂,正巧落在柳敬亭三個字上面。乾隆皇帝不由苦笑道:“天意,文章不及秦起云,造化難比柳敬亭??!這狀元可是天定??!”
喜訊傳到揚州,柳家張燈結彩,地方官和各鄉(xiāng)紳紛紛前來道賀。柳敬亭回到家,將夢中之事講給家人,柳若謙慨然道:“是祖上積德,蔭及子孫??!”
秋去春來,轉眼一年過去了,柳敬亭早已回京城赴命。到了農忙時節(jié),柳若謙來到自家農田。當他看到地中間一座無碑墳墓時,心中微微一嘆。原來這墳中埋著一位寒儒,一生貧困潦倒,死后家人無處安葬,慕柳老太爺樂善好施之名,夜里將尸體下葬于此地。柳若謙知道后并未責怪他們,反而拿出銀兩,讓他們自己謀生去了。此后每到農忙春耕之時,柳若謙總要犁地人靠兩邊犁,唯恐傷及墳墓。天長日久,竟留出一片空地來。當下人今年又問道:“老太爺,今年……”柳若謙想也沒想,仍像往年一樣隨口答道:“讓一犁吧?!痹拕偝隹?,他猛然醒悟了,所謂“浪依離”者,竟然是“讓一犁”??!
柳若謙忙命下人備了香燭紙馬,親*香叩拜,又遣人制一石碑立于墳前,上書“恩公讓一犁之墓”。
柳若謙善念讓一犁,竟“讓”出一個狀元。
6.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 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轉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BR>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告父親?!?BR> 客人有心要試試李白的才學,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niǎn)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BR> 李白認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BR>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地有個姓胡的鄉(xiāng)紳(shēn)自以為有學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边@個上聯(lián)含有當地三個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lián)。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這個下聯(lián)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lián):“酉(yǒ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lián)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巨猾!”
7.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武松在離景陽岡不遠的酒店里,喝下了十八碗酒,倒提著哨棒,腳步不穩(wěn)地正想向景陽岡走去。店家追出來喊道:“走不得!走不得!近岡上有只老虎,已經傷害了二三十條人命?!蔽渌陕犃?,笑了笑說:“你休來嚇我,便真?zhèn)€有,我也不怕!”
武松乘著酒興,大步走到景陽岡下,看見一棵大樹,刮去了一塊樹皮,上面寫著兩行字:“近景陽岡出現(xiàn)了老虎,凡是來往行人,在中午時分成群結隊過岡。”武松看了,笑著說:“這準是酒店老板嚇人的玩意兒,好讓人們到他酒店住宿。我怕什么!”于是,對告示置之不理,依舊拖著哨棒走上山岡。
走不到半里路,看見一座破廟。廟門上貼著一張縣衙門的布告。武松看了這才相信有虎。他本想轉身回去,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自言自語:“怕什么!既然來了,倒要上去看看?!?BR> 這時候正是初冬,晝短夜長,天很快就黑了。武松一路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又喃喃自語:“明明是人們自己害怕,不敢上山,哪里有什么老虎!”
武松走了一陣,覺得酒力發(fā)作,渾身燥熱,便一手把胸前的衣服敞開,直朝亂樹林子走去。他看見一塊十分光滑的大青石,板索性把哨棒放在一旁,正想要躺下入睡,忽然刮起了一陣狂風,接著“撲”的一聲,從亂石叢林后面跳出一只吊睛白額的猛虎來。武松不由“哎呀”一聲,連忙從青石板上翻身下來,拿起了哨棒,閃在一旁。那老虎又饑又渴,兩只前爪在地上輕輕一按,朝著武松縱身撲來。武松吃了一驚,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老虎撲過來,只一閃,就閃在老虎背后。老虎往背后看人是很困難的,于是便把前爪搭在地上,腰身一掀,掀了起來。武松又一閃,閃在一邊。老虎沒有掀著武松,大吼一聲,就像半空里打了個霹靂,震得地動山搖。接著它倒豎起鐵棒似的尾巴一掃,武松急忙又閃在另一旁。原來老虎傷人,就是這一撲、一掀、一掃;這三下子不成,氣焰也就減了大半。
那老虎沒掃著武松,又大吼一聲,一兜撲了過來。武松見那老虎轉回身撲來,于是雙手揮起哨棒,用盡全身力氣,從半空中劈下來。只聽見“啪”的一聲響,竟把一根手臂般粗大的樹枝劈了下。來原來武松打得慌了,沒打著老虎,卻打在枯樹上,那條哨棒折成了兩截,只剩半截拿在手里。老虎更急了,咆哮著,張開大口又撲過來。武松一跳,退了十幾步遠。那老虎兩只前爪正好落在武松跟前。武松索性把手里的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手就勢抓住老虎的頭皮使勁往地上按。老虎拼命掙扎,武松用腳朝老虎臉上、眼睛亂踢。老虎疼得吼叫著,身子底下扒起兩堆黃土,扒成了一個坑。武松把老虎的嘴按到黃土坑里,又亂踢了一陣子。那老虎已沒多大氣力了。這時,武松左手緊緊地按住老虎,右手舉起鐵錘般的拳頭,用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了六七十拳,老虎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都噴出鮮血來,只剩下了一口氣,再也動彈不得了。
武松擔心老虎不死,找到那根斷了的哨棒,又打了一陣。眼看老虎連氣都沒有了,這才扔了哨棒,過岡去了。
8.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都說,松樹只結松塔,只長松籽,不開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聽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說,早些時候,松樹也開花,后來,讓人給借走了。說起來,里面還有個故事呢。
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龍江地面,滿都是山呀水呀,樹木琳瑯,只有很少的人煙。那時候,興安嶺和長白山都是連著的,數不清的江河湖泊,也都直通大海。整年是波浪滔天,沒邊沒沿的。卻說,就在這一片大水當中,有個生滿蓮花的大湖,取名叫蓮花湖。
這個湖可不一般。湖面上,不論冬夏,總是蓋滿荷花葉子,粉蓮白蓮馬蹄蓮,有紅有綠又有黃,一茬接一茬地開,沒有斷捻兒的時候。再說那荷葉底下,脊梁挨著脊梁,腮幫挨著腮幫,里三層外三層,全是魚呀蛤蜊呀。細一瞅,那每條魚的眼睛,都是一對琥珀色的大琉琉兒,每個蛤蜊殼里,全含著一顆溜光锃亮的夜明珠。一到星星月亮出全的晚上,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二樣不差。
可是就在這么一塊風水寶地,不知那年那月,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龍,它的外號叫“小白龍”。起初它在湖底藏著,不聲不響。慢慢地,就放肆起來。動不動就翻橫豎浪,躥上趴下的,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末了,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fā)亮了。眼睜睜一片寶湖,瞬時變成臭哄哄的死水了。這還不算,有時小白龍一炸翅,立時洪水翻滾,天昏地暗,方圓幾百里的地方都受到牽連,總也得不到消停。
鬧來鬧去,小白龍為非作歹的事,讓威鎮(zhèn)東海的老龍王發(fā)覺了。就派了黑翅黑鱗的大黑龍去降服小白龍。
頭一會去,大黑龍根本沒有把小白龍放在眼里。他自己尋思,我身強力壯,五大三粗的,一到那里,還不是手到擒來嗎?這樣,它就一路呼風喚雨,撒著歡兒來到蓮花湖。大黑龍啥都沒帶,只拖上一條預備捆小白龍的鎖鏈。半路上,為了顯威風,還故意抖動鎖鏈兒。這一抖不要緊,一聲閃一聲雷,給小白龍送了信。大黑龍走累了,在半空中停下來歇歇。這一歇不要緊,雞蛋大的冰雹,掉在地上積有三尺厚。小白龍知道來了敵人,早有準備。它把魚呀、蛤蜊呀填了一肚子。吃飽喝足之后,就躲在暗處。也是大黑龍膽壯心粗,在蓮花湖上,鬧騰了半天,也沒見到小白龍。等大黑龍肚子餓了,身體乏了,勁也懈了,那小白龍猛得躥上來,使龍角連豁帶撞地,沒使多大力氣,就把大黑龍打退到三江口。
頭會在明里吃了虧,二次再來,大黑龍就順江底走了??墒菦]料到,它游到哪兒,水是黑的,浪也是黑的,染得云彩霧氣都跟烏漆似的。小白龍眼尖,老遠就知道對手來了,趕忙魚呀蛤蜊呀,又塞滿肚子,養(yǎng)足精神,藏在湖礁背后。大黑龍一到,連打炸雷,猛下大雨,把蓮花湖掀得底朝天。又折騰了大半天,只是不見小白龍出水。這時,大黑龍肚子又餓了,身體又累了。只見小白龍飛身出水,兇神惡煞似的沒幾個回合,就又把大黑龍追到東???。
大黑龍進不了蓮花湖,降不住小白龍,知道自己總給對手送信號。只有想個辦法,讓它神不知鬼不覺,才能把它擒住??墒?,到底用什么辦法呢?想來想去,轉眼已是第二年夏天了。地面,滿是松樹花,潔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蓋住了。大黑龍一看,樂壞了?!拔液尾坏缴缴先ソ杷蓸浠??”想罷,它吃飽喝足,收拾利落,來到長白山和興安嶺,飛來飛去跑了幾圈,連趴帶抓,不一會兒,把松樹花打落在地,龍卷風一掃,就全聚到湖面上了。再一看,江面全白了,大黑龍吃飽喝足,偷偷離開東海,來到蓮花湖,一下子就降服了小白龍??上?,小白龍沒鎖牢,后來,從東??诠諒澇?,逃到了如今的興凱湖。從那以后,大黑龍把山呀水呀,都歸置了一下,只留下三條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那座蓮花湖,后來水越來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連池。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也分開了,那邊一座,北邊一座。下江一些大黑龍到過的地方,有的地方把山削平了,有的地方成了沼澤地。
從那以后,松樹就不開花了。為了紀念大黑龍,就把那條江叫作松花江了。
9.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明朝萬歷年間,南陽府鎮(zhèn)平縣城曾家街出了一個名人叫曾一貫。曾一貫幼年時,父母雙雙下世,撇下他孤苦伶仃受煎熬。他依靠親戚鄰居資助,任憑一天只吃兩頓飯,也要勒緊褲帶咬緊牙關在黌學讀書。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深得先生和學友們都喜愛。
每天上午放學后,曾一貫沒有地方吃午飯,就先在城內大戶人家隨便討口飯吃,然后在城北關護城河邊一個人溫習功課、背誦詩文,約摸等到開課時再去上學,天天如此。這天上午,他正在縣察院后面的護城河邊讀書消磨時光,忽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地上有一個小包袱,他走近打開一看,包袱里包著白花花的三十兩紋銀。他想,失主現(xiàn)在一定很著急,自己就守在這里,坐等失主前來認領。不一會兒,一個鶴發(fā)童顏的老者帶著一個書童來到面前。老者聲言自己正是失主,曾一貫在核對了紋銀數目后,爽快地把包袱交給老者。老者非常感激,隨手掏出一錠紋銀答謝曾一貫,曾一貫說,三十兩紋銀自己都不稀罕,何況一錠紋銀,他堅辭不受。老者非常感動,聲言自己就是偶然來鎮(zhèn)平縣視察的史學院,現(xiàn)住在察院里。史學院想邀請曾一貫到察院敘話,曾一貫推說自己還要上學,不能前去,并一再彬彬有禮地向史學院鞠躬謝絕。史學院見曾一貫聰明伶俐,知書達禮,非常喜愛。隨即問他姓名、年齡、家庭情況、在何處上學等等,曾一貫一一回答。
史學院定睛觀察曾一貫,見他濃眉大眼、氣度非凡,越加喜歡這個逗人喜愛的窮小子,極想逗他玩兒。他隨手從書童的背袋里取過毛筆一桿,拔出筆帽,隨手在紙上捺出一個小小的圓圈兒,問曾一貫能不能在小圓圈內寫上一千字。曾一貫不假思索,提筆就在小圓圈內工工整整寫上“一千”兩個字。
史學院想不到曾一貫的反應這么敏捷,他想進一步試試曾一貫的才學,就撫摸著曾一貫的小腦袋,親切對他說:“小伙子,老夫今日遇見你心情高興,偶得一聯(lián),還請你不吝賜教,對出下聯(lián)?!闭f著,他搖頭晃腦地說出一聯(lián):
曾小子,曾一貫,曾字腰里點四點,魯國大夫;
曾一貫看著史學院略一思索,隨即微笑著對出下聯(lián):
史大人,史學院,史字頭上添一橫,吏部天官。
史學院一聽曾一貫對出的下聯(lián),非常驚奇,大喜過望。他想不到曾一貫小小年紀,才思這樣敏捷,文采這樣了得!他不住地稱贊曾一貫的道德人品,說他將來一定有大作為。并鼓勵曾一貫現(xiàn)在就要發(fā)奮苦讀,將來求取功名之后,一定要做好官、理善政、造福黎民。曾一貫不住地點頭答應,急忙叩首謝過史大人,跑步上學去了。從此以后,曾一貫更加發(fā)奮讀書,日有長進。
有一天上午放學后,天色陰沉,下起雨來。曾一貫不能上街乞討,就一個人餓著肚子,留在黌學里讀書,讀著、讀著,只覺得一陣困倦,頭暈目眩,就趴在桌子上打起盹來。似睡非睡之間,一陣清風吹過,史學院不知何時冒雨來到黌學,站在曾一貫面前。史大人一本正經地告訴他:一會兒午時三刻,風雨大作之時,將有一個菜籽兒在你的桌子上亂蹦亂跳,你要趕緊把這個菜籽兒裝入你的筆筒內,放在你書桌的抽屜里,外面貼上“開封府正堂封”的封條,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你可千萬不要離開你的座位,切記,切記!
曾一貫感到驚異,正要問個究竟,史學院卻不再答話,轉身飄然離去。曾一貫正在納悶,忽聽“咔嚓”一聲炸雷響,驚醒了曾一貫,原來自己剛才昏昏然作了一個夢。他睜開眼睛,往門外望去,但見室外云暗天低、風狂雨驟。閃電像一道道火舌,從窗外伸進室內,炸雷像要劈開曾一貫,在他左右響個不停!曾一貫果然見一顆菜籽兒在自己的書桌上亂蹦亂跳。他大吃一驚,猛想起史學院剛才在夢中所說的話,就急忙收起菜籽兒,并按照史大人的囑咐,一一小心翼翼地辦妥。一個時辰過去,雷電停息,雨過天晴。曾一貫趕忙從筆筒里倒出菜籽,菜籽兒一跳,眨眼之間不見了蹤影。
放學以后,曾一貫懷著滿腹狐疑,來到縣察院求見史學院,想向史大人問個明白,不巧察院院門緊閉,無人開門。曾一貫只好悻悻地回到家里。
這天夜里,曾一貫夢中又遇見了史學院,史學院對曾一貫納頭便拜,感謝他的救命之恩。曾一貫哪里肯受,急忙還禮,問其原因。史學院對曾一貫說,他本是修 煉千年狐仙所變,那顆菜籽兒就是自己的化身。今日合該有這一劫,眼看在劫難逃、性命難保,幸虧曾一貫是大富大貴之人,保佑自己躲過一劫。因此不住地對曾一貫千恩萬謝并保證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報答曾一貫的救命之恩。
曾一貫大吃一驚,他萬萬想不到史大人竟是狐仙所變!他看著鶴發(fā)童顏的史學院,見他精神矍鑠,滿腹經綸,慈眉善目,頗有長者風度,就虔誠地拜他為師。史學院連連謙讓,隨后兩人成了莫逆之交,經常在一起切磋學問、暢談時政。史學院對當今朝廷上宦官當道、吏治腐 敗,社會上民不聊生的現(xiàn)象極度不滿,一再要求曾一貫當官后要做清官,為民做主、懲惡揚善。曾一貫頻頻點頭稱是,并一再要求狐仙老師史學院幫助自己、監(jiān)督自己明辨是非,當一個老百姓喜歡的清官,史學院也爽快地答應,將來一定助他一臂之力。
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鎮(zhèn)平縣舉子曾一貫名列皇榜,高中萬歷甲辰科進士,后來果然做了河南開封知府。曾一貫當了開封知府以后,狐仙史學院不失前言,竭盡全力地幫助曾一貫。每天晚上,他都要給曾一貫托夢,告訴他明天將會遇到什么樣的案情,應該如何如何去審理、判決,曾一貫都一一牢記在心。本來曾一貫就才華出眾,耿直端正,再加上史學院的幫助指點,辦起案來更是如虎添翼,絲毫不差。不久,他的清官名聲就傳遍了開封府的千家萬戶,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愛戴與尊敬。
10.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 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fā)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fā)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卑姿刎懞托∏嘁糙s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闯隽税啄镒拥纳矸莺?,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十載深山練功,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1.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黃帝的時候,有個名叫寧封的人,家住在一條河沿岸的一個部落里。他母親是個捏陶泥坯的,寧封三歲時就跟著母親來到窯場。他愛學著媽媽的樣兒捏各種各樣的盆盆罐罐。母親看他聰明好學,就教會了他捏制各種陶坯的手藝。年復一年,斗轉星移。寧封長大成人了,部落里就派他專門從事燒陶。
寧封受母親的感染,對工作很負責,他專心專意地捏呀燒呀,可是燒出的陶器總覺得不滿意,不是粗糙笨拙,就是形體不正。寧封子說他對不起部落的人們,每天除了上窯場工作,就躲進自己的泥屋里,不跟外人接觸,連妻子和他說話,他也不理。
他就這么悶悶不樂地呆在屋里,每天都是妻子把部落分配的飯食,用陶缽給他端回來吃。寧封吃著,想著,食不甘味。妻子看他一心撲在制陶上,累得人都又瘦又黑,吃過飯就叫他躺在草席上歇一會。說來也怪,往日里寧封根本睡不著,今天身子一倒,就呼嚕呼嚕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他夢見自己腳踩著五色的彩云,去了一萬個國家,各處的人們送給他很多很多的陶器,那些陶器可好看了,樣式別致,有尖底的,有圓的,有方的,還有帶蓋的,并且畫了彩色的花紋和各種各樣的圖案,簡直使人眼花繚亂,只當到了天宮。
寧封高興地笑了,笑出了聲,也笑醒了。他連忙把自己的夢告訴了妻子。妻子也興奮地說:“好呀,你還不如到外面轉轉,多看一看別的部落的陶器,或許就能制好了。”
字封正有此意,聽了妻子的話,就趕緊收拾行囊。部落首領知道了寧封的打算,送給他一匹馬,寧封騎著馬就出發(fā)了。寧封一去兩年。妻子盼呀盼的,總算把他盼回來了。
他拉回來一車陶器,整天鉆在這些陶器堆里,看呀比較呀,描呀畫呀,又取來砂泥盤一盤、捏一捏,沒頭沒尾的。
這一天,天還沒亮,他就叫醒妻子,兩個人摸黑來到窯場和砂泥。泥一和好,寧封就坐在草席上盤陶坯。他一會盤一會捏,妻子端來飯也沒吃。太陽都直射頭頂了,他還在干著。妻子嗔怪地給他戴了一頂竹籬,又端詳著他捏的一大堆陶坯,高興地說:“好呀!真好呀!”
寧封逗趣地說:“比我夢見的還好看哩!”
一個一個的坯子制成了,放在草棚下陰干。快干了,妻子就蹬動轉輪,寧封拿著陶坯在轉輪上磨。磨光后,寧封又和妻子用赭石在坯子上畫圖案。他們不再重復畫過去簡單的圖形和直線條。
寧封的妻子特別心靈手巧,天上飛過一只小鳥,唧喳地一叫喚,她就幾筆畫出一個飛動的小鳥;地頭跑過一只梅花鹿,也沒跑出她的手,她讓它靜站在陶盆的壁上。她想起了男人們捕魚的魚網和捕回的鯉魚,也畫在陶盆上。
快到收獲季節(jié)了,想象收獲后全部落的人們在廣場的歡慶場面,她就在陶缽上畫了一圈手拉手舞蹈的人,有男有女,活潑熱烈,連寧封都稱贊她畫得好。
后來,他們又畫出一套變形的圖案,好像不太像,卻很傳神,也有生活情趣。
他們還在陶罐上用指甲捏出棱形排列的指甲紋,拿繩子印出一排排的斜紋,有時也給陶罐做了幾圈的堆紋、蛇紋。有意思的是罐蓋的把手,他們把蓋把捏成各種動物的形象,鳥頭上刺著錐紋,小獸頑皮地站立著,還有張大嘴呼叫的人頭。
一日日的辛苦,幾年的心血,寧封終于制出了非常美觀的陶器。這些既好看又實用的陶器,不光本部落的人喜愛,交換到外部落,也很受歡迎。
部落首領把寧封制的陶罐獻給了黃帝。黃帝看到這樣渾圓而又精致的陶罐,仔細地欣賞著上面的彩色的圖案,連聲說:“好,好!天下竟有這樣的人才!”
黃帝立即派人把寧封請到了宮中,詳細地詢問了陶罐的制作情況,就委派寧封為陶正,專門管理全國的制陶工作。
從此,陶器就一直為人間作著貢獻。
2.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蘇東坡要到杭州來做刺史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刺史衙門前面每一天都擠滿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蘇東坡上任的紅紙告示,聽一聽蘇東坡升堂的三聲號炮……但是,大家伸著脖子盼了好多天,還沒有盼到。
這天,忽然有兩個人,又打又鬧地扭到衙門來,把那堂鼓擂得震天響,呼喊著要告狀。衙役出來吆喝道:“新老爺還沒上任哩,要打官司過兩天再來吧!”那兩個人正在火頭上,也不管衙役攔阻,硬要闖進衙門里去。這辰光,衙門照壁那邊轉出一頭小毛驢來。毛驢上騎著一個大漢,頭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銅色的面孔上長著一臉胳腮胡子。他嘴里說:“讓條路,讓條路!我來遲啦,我來遲啦!“小毛驢穿過人群,一向往衙門里走。衙役趕上去,想揪住毛驢尾巴,但已經來不及,那人就一向闖進大堂上去了。
大漢把毛驢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上來。管衙門的二爺見他這副模樣,還當是個瘋子,就跑過去喊道:“喂!這是虎坐呀,隨便坐上去要殺頭的哩!”
大漢只顧哈哈笑:“哦,有這樣厲害呀!”
管衙門的二爺說:“當然厲害!虎座要帶金印子的人才能坐哩。”
“這東西我也有一個?!贝鬂h從袋里摸出一顆亮閃閃的金印子,往案桌上一擱。管衙門的二爺見了,嚇得舌頭吐出三寸長,半天縮不進去。原先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蘇東坡啊!
蘇東坡沒來及貼告示,也沒來得及放號炮,一進衙門便坐堂,叫衙役放那兩個要告狀的人進來。他一拍驚堂木,問道:“你們兩個叫什么名字?誰是原告?”
兩個人跪在堂下磕頭。一個說:“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個說:“我叫洪阿毛?!?BR> 蘇東坡問:“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狀?”
李小乙回答說:“我?guī)凸ご螂s積下十兩銀子,早兩個月借給洪阿毛做本錢。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鄰居,講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時候要用,他就什么時候還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婦,急等銀子娶親,他非但不還我銀子,還打我哩!”
蘇東坡轉過來問洪阿毛:“你為啥欠債不還,還要打人?”
洪阿毛急忙磕頭分辯:“大老爺呀,我是趕時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兩銀子,早在立夏前就販成扇子了。沒想今年過了端午節(jié)天氣還很涼,人家身上都穿夾袍,誰來買我的扇子呀!這幾天又接連陰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壞啦。我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他就罵我、揪我,我一時在火上打了他一拳,這可不是存心打的呢!”
蘇東坡在堂上皺皺眉頭,說:“李小乙娶親的事情要緊,洪阿毛就應立刻還他十兩銀子?!?BR> 洪阿毛一聽,在堂下叫起苦來:“大老爺呀,我但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
蘇東坡在堂上捋捋胡須,說:“洪阿毛做生意蝕了本,也實在很為難。李小乙娶親的銀子還得另想辦法。”
李小乙一聽,在堂下喊起屈來:“大老爺呀,我辛辛苦苦積下這十兩銀子可不容易呀!”
蘇東坡笑了笑,說:“你們不用著急,現(xiàn)有洪阿毛立刻回家去拿二十把發(fā)霉的折扇給我,這場官司就算是兩清了?!?BR> 洪阿毛高興極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煙奔回家去,拿來二十把白折扇交給蘇東坡。蘇東坡將折扇一把一把打開,攤在案桌上,磨濃墨,蘸飽筆,挑那霉印子大塊的,畫成假山盆景;揀那霉印小點的,畫成松竹梅歲寒三友,一歇歇辰光,二十把折扇全畫好了。他拿十把折扇給李小乙,對他說:“你娶親的十兩銀子就在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門口去,喊‘蘇東坡畫的畫,一兩銀子買一把’,立刻就能賣掉?!彼帜檬颜凵冉o洪阿毛,對他說:“你也拿它到衙門口去賣,賣得十兩銀子當本錢,去另做生意?!?BR> 兩個人接過扇子,心里似信非信;誰知剛剛跑到衙門口,只喊了兩聲,二十把折扇就一搶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每人捧著十兩白花花的銀子,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家去了。
人們都把蘇東坡“畫扇判案”的新鮮事到處傳頌,你傳我傳,一向到這天還有人在講呢。
3.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隋朝末年,統(tǒng)治殘 暴,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民不聊生,一群英雄好漢結義起兵。這日,眾英雄取下金墉關,后又立即去攻取瓦崗寨。
瓦崗寨守將馬三保聞報,令眾軍士緊閉城門。
眾好漢趕到,頭領徐懋功派程咬金前去討戰(zhàn)。咬金縱馬一溜煙來到陣前,大叫道:“喂,哪個不怕死的快出來跟爺爺打一仗!”
馬三保聞報,先遣馬金宗出戰(zhàn)。馬金宗手持大刀出城,一見程咬金的模樣,大叫一聲道:“哎喲,你是哪里來的丑八怪?”程咬金一聽此言,氣得哇呀暴叫,二話不說,掄斧照馬金宗頭頂砍下來。馬金宗慌忙舉刀來擋,沒想到刀被砍成兩段,馬金宗一愣神,被咬金趁勢砍下人頭。
馬三保在城樓上看到馬金宗被程咬金砍死,氣得又派一個族弟馬有周出陣應戰(zhàn),沒想到這人更加不濟,剛到陣前,便被程咬金一斧攔腰斬為兩截,摔落馬下死了。
馬三保見又折了一個兄弟,勃然大怒,親自披掛出城。程咬金見馬三保上陣,掄斧劈面就砍,馬三保忙舉刀來迎,只見金光四濺,火星亂飛。程咬金又連砍三斧,直震得馬三保雙臂發(fā)麻,慌忙撥馬逃走。徐懋功令眾將一舉攻下了瓦崗寨。
當晚,眾將在帥府內擺酒慶賀。正在飲酒熱鬧之間,忽聽演武廳后面發(fā)出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眾將循聲跑去一看,只見地面裂開一個約一丈寬的大洞,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
徐懋功一見便道:“此洞裂開,定有玄機,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下去一探究竟?”眾人一聽面面相覷,無人應聲。徐懋功又道:“既無人愿下去,只好抓鬮決定。我現(xiàn)在寫下紙鬮,只有一個寫著‘去’,哪位拈著‘去’,就該他下去?!北姾脻h都道:“有理?!?BR> 徐懋功便寫下紙鬮,眾人輪流拈起。真乃天意,唯獨程咬金抓到了“去”字。
徐懋功立即令人取來一個大筐,在筐上綁了一只金鈴,又系上幾十丈粗繩,命程咬金坐進筐里,幾個將士提著繩索,將他送下洞去。程咬金下洞六七十丈深才到達洞底,搖了搖金鈴,上面便住了手。
程咬金爬出大筐,提斧在手,但見眼前黑糊糊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只得摸黑向前走。
轉過兩道彎,忽見前方出現(xiàn)兩點亮光,程咬金心內驚慌道:哎呀,莫非是妖精的兩只大眼睛?遂提斧在手,壯著膽子走上前,猛地掄斧照亮光劈去,只聽“咔嚓”一聲響,劈開了兩扇石門。
程咬金走進門,看到眼前現(xiàn)出三間大殿,便徑直走進中間的大殿,見桌上擺著一頂金幞頭、一件杏黃龍袍、一條碧玉帶、一雙無憂履、一塊玄圭、一張寫有字的紙條。
程咬金不識字,他穿上杏黃袍,戴上金幞頭,系上碧玉帶,套上無憂履,拿上玄圭和紙條,這才走出大殿。
他走到石門前,剛好邁出雙腿,只聽“轟”的一聲響,石門又緊緊閉上了,將程咬金嚇了一跳,忙走到大筐里,用力搖了搖金鈴,上面聞知,又七手八腳將他拉了上去。
眾好漢一見程咬金上來,一身奇特的打扮,盡皆驚訝不已。
程咬金拿出玄圭和紙條,徐懋功接過去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程咬金舉義集兵,為三年混世魔王,攪亂大隋天下?!北妼⒁宦牻源篌@,便知這乃是上天之意,紛紛上前要拜程咬金為王。
程咬金百般不從,徐懋功無奈,只得指著一面杏黃大旗道:“我們每人輪番沖著這面大旗來拜,哪位拜得這面大旗飄動,誰便為王?!北娙私再澩?。徐懋功、秦瓊等都已拜過,輪到程咬金。他正躬身下拜時,不料猛然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竟將杏黃大旗給吹得飄動起來。眾將一見,便都俯身沖程咬金下拜,程咬金無奈只得應允,卻說道:“我可不愿做皇帝呀,等有了愿做的人,我就讓位?!?BR> 程咬金做了王,便命將帥府改造成皇宮,又擇吉日升殿,封徐懋功為左丞相、護國 軍師,魏征為右丞相,秦瓊為兵馬大元帥,其余眾好漢皆封為將軍。瓦崗寨大擺宴席,犒賞三軍,好不熱鬧。
4.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話說清康熙年間,山東即墨縣有個叫高東方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丟下個不到五歲的男孩長福。高東方一個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萬般無奈,高東方也只好再娶了。
長福的繼母叫細柳,年方十九,嫁過來后,細柳和高東方是舉案齊眉,百般恩愛。難得的是,細柳對長福也關心得很,從不打罵。有,細柳要回娘家,小長福拼命大哭,一定要跟去,高東方怎么勸也不聽。見他們母子如此情深,高東方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十分安慰。
一年后,細柳也生了一個白胖小子,取名長怙。正是一家人和美幸福的時候,不料天有不測風云,高東方有一天和朋友喝酒,回家的路上從馬上跌落而死,細柳和兩個孩子成了孤兒寡母。
光陰似箭,一晃長福就到了十歲,細柳將他送至私塾學習。但是,長福十分貪玩,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動不動就逃學,而且一逃學就跟著一群放牛娃瘋玩,經常是三天兩頭也見不到他的人影。細柳先是痛罵長福,隨后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斷了好幾根。長福每次挨打時也疼得狼哭鬼嚎,但奇怪的是,長福根本不怕挨打,依舊逃學,好了傷疤忘了痛,依舊貪玩,細柳根本拿他沒轍。
一天,細柳將長福叫到跟前,對他說:“長福,你既然不愿讀書,我也不能勉強你,反正我也對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了。不過,我們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人家,養(yǎng)不起吃閑飯的人。從今天起,你得學會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你不是喜歡放牛嗎?這樣吧,你脫下身上的衣服,換上舊衣服去放牛。記住,你一天不勞動,就沒有飯吃!我還要狠狠揍你!”
于是,從這天起,長福穿上破舊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沒有可口的食物等著他——他得自己熱細柳和長怙吃剩的殘羹冷炙。就這么過了十來天,長福實在受不了了,這樣的日子太苦了。于是,他哭著跪在細柳的面前,說:“娘,還是送我去讀書吧,我一定好好學習?!奔毩嫒舯?,好象壓根兒就沒有聽見,轉身就到了里屋。長福跪了半個時辰,見繼母不會回心轉意,只好拿著牛鞭、含著眼淚去放牛。
深秋了,寒風陣陣,長福還是穿著那身破單衣,而幾個腳趾全部從破鞋子里露出來了;冷雨綿綿,長福凍得縮頭縮腦,就像一個小叫花子。鄰居們看見了,都紛紛搖頭:“沒親娘的孩子,可憐??!世上的后娘,沒一個好心腸的!”細柳聽在耳里,看在眼里,但還是那副鐵石心腸,根本不心疼長福。
可憐的長福終于沒有辦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鄰居王大媽聽說后,拄著拐杖問細柳:“孩子他 媽,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細柳眼都沒抬:“腳長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么辦法!”這下,鄰居們更是在背后指責細柳心腸狠毒。
三個月后,長福在外面討飯也吃不飽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進自己的家門,于是他哀求鄰居王大媽幫自己轉交細柳。細柳說:“他如果能挨一百棍子,就來見我,否則,他還是不要進這個門檻!”長福聽了,猛然沖進家門,痛哭流涕:“我愿意挨打,只求娘肯讓我回家!”細柳問:“你知道悔改了?”長福說:“我知道?!奔毩f:“既然你已經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安分放牛吧!”長福大哭:“娘,我愿意挨一百棍子,只希望您讓我繼續(xù)讀書!”細柳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堅決不同意:“讓你讀書,那是瞎子點燈——白費蠟!”經過長福一再苦苦哀求和王大媽的勸說,細柳才勉強同意。
5.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揚州有個才子叫柳敬亭,雖不敢夸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亦熟讀經史子集,其祖父柳若謙是當地富戶,家資殷實,平素亦樂善好施,當地人尊稱他為“柳老太爺”。
柳敬亭19歲這年,恰逢京城大考。他遵從父命,帶著書僮進京趕考,求取功名。這天,柳敬亭和書僮入宿離京城360里的方文寺。晚上,柳敬亭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聽到窗外有陣陣簫聲傳來,便披衣走出了房間。寺里有尊大香爐,月光下,隱約看見旁邊盤膝坐著一位青年書生,白衫雪巾,手撫玉簫,如玉樹臨風,恍若仙人。柳敬亭本精通音律,今見這青年書生簫藝出類拔萃,聽到妙處,不禁高聲贊道:“好簫,好簫!真如仙樂,敢問兄臺名諱?”青年書生停下來,抬頭看了一眼柳敬亭,知他不是尋常之輩,便朗聲答道:“在下秦起云,乃江浙舉子,今赴京趕考,途經此地,一時興起,胡亂吹上一曲,兄臺如不見笑,就請過來一敘?!?BR> 柳敬亭走過去,也盤膝坐下,與秦起云談論詩詞音律。兩人一見如故,越談越投緣,便結伴上路,一同赴京。
一路上,兩人相互切磋學問,均暗自欽佩對方才學,柳敬亭更是覺得秦起云才學勝過自己一籌。本來他此番進京趕考是沖著頭名狀元去的,如今不得不驚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
三天后,兩人來到京城,在“逢春客?!弊×讼聛???荚囘@天,柳敬亭被分在天字9號房。
京城會試,每個考生一間小房,互不通音訊??季矸职l(fā)到手,柳敬亭粗略看了一下,覺得不算太難,便下筆如有神,奇文妙語紛呈于紙上,不知不覺間平添了幾分得意。不一時,天色已晚,監(jiān)考小吏給每位考生點上一盞燈,考生通宵奮筆疾書。
考卷后一題是對聯(lián)。柳敬亭看了上聯(lián),心中不由微微一顫,上聯(lián)是:炭黑火紅灰似雪。這七個字含有三種顏色、一樣事物,真是少有的奇聯(lián)。這上聯(lián)本是翰林院一位老翰林幾年前偶得的,苦思數載未能對出下聯(lián),整個朝野也無人能對。這上聯(lián)也難住了眾士子,分在天字27號房的秦起云苦思冥想也束手無策。柳敬亭苦思半夜不得,不由感嘆自己才疏學淺。
這時夜已深了,一陣倦意襲來,他便伏在桌上睡著了。
蒙中,有人拍了拍柳敬亭的肩膀。他睜眼一看,面前站著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見他醒了,老者順手拿起他的答卷,看了一下說道:“年輕人,你這文章可有諸多不妥之處??!”柳敬亭見老者仙風道骨,心知是飽學之士,忙應道:“請老先生指教?!崩险弑惆阉鹁碇胁划斨幰灰恢噶顺鰜?,并提出怎么修改。柳敬亭大服,心內視老者為神明,忙問道:“學生請教老先生名諱?”老者答道:“老夫叫浪依離?!绷赐ばΦ溃骸袄舷壬?,這就奇了,百家姓似無姓浪的???”老者微微一笑:“且不問這個,那后一聯(lián)可曾對出?”柳敬亭說:“學生才疏學淺,窮盡心力還是無言以對?!崩险哒f:“此聯(lián)堪稱絕妙,但尚不至于無句可對。你家中可有田地?”柳敬亭答道:“有良田三百畝?!崩险哂謫柕溃骸扒锓N何物?”柳敬亭笑道:“麥子啊?!崩险咝Φ溃骸斑@不就對了嗎?麥子是何顏色?磨出來的麩皮和面呢?”柳敬亭何等聰明,聞聽此言,立即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興奮地說:“學生明白了?!?BR> 柳敬亭從夢中醒來,身邊空無一人,原來是黃粱一夢,不過夢中情節(jié)仍歷歷在目。柳敬亭顧不得想別的,顫抖著提起筆對道:麥黃麩赤面如霜。
會試結束,舉子們紛紛回到客棧等候消息。柳敬亭一直尋思那個夢,甚覺奇怪。
三天后,主考官林建祥晉見乾隆皇帝,奉上三張考卷,其中秦起云才學,柳敬亭對出了那副奇聯(lián),請皇上定奪。乾隆皇帝在養(yǎng)心殿仔細閱覽了三張考卷,意欲將秦起云點為狀元,柳敬亭點為榜眼。心念至此,他拿起御筆。這時秦起云的試卷放在龍案左邊,柳敬亭的居中,乾隆皇帝持筆越過柳敬亭試卷,目及卷上對聯(lián),心中微微一動,暗道:這對聯(lián)可真是鬼斧神工??!就在這一念之間,飽蘸朱砂的御筆落下一滴朱砂,正巧落在柳敬亭三個字上面。乾隆皇帝不由苦笑道:“天意,文章不及秦起云,造化難比柳敬亭??!這狀元可是天定??!”
喜訊傳到揚州,柳家張燈結彩,地方官和各鄉(xiāng)紳紛紛前來道賀。柳敬亭回到家,將夢中之事講給家人,柳若謙慨然道:“是祖上積德,蔭及子孫??!”
秋去春來,轉眼一年過去了,柳敬亭早已回京城赴命。到了農忙時節(jié),柳若謙來到自家農田。當他看到地中間一座無碑墳墓時,心中微微一嘆。原來這墳中埋著一位寒儒,一生貧困潦倒,死后家人無處安葬,慕柳老太爺樂善好施之名,夜里將尸體下葬于此地。柳若謙知道后并未責怪他們,反而拿出銀兩,讓他們自己謀生去了。此后每到農忙春耕之時,柳若謙總要犁地人靠兩邊犁,唯恐傷及墳墓。天長日久,竟留出一片空地來。當下人今年又問道:“老太爺,今年……”柳若謙想也沒想,仍像往年一樣隨口答道:“讓一犁吧?!痹拕偝隹?,他猛然醒悟了,所謂“浪依離”者,竟然是“讓一犁”??!
柳若謙忙命下人備了香燭紙馬,親*香叩拜,又遣人制一石碑立于墳前,上書“恩公讓一犁之墓”。
柳若謙善念讓一犁,竟“讓”出一個狀元。
6.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 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轉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BR>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告父親?!?BR> 客人有心要試試李白的才學,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niǎn)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BR> 李白認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BR>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地有個姓胡的鄉(xiāng)紳(shēn)自以為有學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边@個上聯(lián)含有當地三個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lián)。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這個下聯(lián)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lián):“酉(yǒ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lián)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巨猾!”
7.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武松在離景陽岡不遠的酒店里,喝下了十八碗酒,倒提著哨棒,腳步不穩(wěn)地正想向景陽岡走去。店家追出來喊道:“走不得!走不得!近岡上有只老虎,已經傷害了二三十條人命?!蔽渌陕犃?,笑了笑說:“你休來嚇我,便真?zhèn)€有,我也不怕!”
武松乘著酒興,大步走到景陽岡下,看見一棵大樹,刮去了一塊樹皮,上面寫著兩行字:“近景陽岡出現(xiàn)了老虎,凡是來往行人,在中午時分成群結隊過岡。”武松看了,笑著說:“這準是酒店老板嚇人的玩意兒,好讓人們到他酒店住宿。我怕什么!”于是,對告示置之不理,依舊拖著哨棒走上山岡。
走不到半里路,看見一座破廟。廟門上貼著一張縣衙門的布告。武松看了這才相信有虎。他本想轉身回去,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自言自語:“怕什么!既然來了,倒要上去看看?!?BR> 這時候正是初冬,晝短夜長,天很快就黑了。武松一路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又喃喃自語:“明明是人們自己害怕,不敢上山,哪里有什么老虎!”
武松走了一陣,覺得酒力發(fā)作,渾身燥熱,便一手把胸前的衣服敞開,直朝亂樹林子走去。他看見一塊十分光滑的大青石,板索性把哨棒放在一旁,正想要躺下入睡,忽然刮起了一陣狂風,接著“撲”的一聲,從亂石叢林后面跳出一只吊睛白額的猛虎來。武松不由“哎呀”一聲,連忙從青石板上翻身下來,拿起了哨棒,閃在一旁。那老虎又饑又渴,兩只前爪在地上輕輕一按,朝著武松縱身撲來。武松吃了一驚,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老虎撲過來,只一閃,就閃在老虎背后。老虎往背后看人是很困難的,于是便把前爪搭在地上,腰身一掀,掀了起來。武松又一閃,閃在一邊。老虎沒有掀著武松,大吼一聲,就像半空里打了個霹靂,震得地動山搖。接著它倒豎起鐵棒似的尾巴一掃,武松急忙又閃在另一旁。原來老虎傷人,就是這一撲、一掀、一掃;這三下子不成,氣焰也就減了大半。
那老虎沒掃著武松,又大吼一聲,一兜撲了過來。武松見那老虎轉回身撲來,于是雙手揮起哨棒,用盡全身力氣,從半空中劈下來。只聽見“啪”的一聲響,竟把一根手臂般粗大的樹枝劈了下。來原來武松打得慌了,沒打著老虎,卻打在枯樹上,那條哨棒折成了兩截,只剩半截拿在手里。老虎更急了,咆哮著,張開大口又撲過來。武松一跳,退了十幾步遠。那老虎兩只前爪正好落在武松跟前。武松索性把手里的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手就勢抓住老虎的頭皮使勁往地上按。老虎拼命掙扎,武松用腳朝老虎臉上、眼睛亂踢。老虎疼得吼叫著,身子底下扒起兩堆黃土,扒成了一個坑。武松把老虎的嘴按到黃土坑里,又亂踢了一陣子。那老虎已沒多大氣力了。這時,武松左手緊緊地按住老虎,右手舉起鐵錘般的拳頭,用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了六七十拳,老虎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都噴出鮮血來,只剩下了一口氣,再也動彈不得了。
武松擔心老虎不死,找到那根斷了的哨棒,又打了一陣。眼看老虎連氣都沒有了,這才扔了哨棒,過岡去了。
8.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都說,松樹只結松塔,只長松籽,不開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聽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說,早些時候,松樹也開花,后來,讓人給借走了。說起來,里面還有個故事呢。
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龍江地面,滿都是山呀水呀,樹木琳瑯,只有很少的人煙。那時候,興安嶺和長白山都是連著的,數不清的江河湖泊,也都直通大海。整年是波浪滔天,沒邊沒沿的。卻說,就在這一片大水當中,有個生滿蓮花的大湖,取名叫蓮花湖。
這個湖可不一般。湖面上,不論冬夏,總是蓋滿荷花葉子,粉蓮白蓮馬蹄蓮,有紅有綠又有黃,一茬接一茬地開,沒有斷捻兒的時候。再說那荷葉底下,脊梁挨著脊梁,腮幫挨著腮幫,里三層外三層,全是魚呀蛤蜊呀。細一瞅,那每條魚的眼睛,都是一對琥珀色的大琉琉兒,每個蛤蜊殼里,全含著一顆溜光锃亮的夜明珠。一到星星月亮出全的晚上,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二樣不差。
可是就在這么一塊風水寶地,不知那年那月,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龍,它的外號叫“小白龍”。起初它在湖底藏著,不聲不響。慢慢地,就放肆起來。動不動就翻橫豎浪,躥上趴下的,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末了,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fā)亮了。眼睜睜一片寶湖,瞬時變成臭哄哄的死水了。這還不算,有時小白龍一炸翅,立時洪水翻滾,天昏地暗,方圓幾百里的地方都受到牽連,總也得不到消停。
鬧來鬧去,小白龍為非作歹的事,讓威鎮(zhèn)東海的老龍王發(fā)覺了。就派了黑翅黑鱗的大黑龍去降服小白龍。
頭一會去,大黑龍根本沒有把小白龍放在眼里。他自己尋思,我身強力壯,五大三粗的,一到那里,還不是手到擒來嗎?這樣,它就一路呼風喚雨,撒著歡兒來到蓮花湖。大黑龍啥都沒帶,只拖上一條預備捆小白龍的鎖鏈。半路上,為了顯威風,還故意抖動鎖鏈兒。這一抖不要緊,一聲閃一聲雷,給小白龍送了信。大黑龍走累了,在半空中停下來歇歇。這一歇不要緊,雞蛋大的冰雹,掉在地上積有三尺厚。小白龍知道來了敵人,早有準備。它把魚呀、蛤蜊呀填了一肚子。吃飽喝足之后,就躲在暗處。也是大黑龍膽壯心粗,在蓮花湖上,鬧騰了半天,也沒見到小白龍。等大黑龍肚子餓了,身體乏了,勁也懈了,那小白龍猛得躥上來,使龍角連豁帶撞地,沒使多大力氣,就把大黑龍打退到三江口。
頭會在明里吃了虧,二次再來,大黑龍就順江底走了??墒菦]料到,它游到哪兒,水是黑的,浪也是黑的,染得云彩霧氣都跟烏漆似的。小白龍眼尖,老遠就知道對手來了,趕忙魚呀蛤蜊呀,又塞滿肚子,養(yǎng)足精神,藏在湖礁背后。大黑龍一到,連打炸雷,猛下大雨,把蓮花湖掀得底朝天。又折騰了大半天,只是不見小白龍出水。這時,大黑龍肚子又餓了,身體又累了。只見小白龍飛身出水,兇神惡煞似的沒幾個回合,就又把大黑龍追到東???。
大黑龍進不了蓮花湖,降不住小白龍,知道自己總給對手送信號。只有想個辦法,讓它神不知鬼不覺,才能把它擒住??墒?,到底用什么辦法呢?想來想去,轉眼已是第二年夏天了。地面,滿是松樹花,潔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蓋住了。大黑龍一看,樂壞了?!拔液尾坏缴缴先ソ杷蓸浠??”想罷,它吃飽喝足,收拾利落,來到長白山和興安嶺,飛來飛去跑了幾圈,連趴帶抓,不一會兒,把松樹花打落在地,龍卷風一掃,就全聚到湖面上了。再一看,江面全白了,大黑龍吃飽喝足,偷偷離開東海,來到蓮花湖,一下子就降服了小白龍??上?,小白龍沒鎖牢,后來,從東??诠諒澇?,逃到了如今的興凱湖。從那以后,大黑龍把山呀水呀,都歸置了一下,只留下三條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那座蓮花湖,后來水越來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連池。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也分開了,那邊一座,北邊一座。下江一些大黑龍到過的地方,有的地方把山削平了,有的地方成了沼澤地。
從那以后,松樹就不開花了。為了紀念大黑龍,就把那條江叫作松花江了。
9.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明朝萬歷年間,南陽府鎮(zhèn)平縣城曾家街出了一個名人叫曾一貫。曾一貫幼年時,父母雙雙下世,撇下他孤苦伶仃受煎熬。他依靠親戚鄰居資助,任憑一天只吃兩頓飯,也要勒緊褲帶咬緊牙關在黌學讀書。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深得先生和學友們都喜愛。
每天上午放學后,曾一貫沒有地方吃午飯,就先在城內大戶人家隨便討口飯吃,然后在城北關護城河邊一個人溫習功課、背誦詩文,約摸等到開課時再去上學,天天如此。這天上午,他正在縣察院后面的護城河邊讀書消磨時光,忽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地上有一個小包袱,他走近打開一看,包袱里包著白花花的三十兩紋銀。他想,失主現(xiàn)在一定很著急,自己就守在這里,坐等失主前來認領。不一會兒,一個鶴發(fā)童顏的老者帶著一個書童來到面前。老者聲言自己正是失主,曾一貫在核對了紋銀數目后,爽快地把包袱交給老者。老者非常感激,隨手掏出一錠紋銀答謝曾一貫,曾一貫說,三十兩紋銀自己都不稀罕,何況一錠紋銀,他堅辭不受。老者非常感動,聲言自己就是偶然來鎮(zhèn)平縣視察的史學院,現(xiàn)住在察院里。史學院想邀請曾一貫到察院敘話,曾一貫推說自己還要上學,不能前去,并一再彬彬有禮地向史學院鞠躬謝絕。史學院見曾一貫聰明伶俐,知書達禮,非常喜愛。隨即問他姓名、年齡、家庭情況、在何處上學等等,曾一貫一一回答。
史學院定睛觀察曾一貫,見他濃眉大眼、氣度非凡,越加喜歡這個逗人喜愛的窮小子,極想逗他玩兒。他隨手從書童的背袋里取過毛筆一桿,拔出筆帽,隨手在紙上捺出一個小小的圓圈兒,問曾一貫能不能在小圓圈內寫上一千字。曾一貫不假思索,提筆就在小圓圈內工工整整寫上“一千”兩個字。
史學院想不到曾一貫的反應這么敏捷,他想進一步試試曾一貫的才學,就撫摸著曾一貫的小腦袋,親切對他說:“小伙子,老夫今日遇見你心情高興,偶得一聯(lián),還請你不吝賜教,對出下聯(lián)?!闭f著,他搖頭晃腦地說出一聯(lián):
曾小子,曾一貫,曾字腰里點四點,魯國大夫;
曾一貫看著史學院略一思索,隨即微笑著對出下聯(lián):
史大人,史學院,史字頭上添一橫,吏部天官。
史學院一聽曾一貫對出的下聯(lián),非常驚奇,大喜過望。他想不到曾一貫小小年紀,才思這樣敏捷,文采這樣了得!他不住地稱贊曾一貫的道德人品,說他將來一定有大作為。并鼓勵曾一貫現(xiàn)在就要發(fā)奮苦讀,將來求取功名之后,一定要做好官、理善政、造福黎民。曾一貫不住地點頭答應,急忙叩首謝過史大人,跑步上學去了。從此以后,曾一貫更加發(fā)奮讀書,日有長進。
有一天上午放學后,天色陰沉,下起雨來。曾一貫不能上街乞討,就一個人餓著肚子,留在黌學里讀書,讀著、讀著,只覺得一陣困倦,頭暈目眩,就趴在桌子上打起盹來。似睡非睡之間,一陣清風吹過,史學院不知何時冒雨來到黌學,站在曾一貫面前。史大人一本正經地告訴他:一會兒午時三刻,風雨大作之時,將有一個菜籽兒在你的桌子上亂蹦亂跳,你要趕緊把這個菜籽兒裝入你的筆筒內,放在你書桌的抽屜里,外面貼上“開封府正堂封”的封條,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你可千萬不要離開你的座位,切記,切記!
曾一貫感到驚異,正要問個究竟,史學院卻不再答話,轉身飄然離去。曾一貫正在納悶,忽聽“咔嚓”一聲炸雷響,驚醒了曾一貫,原來自己剛才昏昏然作了一個夢。他睜開眼睛,往門外望去,但見室外云暗天低、風狂雨驟。閃電像一道道火舌,從窗外伸進室內,炸雷像要劈開曾一貫,在他左右響個不停!曾一貫果然見一顆菜籽兒在自己的書桌上亂蹦亂跳。他大吃一驚,猛想起史學院剛才在夢中所說的話,就急忙收起菜籽兒,并按照史大人的囑咐,一一小心翼翼地辦妥。一個時辰過去,雷電停息,雨過天晴。曾一貫趕忙從筆筒里倒出菜籽,菜籽兒一跳,眨眼之間不見了蹤影。
放學以后,曾一貫懷著滿腹狐疑,來到縣察院求見史學院,想向史大人問個明白,不巧察院院門緊閉,無人開門。曾一貫只好悻悻地回到家里。
這天夜里,曾一貫夢中又遇見了史學院,史學院對曾一貫納頭便拜,感謝他的救命之恩。曾一貫哪里肯受,急忙還禮,問其原因。史學院對曾一貫說,他本是修 煉千年狐仙所變,那顆菜籽兒就是自己的化身。今日合該有這一劫,眼看在劫難逃、性命難保,幸虧曾一貫是大富大貴之人,保佑自己躲過一劫。因此不住地對曾一貫千恩萬謝并保證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報答曾一貫的救命之恩。
曾一貫大吃一驚,他萬萬想不到史大人竟是狐仙所變!他看著鶴發(fā)童顏的史學院,見他精神矍鑠,滿腹經綸,慈眉善目,頗有長者風度,就虔誠地拜他為師。史學院連連謙讓,隨后兩人成了莫逆之交,經常在一起切磋學問、暢談時政。史學院對當今朝廷上宦官當道、吏治腐 敗,社會上民不聊生的現(xiàn)象極度不滿,一再要求曾一貫當官后要做清官,為民做主、懲惡揚善。曾一貫頻頻點頭稱是,并一再要求狐仙老師史學院幫助自己、監(jiān)督自己明辨是非,當一個老百姓喜歡的清官,史學院也爽快地答應,將來一定助他一臂之力。
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鎮(zhèn)平縣舉子曾一貫名列皇榜,高中萬歷甲辰科進士,后來果然做了河南開封知府。曾一貫當了開封知府以后,狐仙史學院不失前言,竭盡全力地幫助曾一貫。每天晚上,他都要給曾一貫托夢,告訴他明天將會遇到什么樣的案情,應該如何如何去審理、判決,曾一貫都一一牢記在心。本來曾一貫就才華出眾,耿直端正,再加上史學院的幫助指點,辦起案來更是如虎添翼,絲毫不差。不久,他的清官名聲就傳遍了開封府的千家萬戶,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愛戴與尊敬。
10.精選1000字的民間故事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 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fā)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fā)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卑姿刎懞托∏嘁糙s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闯隽税啄镒拥纳矸莺?,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十載深山練功,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