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濟南的冬天》教案5篇

字號: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qū),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后,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闡明了地點、節(jié)令。老舍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1.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濟南的冬天》教案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xiàn)美的方法。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盛情。
    【教學設想】
    借鑒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xiàn)美的技藝。
    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讓學生談談所見過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贊美之詞引入
    二、簡介老舍
    現(xiàn)代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見書、課件)
    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濟南 得 著落 寬敞 貯蓄 澄清 暖和 髻 水藻
    響晴(很晴朗,晴朗無云)
    響亮(很明亮)
    慈善(溫和,合乎人心意)
    秀氣(美麗而柔弱)
    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
    四、分析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濟南冬天?
    先寫異地之冬與濟南的冬天對比(天氣),再寫冬天的濟南(濟南冬天的山和水),寫山分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
    2、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無風聲、無霧響晴、溫情)
    3、分析對比作用(三種感受之對比)
    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情,“寶地”表達愛濟南的感情。
    4、朗讀分析第2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對山的感受。
    濟南冬天的山在陽光照耀下給人感覺特別舒適溫暖,作者用“曬、睡、醒”、“小搖籃”為比喻寫出小山特別可愛,充滿溫情。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這段是緊扣“響晴”和“溫晴”來寫的,并分析形成這種特殊氣候的原因是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5、怎樣描寫人們的感受。
    不僅描繪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動(含笑、冬天慈善)
    6、朗讀分析第3段薄雪覆蓋的小山,妙在哪里?
    作者按空間順序描繪,用了系列比喻、擬人,把各處細部雪的光、色、態(tài)一一展現(xiàn)出來,有層次地寫出秀美景色和嬌美情態(tài)。
    7、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山景?
    頂著“白花”的“看護婦”比喻雪光,“帶水紋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膚”“鑲銀邊”比喻雪態(tài),“露出粉色”“害羞”擬人手法寫出雪態(tài)。從上到下,如工筆畫,描寫出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特別的嬌柔秀氣?!绊?、鑲、穿、露”動詞準確生動。
    8、朗讀,注意用較輕聲和喜愛欣賞的語調讀。
    五、小結、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濟南城山的特點
    二、分析
    1、朗讀分析第4段濟南城外遠山的特點:
    ──寫出小山素淡雅致的特點,有如一幅小水墨畫。“臥”寫出一種恬靜安逸的氣氛。
    2、濟南冬天水的特點(“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可講講濟南多地下熱泉的特點)
    ──第一是暖,不但不結冰,不還冒著熱氣;二是綠,用綠萍、經水藻、柳影的綠烘托出水的綠,寫出水的溫暖多情,富于生機;三是活,十分清亮通透藍汪汪,如一塊空靈的藍水晶。
    3、作者感情?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直接表達作者喜愛、贊美濟南的感情。
    4、小結寫作特點:
    ⑴ 善用比喻和擬人,寫出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準確而恰到好處,予人美感。
    ⑵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創(chuàng)設意境,流露深情,或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fā)熱愛之情。
    ⑶ 注意色調對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寫,既有簡筆寫意畫,又有細膩的工筆畫。
    ⑷ 突出自己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喚起讀者體驗,仿如身臨其境。
    2.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濟南的冬天》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
    2、體會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3、體會本文抓住特征生動描寫景物的特點。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情景導入 (出示課題)
    2、大家看了課題,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點是濟南,季節(jié)是冬季)
    (二)本文作者簡介:
    1、本文的作者是誰?
    2、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老舍的情況?(閱讀注解一)
    3、教師補充:(寫作背景)
    (三)聽讀課文
    聽讀課文,請大家?guī)е鴰讉€問題去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問題見課件
    (四)分析課文
    1、讀課文的第一段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來揭示濟南冬天的特征的?
    2、有詩云濟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因此講到濟南一定得說說它的山水,那么,在文章中,作者用哪句話對有山有水的濟南美景做了總體的概括描寫。
    (1) 第二段寫了濟南什么的景物?
    (2) 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用一個短語來形容一下陽光朗照下的小山。
    (3) 第三段寫了什么?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雪后的山景),找出表示變化的詞。
    (4)“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5) 作者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6)濟南是有名的泉城,老舍用他的含情妙筆把濟南的山描繪。
    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濟南的冬天》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2、學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和生動準確的語言。
    學習方法:
    朗讀、交流討論
    課時計劃: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二、閱讀主場
    (一)學習小組集體利用工具書,消除文字障礙(正音、釋詞),熟悉課文內容。
    (二)在學習小組內嘗試朗讀。
    邊朗讀邊議論:本文該怎樣朗讀?
    在老師指導下提出朗讀建議:語速要稍慢,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要讀出喜愛的感情。
    (三)聽課文錄音,按上面的要求進行朗讀訓練。
    (四)合作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引導學習小組就下面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分別與北平、倫敦、熱帶對比。說明濟南是個寶地,突出它冬天“溫晴”的特點。“溫晴”是貫穿全文的主線。
    2、學習第二段。引導學習小組就下面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有山有水”/“曬”“睡”“醒”“小搖籃”“安靜不動”“低聲”“含笑”
    3、學習第三段。引導學習小組就下面問題進行交流,再在班上發(fā)言。
    這一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圍繞哪個字?突出哪個字?是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的?哪些詞句生動形象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是怎樣的印象?
    “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那點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4.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濟南的冬天》教案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的方法。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語言。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對于冬季這個季節(jié)來說同學們應很熟悉,現(xiàn)在也即將進入初冬,請你用一句話來描繪你眼中的冬天,(凜冽的寒風、白雪飄飛……)是的,在許多人眼中冬天就是冷的、枯燥的代名詞,但是作家老舍眼中濟南的冬天卻別有一番情趣,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他筆下的一幅冬天的水墨畫。
    二、整體感悟把握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或聽錄音。
    2、帶著以下問題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把握語氣、語速、語調等)(投影,指導學生把問題帶入課文,四人小組討論。)
    ⑴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一個詞能體現(xiàn)濟南冬天的特點,為什么是個寶地?
    ⑵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請劃出你喜歡的句子。
    明確:
    ①“溫晴”是濟南冬天的特征,濟南的冬天與北京、倫敦、熱帶相比無風聲,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水,像在小搖籃里。
    ②作者主要抓住了濟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陽光下的山,薄雪覆蓋的小山,城外的遠山,泛綠的水。
    課堂小結:文章與北平、倫敦、熱帶作比,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后細致的描繪濟南冬天的山水,處處滲透了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三、賞析、探究(四人一組討論)
    指導讀2~5節(jié)(投影出問題)
    1、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鍵詞)
    2、細讀第3節(jié)作者的寫景順序是怎樣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你認為這些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3、把你剛才劃出的喜歡的句子讀幾遍,說說好在哪里?
    明確:
    ①陽光照耀下的山—溫靜或暖和、安適;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城外的遠山—水墨畫或淡雅;水——綠。
    ②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為了突出對濟南冬天的喜愛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細致的描繪薄雪下的山之美,依山寫景從上到下的描繪,如把山坡上的斑駁色彩說成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使山活了起來;把夕陽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樣”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我們帶入想象聯(lián)想的境界,使事物具體形象可感。
    ③示例:
    ⑴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房頂上臥著點雪。用“臥”字寫村莊寫雪寫其形態(tài)活靈活現(xiàn)。
    ⑵“不忍得”將水人格化水有了靈氣,更為了突出寫綠。
    課堂小結:濟南的冬天如此的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寫出了山水。
    四、拓展延伸
    請用你的筆勾勒出你對家鄉(xiāng)冬天的感受。(多角度)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讀寫一體,一篇小作文。)
    五、作業(yè)
    假如你是一位導游在冬天帶領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計一下導游詞。(提示:簡要介紹濟南的歷史地理位置,介紹老舍及其筆下的冬天,查閱一下資料)
    5.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濟南的冬天》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位優(yōu)美的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2、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了解作者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經歷過冬天,那么,陳村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那么,你們有沒有在冬天去過北方呢?那北方的冬天給你怎么樣的感受呢?
    對,我們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總之,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二、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老舍(課件顯示)
    三、作者簡介
    作者原名舒慶春,我國現(xiàn)代作家,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所寫的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作品,在中國文壇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散文也寫得清新優(yōu)美,《濟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老舍是北京人,去過很多地方,如英國的倫敦,山東的濟南。他曾先后在濟南住過七年,雖然僅僅是七年,但時短情長,他對濟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把濟南稱作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正因為這樣,所以作者在寫濟南的時候,是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寫的。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作者的深情吧。
    四、朗讀感知:播放示范錄音,在聽錄音的時候,要聽準字音,注意語速、語氣和語調。
    邊聽邊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
    五、生字詞的掌握
    (一)讀一讀,寫一寫
    (二)解釋重點詞語
    六、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天氣、山和水)
    七、思考: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是什么?(無風聲、響晴、溫晴)
    八、思考: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那么文中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的。(通過對比的手法,與北平、倫敦和熱帶對比,突出了濟南是塊寶地,流露出了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
    九、思考:作者分別寫了什么環(huán)境下的山?山的特點分別是什么?(陽光下的小山、小雪下的小山和城外遠山,特點分別是可愛、秀氣和淡雅)
    十、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暖、綠、清亮)
    十一、美的欣賞: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十二、美的發(fā)現(xiàn):劃出自己認為美的句子,并寫出自己的體會。
    提示:我認為xx美,美在xxx。
    十三、美的創(chuàng)造:導游冬天的濟南
    請同學做小導游,追隨老舍的足跡,向游客介紹冬天的濟南。
    十四、課堂小結
    十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并注音。
    2、寫作練習:寫家鄉(xiāng)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