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

字號:


    作文需要學(xué)生考慮到受眾和目的,所以在寫作時需要適當?shù)卣{(diào)整語言風(fēng)格和表達方式?!洞汗?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是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春節(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 篇一
    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也是孩子們最喜愛的節(jié)日。
    春節(jié)到了,我們都長大了一歲。穿新衣服、放鞭炮、貼春聯(lián)……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貼春聯(lián)。除夕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吃過了團圓飯后,一起來到門口貼春聯(lián)。首先,我和媽媽刮走了已經(jīng)貼了一年的舊春聯(lián),再去準備新春聯(lián)、膠水、刷子。
    接著,爸爸用刷子涂上膠水仔細地刷在春聯(lián)上,再讓媽媽幫忙扶住椅子,爸爸站到了椅子上,像一個威武的戰(zhàn)士,小心翼翼地把春聯(lián)貼在大門兩邊的墻壁上,生怕一不小心把春聯(lián)貼皺了。
    最后,爸爸把春聯(lián)貼好了,我們一起把春聯(lián)念了一遍就回屋子里了。
    就這樣在貼春聯(lián)中,我們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濃烈氣息,也愉快地預(yù)先體驗了春節(jié)的祥和瑞氣。
    2.春節(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 篇二
    在今年春節(jié)的時候,我外婆的家可熱鬧極了!因為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都到外婆家過年,我那兩個可愛的表弟也回來了。媽媽還給我的小表弟買了汽車,給大表弟買了一個機器人,阿姨給我買了一套大長今的衣服,我們幾個小孩子高興極了,興奮得晚上睡不著覺。
    這天早上的時候,我的小表弟把汽車拿出來玩,但是大表弟看見了就一把搶過小汽車,他還說:小汽車是我的了。我當時覺得大表弟真是太自私了,弄得我也很生氣。之后,外婆帶著我們帶姨外婆家拜年,我和小表弟還有大表弟在外面玩。小表弟玩什么大表弟就把他推開不準他玩,我就很生氣,也不準大表弟玩。然后大表弟就和我吵了起來,他說:你不是我的姐姐。我說:你不是我的弟弟!然后,我們兩人都哭起來了。
    在回家路上的時候,我和大表弟一句話都沒有說,大人們都很著急,怕我和大表弟一向鬧下去。但是回到家的時候我們又和好了,我心里想:我和大表弟一年才能團聚一次,我不就應(yīng)和他吵架,我是姐姐,就應(yīng)做個好榜樣。這就是我在春節(jié)里發(fā)生的一件事情。
    3.春節(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 篇三
    放寒假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奶奶家過春節(jié)。到了那里,到處都是喜氣洋洋。
    過春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爺爺、爸爸一起貼春聯(lián),我拿著膠帶、爺爺拿著對聯(lián),爸爸貼。等貼完了,爺爺從屋里拿出了兩個大紅燈籠,上面寫著“歡度春節(jié)”。爸爸把燈籠掛在了大門上,體現(xiàn)出了過年的氣氛。
    到了晚上我們?nèi)揖墼谝粋€小飯桌旁,準備吃年夜飯,只見爺爺奶奶端來一盤盤好菜,我看的眼花繚亂。吃完了年夜飯,一家人開始看春節(jié)晚會。
    初一清早,爸爸拿著一卷鞭炮,用火點燃。鞭炮響了起來,放完鞭炮,爺爺奶奶還給我了壓歲錢,說這些錢是買學(xué)習(xí)用品的,我說知道了。
    一轉(zhuǎn)眼春節(jié)過完了,過春節(jié)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新衣服穿。過年真好!
    4.春節(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 篇四
    春節(jié)到,家家戶戶都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對聯(lián),還把“福”字倒貼在門上,迎接新的一年。
    早上,我起床穿好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
    爸爸開著車子,窗外的美景真是絢麗多彩呀!不一會兒,就到奶奶家,我們把送給奶奶的禮品拿下來,提到奶奶家去。我跟奶奶說:“奶奶,祝你新年快樂!”奶奶也說:“新年快樂,真乖?!蹦棠探o我發(fā)大紅包,里面放著好多壓歲錢。我拿壓歲錢,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們一邊吃年夜飯,一邊聊天。當指針指向十二點的時候,頓時人們歡呼起來,鞭炮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煙花把漂亮的夜空照亮,有的像漂亮的花朵;有的像燃燒的火焰;還有的像飛流直下的瀑布……五顏六色,漂亮無比!
    春節(jié)真快樂呀,我真希望每天都是春節(jié)呀!
    5.春節(jié)見聞作文200字左右 篇五
    每逢過年,家家都會做上幾道本地的年俗小吃來解饞,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送灶粑粑”。
    “送灶粑粑”原是祭祀灶神的,為保佑新的一年糧食豐收,一家平安。隨著人們精神文明的進步,大家已不再相信有神的存在,“送灶粑粑”也就變成了一道特色年俗小吃,不再作為祭祀的供品。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猶為講究,先是將事先洗凈的黃芯菜和豆干切成碎末,與肉泥和各種調(diào)味料一起蒸熟后拿出,晾涼做成餡,放在一旁備用;然后把燦米與糯米按7:3的比例混合,洗凈后晾干,磨成米粉;再把米粉加熱水和制成面團,分劑后,把面團攤開,將準備好的餡放入中間包起來,一個“送灶粑粑”就做成了。將“送灶粑粑”放入鍋內(nèi)小火煎熟,貼鍋的一面色澤金黃,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貼鍋的一面光滑油潤,軟而不黏。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的味道獨具一格,黃芯菜、豆干與肉的搭配使其沒有了肉的油膩,而肉中又包含了豆干的豆香和黃芯菜的清爽,輕輕咬一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送灶粑粑”是我奶奶拿手的年俗小吃,也是我的最愛。我每年回老家不僅是為了見奶奶一面,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舌尖上的年味——“送灶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