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知識點是指語文學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了文言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寫作技巧等多個方面。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語法、詞匯和修辭手法,同時也需要了解現(xiàn)代文的文體特點和閱讀方法。此外,寫作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了寫作思路、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語文知識點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水平。
1.高二選擇性必修下冊語文知識點 篇一
古今異義
一介書生。古義:量詞,個;今義:介紹,介于
千里逢迎。古義:迎接;今義:奉承、拍馬*
時維九月。古義:在;今義:常作“維護”、“維持”之義。
儼驂騑于上路。古義:高高的道路;今義:走上路程。
孟學士之詞宗。古義:掌管文學撰述的官;今義:常用來指學位。
窮且益堅。古義:困厄,處境艱難;今義:沒有錢,窮困。
所賴君子見機。古義:看到細微的預(yù)兆;今義:看機會,看形式。
阮籍猖狂。古義:狂放,不拘禮法;今義:肆無忌憚。
盛筵難再。古義:第二次;今義:又一次。
誰悲失路之人。古義:同情;今義:悲傷。
2.高二選擇性必修下冊語文知識點 篇二
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名詞作狀語
①園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時矯首而遐觀有時
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著
②樂琴書以消憂彈琴,讀書
③或棹孤舟劃船
④實迷途其未遠誤入迷途
(二)動詞的活用
動詞作名詞
①生生所資生活
(三)形容詞作名詞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攜幼入室幼兒,兒童
(四)使動用法
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安樂
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愉快
(五)意動用法
①悅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
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
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
3.高二選擇性必修下冊語文知識點 篇三
一詞多義
1、非: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不是)
②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不對)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沒)
④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有人)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
③或以為死,或以為亡(有人)
④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或許)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確)
③誠不得已(辦法)
④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須,應(yīng)該)
4、相:
①當與秦相較(指對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對方)
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相國)
5、勢:
①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氣勢)
②其勢弱于秦(形勢)
③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態(tài)勢)
4.高二選擇性必修下冊語文知識點 篇四
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
3、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彎曲")
4、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5、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6、下飲黃泉
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5.高二選擇性必修下冊語文知識點 篇五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XX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