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xué)習(xí)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xué)習(xí),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做到了有興趣。高三頻道給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1.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離騷》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造謠,誹謗)
8、偭: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zhǔn)則)
10、溘:寧溘(kè)死以XX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yuǎn)(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fù)修吾初服(當(dāng)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二、通假字
1、錯: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三、一詞多義
1、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擅長)
3、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rèn)為)
4、修: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
②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5、雖: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2.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詩經(jīng)》兩首
1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嘆)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2古今異義詞
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席)
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今義:指品行差的人。)
3一詞多義
1.言:
①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②相當(dāng)于“而”。如:靜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詞。如:秋以為期。
②而,連詞。如:以望復(fù)關(guān)。
3.作:
①本義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chǎn)生。如:薇亦作止。
②開始。如:天下之難比作于易。
③創(chuàng)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⑤為,成為,引申為充當(dāng),充作。如: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
4.曰:
①動詞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
②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
③說。如:子曰:“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BR> 5.靡:
①浪費。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無,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6.思:
①思考。如: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②思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④助詞,無實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7.雨:
①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②離散。如:一別如雨。
③動詞。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fēng)風(fēng)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3.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一、成語
1、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比喻學(xué)生超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2、鍥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鍥,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槁暴:“有”同“又”。
3、雖有槁暴:同“曝”,曬干。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資質(zhì),稟賦。
三、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
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
今義:認(rèn)為。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廣泛地學(xué)習(xí)。
今義:學(xué)問廣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
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義:藏身。
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四、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4.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1、安步當(dāng)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3、篳路藍(lán)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jì)于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7、不為已甚:指對別人的責(zé)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fēng)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為然:不認(rèn)為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禮:現(xiàn)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xù)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xué)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jì)濟(jì)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fā)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jìn)壞人,自招禍患。
28、梁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yán)格執(zhí)行法令。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數(shù)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緘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jǐn)慎,不敢或不肯開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fù),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37、色厲內(nèi)荏:外表強(qiáng)硬,內(nèi)心空虛。
38、尸位素餐:空站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語當(dāng)作自己的話。
40、石破天驚: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41、彈冠相慶:指一人當(dāng)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慶賀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
43、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比喻不善于團(tuán)結(jié)或籠絡(luò)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
44、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
45、五風(fēng)十雨:形容風(fēng)調(diào)雨順。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wù)。
47、烜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nèi),名聲威勢很盛。
48、虛與委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49、一傅眾咻:一人教,眾多的人干擾。
50、余能可賈:還有力量沒有用完。
5.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重點句翻譯:
1、越國以鄙遠(yuǎn):越過別國而把遠(yuǎn)地當(dāng)作邊邑。
2、共其乏困: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
3、焉用亡鄭以倍鄰:為什么要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指晉國)增加土地呢?
4、唯君圖之:希望您考慮這件事;圖,考慮,圖謀
5、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設(shè)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以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是到不了這個地步的
8、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他的邊境,又想往西擴(kuò)大邊界。
9、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么能滿足的呢?
10、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的
11、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時間極短
12、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辦法罷了。顧,不過,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
13、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另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14、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fù)命的,是沒用的小子
15、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也: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而傷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
1.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離騷》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造謠,誹謗)
8、偭: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zhǔn)則)
10、溘:寧溘(kè)死以XX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yuǎn)(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fù)修吾初服(當(dāng)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二、通假字
1、錯: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三、一詞多義
1、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擅長)
3、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rèn)為)
4、修: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
②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5、雖: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2.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詩經(jīng)》兩首
1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嘆)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2古今異義詞
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席)
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今義:指品行差的人。)
3一詞多義
1.言:
①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②相當(dāng)于“而”。如:靜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詞。如:秋以為期。
②而,連詞。如:以望復(fù)關(guān)。
3.作:
①本義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chǎn)生。如:薇亦作止。
②開始。如:天下之難比作于易。
③創(chuàng)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⑤為,成為,引申為充當(dāng),充作。如: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
4.曰:
①動詞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
②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
③說。如:子曰:“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BR> 5.靡:
①浪費。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無,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6.思:
①思考。如: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②思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④助詞,無實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7.雨:
①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②離散。如:一別如雨。
③動詞。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fēng)風(fēng)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3.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一、成語
1、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比喻學(xué)生超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2、鍥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鍥,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槁暴:“有”同“又”。
3、雖有槁暴:同“曝”,曬干。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資質(zhì),稟賦。
三、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
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
今義:認(rèn)為。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廣泛地學(xué)習(xí)。
今義:學(xué)問廣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
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義:藏身。
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四、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4.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1、安步當(dāng)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3、篳路藍(lán)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jì)于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7、不為已甚:指對別人的責(zé)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fēng)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為然:不認(rèn)為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禮:現(xiàn)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xù)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xué)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jì)濟(jì)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fā)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jìn)壞人,自招禍患。
28、梁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yán)格執(zhí)行法令。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數(shù)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緘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jǐn)慎,不敢或不肯開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fù),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37、色厲內(nèi)荏:外表強(qiáng)硬,內(nèi)心空虛。
38、尸位素餐:空站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語當(dāng)作自己的話。
40、石破天驚: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41、彈冠相慶:指一人當(dāng)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慶賀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
43、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比喻不善于團(tuán)結(jié)或籠絡(luò)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
44、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
45、五風(fēng)十雨:形容風(fēng)調(diào)雨順。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wù)。
47、烜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nèi),名聲威勢很盛。
48、虛與委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49、一傅眾咻:一人教,眾多的人干擾。
50、余能可賈:還有力量沒有用完。
5.高三年級必修一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重點句翻譯:
1、越國以鄙遠(yuǎn):越過別國而把遠(yuǎn)地當(dāng)作邊邑。
2、共其乏困: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
3、焉用亡鄭以倍鄰:為什么要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指晉國)增加土地呢?
4、唯君圖之:希望您考慮這件事;圖,考慮,圖謀
5、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設(shè)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以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是到不了這個地步的
8、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他的邊境,又想往西擴(kuò)大邊界。
9、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么能滿足的呢?
10、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的
11、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時間極短
12、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辦法罷了。顧,不過,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
13、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另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14、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fù)命的,是沒用的小子
15、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也: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而傷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