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多人行程、排除法練習題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是一種結合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練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多人行程是指多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出發(fā),到達同一個目的地的問題,需要運用排列組合等數(shù)學知識進行計算。排除法練習題則是通過排除錯誤的選項,找出正確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多人行程、排除法練習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練習題 篇一
1、小明要在一塊長方形的草坪上建造一個矩形花壇,使得花壇的面積。草坪的長和寬分別為10米和8米,花壇的一邊必須與草坪的一邊平行。請問,矩形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解題思路:
首先,我們可以將問題轉化為求矩形的面積。設矩形的長為x,寬為y,則矩形的面積為xy。
由于矩形的一邊必須與草坪的一邊平行,因此有兩種情況: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長邊平行,或者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寬邊平行。
情況一: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長邊平行。
此時,矩形的長為x,寬為8-2y(因為矩形兩邊各留了y的距離)。因此,矩形的面積為xy=x(8-2y)=-2xy+8x。
情況二: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寬邊平行。
此時,矩形的長為10-2x,寬為y。因此,矩形的面積為xy=(10-2x)y=-2xy+10y。
將兩種情況的面積表達式相等,得到-2xy+8x=-2xy+10y,化簡得到y(tǒng)=4-x/5。
將y代入其中一個面積表達式,得到矩形的面積為S=x(8-2y)=x(8-2(4-x/5))=4x-2x^2/5。
對該式求導,得到S’=-4x/5+4。令S’=0,得到x=5,代入S中得到面積為S=16平方米。
因此,矩形花壇的面積為16平方米?!?BR> 2.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練習題 篇二
1、一個水池,地下水從四壁滲入池中,每小時滲入水量是固定的。打開A管,8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打開C管,12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如果打開A,B兩管,4小時可將水排空。問打開B,C兩管,要幾小時才能將滿池水排空?
2、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要2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要25天完成?,F(xiàn)在兩隊先合做2天,如果由甲對單獨做,還要多少天完成?
3、畫展9點開門,但早有人排隊等候入場。從第一個觀眾來到時起,每分鐘來的觀眾人數(shù)一樣多。如果開3個入場口,9點9分就不再有人排隊,如果開5個入場口,9點5分就沒有人排隊。問第一個觀眾到達時間是8點幾分?
4、挖一條水渠,甲、乙兩隊合挖要六天完成。甲隊先挖三天,乙隊接著挖一天,可挖這條水渠的3/10,兩隊單獨挖各需幾天?
5、一件工作,如果甲單獨做,那么甲按規(guī)定時間可提前2天完成,乙則要超過規(guī)定時間3天才完成?,F(xiàn)在甲乙二人合作二天后,剩下的乙單獨做,剛好在規(guī)定日期內(nèi)完成。若甲乙二人合作,完成工作需多長時間?
3.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篇三
多人行程問題是指多個人需要在同一時間內(nèi)完成多個任務的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需要考慮每個人的能力和時間,合理分配任務,使得所有任務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例如,以下是一個多人行程問題:
小明、小紅和小李需要在一周內(nèi)完成10個任務,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不同。小明每天只能工作4小時,小紅每天只能工作5小時,小李每天只能工作6小時。請問,如何分配任務,才能使得所有任務在一周內(nèi)完成?
解題思路: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出每個人一周內(nèi)可以工作的總時間。小明一周可以工作的總時間為47=28小時,小紅一周可以工作的總時間為57=35小時,小李一周可以工作的總時間為6*7=42小時。
接下來,我們需要將任務分配給每個人。由于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不同,我們需要按照任務的完成時間從小到大進行排序,然后依次分配給每個人。
假設任務的完成時間分別為1、2、3、4、5、6、7、8、9、10。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分配:
第一天:小明完成任務1、2,小紅完成任務3、4,小李完成任務5、6。
第二天:小明完成任務3、4,小紅完成任務5、6,小李完成任務7、8。
第三天:小明完成任務5、6,小紅完成任務7、8,小李完成任務9。
第四天:小明完成任務7、8,小紅完成任務9,小李完成任務10。
第五天:小紅完成任務1、2,小李完成任務3、4。
第六天:小紅完成任務5、6,小李完成任務7、8。
第七天:小紅完成任務7、8,小李完成任務9、10。
通過以上分配方式,可以保證所有任務在一周內(nèi)完成。
4.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篇四
甲、乙、丙三輛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到B地去,甲、乙兩車的速度分別為60千米/時和48千米/時。有一輛迎面開來的卡車分別在他們出發(fā)后6時、7時、8時先后與甲、乙、丙三輛車相遇。求丙車的速度。
五年級行程問題:多人行程一講解:
解題思路:(多人相遇問題要轉化成兩兩之間的問題,咱們的相遇和追擊公式也是研究的兩者。另外ST圖也是很關鍵)
第一步:當甲經(jīng)過6小時與卡車相遇時,乙也走了6小時,甲比乙多走了660-486=72千米;(這也是現(xiàn)在乙車與卡車的距離)
第二步:接上一步,乙與卡車接著走1小時相遇,所以卡車的速度為72-481=24
第三步:綜上整體看問題可以求出全程為:(60+24)6=504或(48+24)7=504
第四步:收官之戰(zhàn):5048-24=39(千米)
注意事項:畫圖時,要標上時間,并且多人要同時標,以防思路錯亂!
5.小學生奧數(shù)排除法練習題 篇五
排除法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通常用于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中。排除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多個選項中,通過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逐步縮小答案的范圍,最終確定正確答案。
以下是一個排除法練習題:
某公司有100名員工,其中60人會英語,40人會法語,30人既會英語又會法語。請問,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有多少人?
A、0人
B、10人
C、20人
D、30人
解題思路:
根據(jù)題目所給的條件,我們可以畫出一個Venn圖,如下所示:
既會英語又會法語的人為30人,因此,英語和法語的交集為30人。又因為英語的人數(shù)為60人,法語的人數(shù)為40人,因此,英語和法語的并集為70人。
我們可以通過排除法來確定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人數(shù)。首先,我們可以排除選項A,因為根據(jù)Venn圖,至少有30人既會英語又會法語,因此不能全都不會。
接下來,我們可以排除選項B和選項C。根據(jù)Venn圖,英語和法語的并集為70人,因此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人數(shù)為100-70=30人。因此,選項B和選項C都不符合條件。
最終,我們得出正確答案為選項D,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有30人。
1.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練習題 篇一
1、小明要在一塊長方形的草坪上建造一個矩形花壇,使得花壇的面積。草坪的長和寬分別為10米和8米,花壇的一邊必須與草坪的一邊平行。請問,矩形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解題思路:
首先,我們可以將問題轉化為求矩形的面積。設矩形的長為x,寬為y,則矩形的面積為xy。
由于矩形的一邊必須與草坪的一邊平行,因此有兩種情況: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長邊平行,或者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寬邊平行。
情況一: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長邊平行。
此時,矩形的長為x,寬為8-2y(因為矩形兩邊各留了y的距離)。因此,矩形的面積為xy=x(8-2y)=-2xy+8x。
情況二:矩形的一邊與草坪的寬邊平行。
此時,矩形的長為10-2x,寬為y。因此,矩形的面積為xy=(10-2x)y=-2xy+10y。
將兩種情況的面積表達式相等,得到-2xy+8x=-2xy+10y,化簡得到y(tǒng)=4-x/5。
將y代入其中一個面積表達式,得到矩形的面積為S=x(8-2y)=x(8-2(4-x/5))=4x-2x^2/5。
對該式求導,得到S’=-4x/5+4。令S’=0,得到x=5,代入S中得到面積為S=16平方米。
因此,矩形花壇的面積為16平方米?!?BR> 2.小學生奧數(shù)工程問題練習題 篇二
1、一個水池,地下水從四壁滲入池中,每小時滲入水量是固定的。打開A管,8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打開C管,12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如果打開A,B兩管,4小時可將水排空。問打開B,C兩管,要幾小時才能將滿池水排空?
2、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要2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要25天完成?,F(xiàn)在兩隊先合做2天,如果由甲對單獨做,還要多少天完成?
3、畫展9點開門,但早有人排隊等候入場。從第一個觀眾來到時起,每分鐘來的觀眾人數(shù)一樣多。如果開3個入場口,9點9分就不再有人排隊,如果開5個入場口,9點5分就沒有人排隊。問第一個觀眾到達時間是8點幾分?
4、挖一條水渠,甲、乙兩隊合挖要六天完成。甲隊先挖三天,乙隊接著挖一天,可挖這條水渠的3/10,兩隊單獨挖各需幾天?
5、一件工作,如果甲單獨做,那么甲按規(guī)定時間可提前2天完成,乙則要超過規(guī)定時間3天才完成?,F(xiàn)在甲乙二人合作二天后,剩下的乙單獨做,剛好在規(guī)定日期內(nèi)完成。若甲乙二人合作,完成工作需多長時間?
3.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篇三
多人行程問題是指多個人需要在同一時間內(nèi)完成多個任務的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需要考慮每個人的能力和時間,合理分配任務,使得所有任務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例如,以下是一個多人行程問題:
小明、小紅和小李需要在一周內(nèi)完成10個任務,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不同。小明每天只能工作4小時,小紅每天只能工作5小時,小李每天只能工作6小時。請問,如何分配任務,才能使得所有任務在一周內(nèi)完成?
解題思路: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出每個人一周內(nèi)可以工作的總時間。小明一周可以工作的總時間為47=28小時,小紅一周可以工作的總時間為57=35小時,小李一周可以工作的總時間為6*7=42小時。
接下來,我們需要將任務分配給每個人。由于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不同,我們需要按照任務的完成時間從小到大進行排序,然后依次分配給每個人。
假設任務的完成時間分別為1、2、3、4、5、6、7、8、9、10。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分配:
第一天:小明完成任務1、2,小紅完成任務3、4,小李完成任務5、6。
第二天:小明完成任務3、4,小紅完成任務5、6,小李完成任務7、8。
第三天:小明完成任務5、6,小紅完成任務7、8,小李完成任務9。
第四天:小明完成任務7、8,小紅完成任務9,小李完成任務10。
第五天:小紅完成任務1、2,小李完成任務3、4。
第六天:小紅完成任務5、6,小李完成任務7、8。
第七天:小紅完成任務7、8,小李完成任務9、10。
通過以上分配方式,可以保證所有任務在一周內(nèi)完成。
4.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篇四
甲、乙、丙三輛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到B地去,甲、乙兩車的速度分別為60千米/時和48千米/時。有一輛迎面開來的卡車分別在他們出發(fā)后6時、7時、8時先后與甲、乙、丙三輛車相遇。求丙車的速度。
五年級行程問題:多人行程一講解:
解題思路:(多人相遇問題要轉化成兩兩之間的問題,咱們的相遇和追擊公式也是研究的兩者。另外ST圖也是很關鍵)
第一步:當甲經(jīng)過6小時與卡車相遇時,乙也走了6小時,甲比乙多走了660-486=72千米;(這也是現(xiàn)在乙車與卡車的距離)
第二步:接上一步,乙與卡車接著走1小時相遇,所以卡車的速度為72-481=24
第三步:綜上整體看問題可以求出全程為:(60+24)6=504或(48+24)7=504
第四步:收官之戰(zhàn):5048-24=39(千米)
注意事項:畫圖時,要標上時間,并且多人要同時標,以防思路錯亂!
5.小學生奧數(shù)排除法練習題 篇五
排除法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通常用于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中。排除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多個選項中,通過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逐步縮小答案的范圍,最終確定正確答案。
以下是一個排除法練習題:
某公司有100名員工,其中60人會英語,40人會法語,30人既會英語又會法語。請問,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有多少人?
A、0人
B、10人
C、20人
D、30人
解題思路:
根據(jù)題目所給的條件,我們可以畫出一個Venn圖,如下所示:
既會英語又會法語的人為30人,因此,英語和法語的交集為30人。又因為英語的人數(shù)為60人,法語的人數(shù)為40人,因此,英語和法語的并集為70人。
我們可以通過排除法來確定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人數(shù)。首先,我們可以排除選項A,因為根據(jù)Venn圖,至少有30人既會英語又會法語,因此不能全都不會。
接下來,我們可以排除選項B和選項C。根據(jù)Venn圖,英語和法語的并集為70人,因此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人數(shù)為100-70=30人。因此,選項B和選項C都不符合條件。
最終,我們得出正確答案為選項D,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的員工有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