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唐詩簡單的【十首】

字號: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兒童唐詩簡單的【十首】。歡迎閱讀參考!
    1.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一
    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譯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邊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注釋
    宿:住,過夜。
    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shù)乃聫R。危:高。百尺:虛指,不是實數(shù),這里形容樓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統(tǒng)稱。
    語:說話。
    恐:唯恐,害怕。驚:驚動。
    2.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二
    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yuǎn)處看。
    掛:懸掛。
    前川:一作“長川”。
    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3.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三
    秋夕
    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天階一作:天街;臥看一作:坐看)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zhí)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牽??椗?。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銀,一作“紅”。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fēng)。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zhì)團扇。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天,一作“瑤”。
    坐看:坐著朝天看。坐:一作“臥”。
    牽??椗牵簝蓚€星座的名字,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人物牽牛和織女。
    4.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四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yuǎn)行而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lǐng)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yuǎn)萬里開來的船只。
    5.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五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yuǎn)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注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xué)習(xí)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yuǎn)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yuǎn)芳:草香遠(yuǎn)播。侵,侵占,長滿。遠(yuǎn)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yuǎn)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6.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六
    竹里館
    朝代:唐朝|作者: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古詩簡介
    《竹里館》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此詩寫山林幽居情趣,屬閑情偶寄,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xiàn)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全詩雖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但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有實有虛,對立統(tǒng)一,相映成趣,是詩人生活態(tài)度以及作品特點的表述。
    翻譯/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邊彈琴一邊對天唱歌。
    深林中沒有人與我作伴,
    只有天上的明月來相照。
    注釋
    ⑴竹里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幽深的竹林。
    ⑶嘯:嘬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與“獨坐”相應(yīng),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7.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七
    宿建德江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古詩簡介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fā)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抒情作了準(zhǔn)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于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guān)系,寫得恰切逼真。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后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xiàn)了細(xì)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fēng)韻天成,頗有特色。
    翻譯/譯文
    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yuǎn)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注釋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BR>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
    ⑷野:原野。曠:空闊遠(yuǎn)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
    8.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八
    烏衣巷
    朝代:唐朝|作者: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古詩簡介
    這是一首撫今吊古的詩,是《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作者選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經(jīng)不是舊時的主人這一平?,F(xiàn)象,使人們認(rèn)識到富貴榮華難以常保,那些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達官貴族,如過眼煙云,成為歷史的陳跡。詩中沒有一句議論,而是通過野草、夕陽的描寫,以燕子作為盛衰興亡的見證,巧妙地把歷史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引導(dǎo)人們?nèi)ニ伎紩r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化,含著深刻的寓意。
    翻譯/譯文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
    朱雀橋:在金陵烏衣巷城外,烏衣巷在橋邊。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dāng)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dǎo)、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F(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dǎo)、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
    9.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朝代:唐朝|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詩簡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xiāng)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xiāng)思人,遇到佳節(jié)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yuǎn)在家鄉(xiāng)的兄弟,按照重陽節(jié)的風(fēng)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fù)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翻譯/譯文
    獨自漂泊在外作異鄉(xiāng)之客,每逢佳節(jié)到來就便加倍思親。
    遙想家鄉(xiāng)的親人們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時唯獨少我一個親人。
    10.兒童唐詩簡單的 篇十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簡介
    《出塞》,王昌齡的名篇,是邊塞詩的著 名題目,被譽為“唐絕第一”,“唐絕壓卷之作”。詩人王昌齡被譽為:七絕圣手。這首詩視野開闊。由秦而漢,由漢而唐,時間縱越千年??臻g橫跨萬里。氣象蒼涼雄渾。詩中感悟到詩人對于時空永恒,人生短暫,以及個人無法主宰自我命運的慨嘆;而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比照與反觀中,更蘊含著詩人的深沉痛訴:無休止的戰(zhàn)爭?。∈苟嗌僬魅藪佊H離鄉(xiāng),暴尸邊疆。
    翻譯/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guān),
    征戰(zhàn)長久延續(xù)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