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字號:

高一的化學(xué)必修一是給你學(xué)習(xí)化學(xué)打好基礎(chǔ)和興趣的,學(xué)好化學(xué)科目要系統(tǒng)的記憶和學(xué)習(xí)。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篇一
    幾種重要陽離子的檢驗
    (1)H+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或橙色的XX橙試液變?yōu)榧t色。
    (2)Na+、K+用焰色反應(yīng)來檢驗時,它們的火焰分別呈黃色、淺紫色(通過鈷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鹽溶液產(chǎn)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XX。
    (4)Mg2+能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白色Mg(OH)2沉淀,該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白色Al(OH)3絮狀沉淀,該沉淀能溶于鹽酸或過量的NaOH溶液。
    (6)Ag+能與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反應(yīng),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銨鹽(或濃溶液)與NaOH濃溶液反應(yīng),并加熱,放出使?jié)駶櫟募t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有刺激性氣味NH3氣體。
    (8)Fe2+能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yīng),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Fe(OH)3沉淀?;蛳騺嗚F鹽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顯紅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與KSCN溶液反應(yīng),變成血紅色Fe(SCN)3溶液,能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紅褐色Fe(OH)3沉淀。
    (10)Cu2+藍色水溶液(濃的CuCl2溶液顯綠色),能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藍色的Cu(OH)2沉淀,加熱后可轉(zhuǎn)變?yōu)楹谏腃uO沉淀。含Cu2+溶液能與Fe、Zn片等反應(yīng),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的銅生成。
    2.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篇二
    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yīng);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yīng),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jié)合生成難溶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jié)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結(jié)合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水解反應(yīng)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3.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篇三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yīng):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yīng):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
    鈉與氧氣反應(yīng):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yīng):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yīng):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yīng):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yīng):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yīng):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yīng):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yīng):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2H2O+O2=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實室制取氫氧化鋁: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yīng):Al(OH)3+3HCl=AlCl3+3H2O
    2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Al(OH)3+NaOH=NaAlO2+2H2O
    24、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yīng):2FeCl3+Fe=3FeCl2
    4.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篇四
    一、物質(zhì)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xiàn)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yīng)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
    ④物質(zhì)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二、影響物質(zhì)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蕩。攪拌或振蕩可以加快物質(zhì)溶解的速度。
    ②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zhì)溶解的速度。
    ③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zhì)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shù)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元素的化學(xué)性質(zhì)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
    5.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篇五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zhì),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yōu)良的導(dǎo)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zhì)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xué)性質(zhì)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gòu)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zhì)構(gòu)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zhì),它們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xué)性質(zhì)相同。它們的物理性質(zhì)差別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學(xué)性質(zhì)跟氫氣的性質(zhì)相似(常溫下碳的性質(zhì)不活潑)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CO2現(xiàn)象: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碳燃燒不充分(或氧氣不充足)2C+O22CO
    ②還原性: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現(xiàn)象:黑色物質(zhì)受熱后變?yōu)榱良t色固體,同時放出可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6、化學(xué)性質(zhì):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yīng)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H2O+CO2↑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yīng)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yīng):C+CO2高溫2CO
    (吸熱反應(yīng),既是化合反應(yīng)又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5)、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zhì),又利用其化學(xué)性質(zhì)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溫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環(huán)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yīng)。
    6.高一年級化學(xué)必修一筆記整理 篇六
    1、溶解性
    ①常見氣體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②溶于水的有機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鹵素單質(zhì)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與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⑦固體溶解度大多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shù)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Ca(OH)2]。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2、密度
    ①同族元素單質(zhì)一般密度從上到下增大。
    ②氣體密度大小由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小決定。
    ③含C、H、O的有機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個氯的有機物密度大于水。
    ④鈉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3、物質(zhì)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xiàn)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yīng)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
    ④物質(zhì)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4、有色氣體: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Br2(g)(紅棕色)、I2(g)(紫紅色)、NO2(紅棕色)、O3(淡藍色),其余均為無色氣體。其它物質(zhì)的顏色見會考手冊的顏色表。
    5、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