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預示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在這一重要節(jié)點進行教育十分重要。下面是精心整理的2023年小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2023年小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 篇一
我們告別了酷熱的暑假,迎來了嶄新的開學日。今天9月1日晚上八點,我準時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
在節(jié)目中,《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為同學們回顧講述了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后的故事,儒學典籍文獻包括了3000多種儒學經典,《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曾毅然地說到:“將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讓同學們更能感受到薪火相傳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責任,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更好的去傳承中國人類智慧。
考古學家高星為我們講述了人類起源、演化歷史、中華文明起源,講述我們的`祖先如何生存孕育。現(xiàn)在的我們都是錐子臉、鴨蛋臉,那你好奇一百萬年前人們長什么樣嗎?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考古出土了第三具“鄖縣人”頭骨化石,研究發(fā)現(xiàn),那個時候的人可能長著敦敦實實的大方臉。根據推測,可能是因為當時人們飲食粗糙,需要粗碩的牙床和強勁的咬肌,長此以往就容易長成大方臉。
今晚的《開學第一課》迎來尾聲,看完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他們的故事讓人感動,正是因為有了像他們這樣的人,我們國家的文化發(fā)展才更強盛。我們作為青少年更應該以他們?yōu)榘駱?,堅定學習目標,努力學習,用自己的點滴汗水,攜手共建祖國美好的明天。
2.2023年小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 篇二
時間匆匆而過,我們的暑假也結束了。今天9月1日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全班同學都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
今天我們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節(jié)目一開始呈現(xiàn)的中華文化就讓我震撼不已,整場節(jié)目從匯聚文明瑰寶的國家版本館到記錄人民空軍奮斗史的`航博館,從“雙世遺”武夷山國家公園到江蘇鎮(zhèn)江現(xiàn)代化農場,從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國空間站......這些無不在展示著祖國的強大力量。我為祖國的強大而驕傲。
從節(jié)目中我看到了千里江山圖,甲骨文,青銅器,博物館等許多富含中華文明的傳承之物,呈現(xiàn)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生生不息的盛景,也看到了八一勛章”獲得者、xx大代表、時代楷模、航天員、科學家、文化學者、一線勞動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生經歷和奮斗足跡給我們傳播知識,傳授美德,培育學生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陶偉老師給我們講解的航空飛機遭受到到敵軍的襲擊,今天和平的年代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向他們致敬。如今我們的航空技術取得了重大的成績,21世紀的我們,何其有幸,生于華夏,又恰逢盛世,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中,應當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看完節(jié)目,讓我感覺洶涌澎拜,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讀書使人明智,中華歷史,延綿五千年,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華夏文化精髓。而我們新一代青少年,肩負著振興中華,傳播華夏文明的歷史重任,則更應該認真研讀歷代史書,借鑒祖先的歷史經驗,再創(chuàng)華夏輝煌。
3.2023年小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 篇三
暑假結束迎來了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這個主題一看就令人非常的激動和振奮人心。在這一課里讓我體會到中國的歷史、文明是多么的博大精深,祖國的山河是如此的宏觀。
這個節(jié)目通過一些對中華民族做出貢獻的人講述他們一輩的奮斗事跡,讓我們可以將這種精神可以繼續(xù)的傳承下去。我覺得精彩的一段是講述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的飛行員陶偉和駕駛新型戰(zhàn)機為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的飛行員張威,他們讓我看見解放軍保家衛(wèi)國、不畏犧牲那種偉大的精神。從小到大我都有個志愿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一名軍人,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在天空上一樣可以保家衛(wèi)國,傳承他們這種無所畏懼的精神,為了祖國可以奉獻自己的一切。我相信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加油!
這節(jié)課需要時間不長,但是所給我們表達的情感卻是非常無所畏懼,我相信在未來我們也可以向他們一樣的。現(xiàn)在我們要做的是好好的學習,讓自己變的更加的優(yōu)秀,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做出艱苦奮斗。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從身邊的一件小事件做起,對每一事件每一個細節(jié)都認認真真的。通過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我相信,中國在未來一定可以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可以為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我今天看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4.2023年小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 篇四
2023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強國復興有我”,這是一堂令我深感鼓舞的課。
節(jié)目中,從文化傳承工程、中華文明探源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等溯源歷史,尋脈中華文化,呈現(xiàn)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節(jié)目里,一眾杰出人士給我們上課,如考古學家、科學家、航天員等。他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做出的貢獻,他們的努力奮斗讓我明白了,一個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有了他們的堅持和堅守,時光賦予了他們精彩的一篇,成為歷耀眼的一份子。他們都是國家的驕傲,他們的偉大事跡給了我深深的感動。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儒藏》工程的發(fā)起者和主持人湯一介,在肝癌病情反復發(fā)作的情況下仍堅持組織編纂?!度宀亍罚侨寮医浀涞目倕R,若要將其全部做完,全本大約10億字。2014年,近2億字的《儒藏》“精華編”發(fā)布會,留下了湯一介先生生前后公開講話的影像。他說:“只要活著一天,就愿意為這個工程盡力。”他一生努力不曾停歇,一生秉承八個字,“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致敬!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給予了我極大的鼓舞!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學生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貢獻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祖國的復興就能在生生不息的使命傳承中實現(xiàn)。
5.2023年小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 篇五
9月,已始,又是一年開學季。晚上八點《開學第一課》如期開播,本期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
傳統(tǒng)文化復興是強國復興根本,本期內容以此為引。在本期課堂里我們在王博老師的帶領下朗誦了張載的《西銘》,感受了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我們看到了湯一介先生帶病主持編纂的《儒藏》,看到了書寫在青銅器、竹簡的上的古籍文字,感受到了古今文化思想煥發(fā)的新生;看到了金曉明老師主持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欣賞到了古畫之美……
說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離不開家庭的傳承,蘇祠是一個紀念三位文學家蘇洵、蘇軾和蘇轍的文化紀念館。蘇祠的園林美景固然迷人,但是蘇母的教育理念更是所有家長應該學習的。
同時我們在自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只有保護好環(huán)境,強國復興才能夠更加長遠!
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是強國復興之本。讓孩子看到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尤為重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應鼓勵孩子們多學習,多感受,繼承和傳承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