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

字號:

學習高中生物時,首先要構建知識點框架,把要點記牢很重要。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 篇一
    提取DNA的方法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對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等在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方面的差異,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質(zhì)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濃度的中溶解度不同,利用這一特點,選擇適當?shù)柠}濃度就能充分溶解,而使雜質(zhì)沉淀,或者相反,以達到分離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溶液,但是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zhì)則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將DNA與蛋白質(zhì)進一步的分離。
    2)DNA對酶、高溫和洗滌劑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但是對沒有影響。大多數(shù)蛋白質(zhì)不能忍受60-80oC的高溫,而DNA在以上才會變性。洗滌劑能夠瓦解,但對DNA沒有影響。
    3)DNA的鑒定在條件下,DNA遇會被染成色,因此二苯_可以作為鑒定DNA的試劑。
    2.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 篇二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zhì)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xiàn)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wěn)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tǒng)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zhì)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nèi)。
    13.蛋白質(zhì)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zhì)。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xiàn)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xiàn)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zhì)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3.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 篇三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彎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產(chǎn)生生長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
    ①橫向運輸(只發(fā)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單側(cè)光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cè)向背光一側(cè)運輸
    ②縱向運輸(極性運輸):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到下端,不能倒運
    ③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長素分布情況:生長素多生長的快、生長素少生長的慢,胚芽鞘彎曲方向與生長素少的方向一致
    3、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nèi)產(chǎn)生、能從產(chǎn)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化學物質(zhì)
    4、色氨酸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可轉(zhuǎn)變成生長素
    在植物體中生長素的產(chǎn)生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分布:植物體的各個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5、植物體各個器官對生長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莖>芽>根
    6、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況下: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 篇四
    1、原生質(zhì):指細胞內(nèi)有生命的物質(zhì),包括細胞質(zhì)、細胞核和細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核酸和蛋白質(zhì)。如:一個植物細胞就不是一團原生質(zhì)。
    2、結合水:與細胞內(nèi)其它物質(zhì)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nèi)的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運送營養(yǎng)物質(zhì)和新陳代謝的廢物。
    4、無機鹽:多數(shù)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維持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滲透壓。
    5、糖類:有單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動、植物細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蔗糖、麥芽糖,動物細胞中有乳糖。
    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許多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淀粉和纖維素(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動物細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6、可溶性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
    7、脂類包括:
    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生物體內(nèi)主要儲存能量的物質(zhì),維持體溫恒定。)
    b、類脂(構成細胞膜、線立體膜、葉綠體膜等膜結構的重要成分)
    c、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具有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殖過程的作用。)
    8、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9、肽鍵:肽鏈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NH-CO-)。
    10、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11、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有幾個氨基酸叫幾肽。
    12、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13、氨基酸:蛋白質(zhì)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約有20種,決定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14、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遺傳信息的載體,核酸是一切生物體(包括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5、脫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類,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nèi),是細胞核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此外,在細胞質(zhì)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DNA。
    16、核糖核酸:另一類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簡稱RNA。
    5.高二年級生物下學期考點復習 篇五
    1、病毒雖然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具有繁殖等生命活動,因此屬于生物。
    2、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zhì)和核酸。
    3、病毒包括:名字中帶病毒兩個字的生物和噬菌體(從名字來識別一種生物是不是病毒的方法)
    4、病毒不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依賴于宿主的活細胞進行各項生命活動。
    5、只有單細胞生物的一個細胞才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的單個細胞只能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而不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如卵細胞只負責向下一代傳遞遺傳物質(zhì))
    6、綠色開花植物缺少“系統(tǒng)”這一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7、單細胞生物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為:
    細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8、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9、分子與原子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10、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tài)的單細胞生物。
    11、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12、一個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既可以對應細胞層次,又可以對應于個體層次。
    13、病毒與細菌的區(qū)別:
    病毒比細菌小得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大約100納米,沒有細胞結構,而細菌是有細胞結構的單細胞生物,大小約為0.5—5微米
    (注意:1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納米)
    14、單細胞生物舉例: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