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字號:


    上學期間,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nèi)容、關(guān)鍵部分。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一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2.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二
    摩擦力
    (1)產(chǎn)生的條件:
    ①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存在壓力;
    ②接觸面不光滑;
    ③接觸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這三點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切線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設(shè)法:首先假設(shè)兩物體接觸面光滑,這時若兩物體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沒有相對運動趨勢,也沒有靜摩擦力;若兩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它們原來有相對運動趨勢,并且原來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跟假設(shè)接觸面光滑時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據(jù)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確定靜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以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種摩擦力,然后再根據(jù)各自的規(guī)律去分析求解.
    滑動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進行計算,其中FN是物體的正壓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無關(guān)或者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
    3.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三
    分子動理論
    (1)物質(zhì)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直徑的數(shù)量級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
    ①擴散現(xiàn)象:不同的物質(zhì)互相接觸時,可以彼此進入對方中去。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②布朗運動: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微小顆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是液體分子對微小顆粒撞擊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體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guī)則運動的宏觀反映。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增大而減小,但斥力的變化比引力的變化快,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4.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篇四
    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力合成與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邊形定則。
    (3)力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點的兩個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圍為:|F1-F2|≤F≤F1+F2。
    (4)力的分解: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互為逆運算)。
    在實際問題中,通常將已知力按力產(chǎn)生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方便某些問題的研究,在很多問題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5.高一年級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五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guān)、用電器、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lián),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lián)。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lián)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安全電壓應低于24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4.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