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的實際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簡明通俗的實用文體?!段覀兊募绎L家訓的故事作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1.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作文 篇一
說起家風家訓,我可是有很多的關于它的故事。它們和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比他們嚴厲得多。
在我還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就已經(jīng)為我們制定好了家訓。一共分為五條:
1、不許說臟話。
2、要勤儉節(jié)約。
3、全家人要和睦相處。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人人平等。家風是尊敬長輩,我們都嚴格按照這個生活。
但是,我也觸犯了一些家規(guī),我得到了嚴厲的懲罰。那一次,我早上起來,匆匆洗漱過后,竟然忘記了關掉水龍頭,水一直流到了中午,爸爸回來后,非常憤怒,把我按在床上死揍了一頓,并且讓我不能再犯。
還有一次,我將一些用不到的鉛筆,扔到了火里,這一幕,被爸爸看見了。我又被揍了一頓,但我不服,和爸爸吵了起來,我又觸犯了一條,直接被禁足了。過后,我非常后悔,后悔自己的沖動,不但挨了揍,還不能出門。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改觸犯過家規(guī)。
直到今天,我們家還保留著這個規(guī)矩,但是,不知為什么,我總想挑戰(zhàn)一下。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正在談事情,我覺得機會來了,直接插嘴,還不小心說了臟話。我以為我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但出乎無意料的是,我受到的只是言語教育,看來家規(guī)是會隨著我的年齡而減輕的,不過這是要我自覺遵守,我決定,從今以后,不管我身在何處,我都要嚴格遵守家訓。
雖然家規(guī)令我吃盡了苦頭,但是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一定不會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的。
2.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作文 篇二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我家也有著嚴格的家風家訓,你想知道嗎?現(xiàn)在就和你介紹小時候在我身上發(fā)生的一件事吧!
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到鄰居家阿姨去玩,阿姨家有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一到阿姨家就被那些可愛的玩具吸引住了。一個非常精致的芭比娃就像真的小孩一樣:小巧玲瓏的小臉上,嵌著一雙圓溜溜的黑眼睛,一頭金黃的頭發(fā)卷曲,可愛極了。我愛不釋手,一會兒轉轉她的頭,一會兒伸伸他的胳膊,玩得專心致志。媽媽幾次用大大的眼睛盯著我,我仿佛都沒有看見似的,繼續(xù)開心的玩著。媽媽終于忍不住了,跑過來準備拉下芭比娃,我用力一奪,芭比娃的頭被我拉下來了。這時阿姨家的小孩回來了,看見他心愛的玩具頭都掉了,就大聲地哭了起來。他邊哭邊說:“還我芭比娃,還我芭比娃!”他氣勢洶洶的跑來,邊推邊打,我站在那里就像木頭人似的,忍不住也大哭起來。媽媽二話沒說,狠狠地抽了我?guī)紫拢腿グ参堪⒁碳业男『⒘?,并對她說,下次買個新的給他。
回到家里,媽媽罰我站了一個多小時。然后嚴厲地對我說:“損壞別人的東西要照價賠償,這兩個星期不許再吃零食了,把省下的錢給阿姨買個新的芭比娃去?!眿寢屨f話算話,那兩個星期里媽媽真的沒有給我一分錢??粗鴦e的孩子吃好吃的零食,媽媽就要再教育一次。
“不經(jīng)主人的允許,絕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損壞別人的東西要照價賠償!”這就是媽媽對我的教育,也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的一部分吧。我的家風家訓伴隨著我慢慢長大,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我為我家有這樣的家風家訓而感到自豪。
3.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作文 篇三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給我們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使我們快樂的成長,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它時時刻刻陪伴在我身旁,激勵著我成長、進步。
我們家的家風體現(xiàn)在飯桌上。開飯前,我首先要叫爺爺奶奶過來吃飯。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絕對不能動手先吃,等到長輩們都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我的一個習慣。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小時候我跟著父母外出坐公交車時,經(jīng)常看到爸爸媽媽給不認識的老人和孩子主動讓座,慢慢長大的我,現(xiàn)在也和爸爸媽媽一樣,坐車時會主動讓座,讓座的同時,自己感到美滋滋的。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家也一直遵循這一美德,我作為中學生也一直堅持這一點。比如,在穿著上我從不讓爸爸媽媽買服裝、買最貴的,只要買最合適的、環(huán)保的、有益身體健康的即可,在吃穿方面也沒有和別人攀比的習慣?,F(xiàn)在水資源一直比較缺乏,我們家洗菜的水都是積纘下來沖廁所用。
總之,我家的家風家訓教給了我許多,讓我明白許多做人的原則,讓我更加快樂的成長。
4.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作文 篇四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的家庭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道。我的家庭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qū)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jīng)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fā)表意見,實在不能統(tǒng)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父母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父母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
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少年。
5.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作文 篇五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我認為,家風家訓不一定要成文。只要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并執(zhí)行這些家風家訓,將這些家風家訓植根在心底,那么,這個家庭就是成功的。
在我們中國,美食文化異常發(fā)達,所以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餐桌禮儀,是我們家規(guī)里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小,媽媽就教我了許多餐桌禮儀:人沒有到齊不能動筷;菜要讓長輩先吃,不能搶;自己喜歡的菜不能一下子夾太多;咳嗽不能對著飯菜;不能大聲喧嘩,吵吵鬧鬧;自己先吃完了要對其他人說:“我吃完先走了,大家繼續(xù)慢用”,并且將自己的碗筷收拾好放到洗碗槽里……這些餐桌禮儀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中,我每條都能做到。
當然,關于說話的禮儀也很重要。比如說:要文明,不能臟話滿口;說話要用禮貌用語,請,謝謝,您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這樣不禮貌,等別人說完了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尊重別人;說話前要叫出對方的稱呼,說話時要看著別人等等,這些禮儀也讓我成為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當然,我們的家風家訓內容豐富,這豐富的內容背后更蘊含深意。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家風建設的關鍵在于家長。這個家的家風好了,子女們會受之影響,行為規(guī)范,有禮貌;相反,如果這個家的家風不好,家長們整天在外面喝酒作樂,從不管教孩子,那么孩子的行為準則也會受到影響,叛逆等一系列問題會蔓延開來,最終導致家庭崩潰。
家訓就是家規(guī),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個家的家規(guī)合理通達,并且家庭成員都自覺遵守則家風清正,家門興旺。
家,是一個人的棲息之所,是最溫暖的,也是影響力的。家是小的,只有把這小小的家打理好,才能成就大事業(yè),立足于社會。家是一個人成長起步的地方,只有把這個起點之根深深地扎進泥土里,生命的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好的家風家訓是這棵大樹生長的肥料。沒有了它們,總有一天,這棵樹會轟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