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

字號: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xué)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華,標(biāo)志宋代文學(xué)的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下面是分享的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1.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 篇一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宋代〕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譯文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dāng)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酒食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zhàn)場上閱兵。
    戰(zhàn)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fù)國家失地的大業(yè),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fā)人!
    注釋
    醉里:醉酒之中。
    挑燈:撥動燈火,點燈??磩Γ翰榭磳殑?。準(zhǔn)備上戰(zhàn)場殺敵的形象。說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際也不忘抗敵。
    八百里:指牛,這里泛指酒食?!妒勒f新語·汰侈》篇:“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駁,?,撈涮憬?。王武子(濟)語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賭卿牛,以千萬對之?!蚣仁咽挚?,且謂駿物無有殺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jù)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去?!表n愈《元和圣德詩》:“萬牛臠炙,萬甕行酒?!碧K軾《約公擇飲是日大風(fēng)》詩:“要當(dāng)啖公八百里,豪氣一洗儒生酸?!薄对曝G友議》卷下《雜嘲戲》條載李日新《題仙娥驛》詩曰:“商山食店大悠悠,陳䵮(yàng)䭔(duī)饠古䭃(rěn)頭。更有臺中牛肉炙,尚盤數(shù)臠紫光毬。”
    麾:軍旗。
    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樂器。
    翻:演奏。
    塞外聲:指悲壯粗狂的軍樂。
    沙場:戰(zhàn)場
    點兵:檢閱軍隊。
    馬作的盧(dílú)飛快:戰(zhàn)馬像的盧馬那樣跑得飛快;作,像…一樣;的盧,馬名。一種額部有白色斑點性烈的快馬。相傳劉備曾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
    作:像,如。
    霹靂(pīlì):特別響的雷聲,比喻拉弓時弓弦響如驚雷。
    了(liǎo)卻:了結(jié),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復(fù)中原之事。.
    贏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憐:可惜。
    2.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 篇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歷經(jīng)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quán)那樣的英雄。當(dāng)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fù)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dāng)年劉裕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遙想當(dāng)年,他指揮著強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一如猛虎!
    元嘉帝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zhàn)功封狼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shù)。四十三年過去了,如今瞭望長江北岸,還記得揚州戰(zhàn)火連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自己還能吃飯嗎?
    韻譯
    江山如畫、歷經(jīng)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東吳英雄孫權(quán)在此的定都處。昔日的舞榭歌臺、顯赫人物,都被風(fēng)吹雨打化為土。斜陽照著草和樹,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們說,武帝劉裕曾在這個地方住。想當(dāng)年,他騎戰(zhàn)馬披鐵甲,刀槍空中舞,氣吞萬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學(xué)黷(dú)武,效法漢將伐匈奴,沒能夠封山紀(jì)功狼居胥,卻要倉皇向南逃,時時回頭向北顧。我登上山亭望江北,還記得四十三年前的舊事一幕幕:烽火連天鏖(áo)戰(zhàn)苦,揚州一帶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顧?拓跋燾(tāo)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誰能派人來探問:廉頗將軍雖年老,飯量還好嗎?
    注釋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zhèn)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quán),字仲謀,曾建都京口。孫權(quán)(182年——252年),字仲謀。東吳大帝,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公元200年孫策早逝。孫權(quán)繼位為江東之主。
    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蘇徐州市),后來遷居到京口(江蘇鎮(zhèn)江市),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tǒng)帥。
    “想當(dāng)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lǐng)兵北伐,收復(fù)洛陽、長安等地。
    元嘉: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遠征匈奴,殲敵七萬余,封狼居胥山而還。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內(nèi)。
    贏得:剩得,落得。
    烽火揚州路:指當(dāng)年揚州地區(qū),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zhàn)火烽煙。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為四十三年。
    佛(bì)貍祠:佛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拓跋燾在打敗南朝劉宋王玄謨軍隊后,追至長江北岸,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宮,后稱佛貍祠。
    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
    廉頗: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
    3.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 篇三
    滿江紅·寫懷
    岳飛〔宋代〕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山缺一作:山闕)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fēng)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zhuǎn)戰(zhàn)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fēng)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fù)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注釋
    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胡虜(lǔ):對女真貴族入侵者的蔑稱。
    朝天(闕):朝見皇帝。
    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4.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 篇四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但是風(fēng)卻勁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卻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jié)應(yīng)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注釋
    疏:指稀疏。
    雨疏風(fēng)驟:雨點稀疏,晚風(fēng)急猛。
    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濃睡:酣睡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卷簾人:有學(xué)者認(rèn)為此指侍女。
    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5.適合少兒的宋詞集錦 篇五
    浣溪沙·漁父
    蘇軾〔宋代〕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江邊白鷺在飛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輕輕地飄動。桃花水汛期鱖魚長得肥胖。
    自有遮護全身的青竹殼斗笠,與斗笠相伴的還有綠蓑衣。斜風(fēng)夾雜著細雨,過著樂而忘歸的漁翁生活。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雙調(diào)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此調(diào)音節(jié)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磯,今湖北省黃石市轄區(qū)之山名。
    散花州:鄂東長江一帶有三個散花洲,一在黃梅縣江中,早已塌沒。一在浠水縣江濱,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島,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吳王散花灘”。該詞中所寫散花洲系與西塞山相對的浠水縣管轄的散花洲。
    鱖(guì)魚:又名“桂魚”,長江中游黃州、黃石一帶特產(chǎn)。
    庇:遮蓋。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