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6歲的古詩早教20首

字號: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古詩更是文化中的一絕,各類詩詞不僅是詩人的生活經歷,簡短文字所賦予的內涵更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下面是分享的2到6歲的古詩早教20首。歡迎閱讀參考!
    1.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一
    江上漁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
    江岸邊行人來來往往,只是喜愛味道鮮美的鱸魚。
    你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xiàn)在滔滔風浪里。
    注釋
    漁者:捕魚的人。
    但:單單,只是。
    愛:喜歡。
    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君:你。
    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出沒:若隱若現(xiàn)。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波浪。
    2.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二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3.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三
    春日
    朱熹〔宋代〕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在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地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濱:水邊,河邊。
    無邊:無邊無際。
    光景:風光風景。
    等閑:平常、輕易?!暗乳e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春風。
    4.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四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清代〕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注釋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吟鞭:詩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落花?;ǘ湟约t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花:比喻國家。
    5.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五
    敕勒歌
    樂府詩集〔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6.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六
    小池
    楊萬里〔宋代〕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陰一作: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注釋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上頭:上面,頂端。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7.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七
    畫雞
    唐寅〔明代〕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譯文
    它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來。
    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輕易鳴叫,但是它叫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注釋
    裁:裁剪,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里指啼鳴,喻指說話,發(fā)表意見。
    一:一旦。
    千門萬戶:指眾多的人家。
    8.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八
    贈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兑唤y(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9.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九
    村居
    高鼎〔清代〕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青草漸漸發(fā)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輕拂堤岸的楊柳陶醉在春天的霧氣中。
    村里的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注釋
    村居:在鄉(xiāng)村里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煙:春天水澤、草木等蒸發(fā)出來的霧氣。
    散學:放學。
    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老鷹。
    10.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
    夜書所見
    葉紹翁〔宋代〕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
    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注釋
    蕭蕭:風聲。
    客情:旅客思鄉(xiāng)之情。
    挑:用細長的東西撥。
    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qū)又叫蛐蛐。
    籬落:籬笆。
    11.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一
    望洞庭
    劉禹錫〔唐代〕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譯文
    洞庭湖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皓月銀輝之下,青翠的君山與清澈的洞庭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
    12.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二
    采蓮曲
    王昌齡〔唐代〕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注釋
    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亂入:雜入、混入。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聞歌:聽到歌聲。
    始覺:才知道。
    13.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三
    暮江吟
    白居易〔唐代〕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殘陽倒映在江面上,霞光灑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注釋
    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為碧色珍寶,此處指碧綠色。
    可憐:可愛。
    九月初三:農歷九月初三的時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農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14.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四
    鹿柴
    王維〔唐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注釋
    鹿柴(zhài):王維在輞川別業(yè)的勝景之一(在今陜西省藍田縣西南)。柴:通“寨”、“砦”,用樹木圍成的柵欄。
    但:只。
    返景(jǐng):日光。一說“返景中景,同‘影’。意思是太陽將落時通過云彩反射的陽光”。
    復:又。
    15.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五
    別董大
    高適〔唐代〕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
    黃云蔽天,綿延千里,太陽黯淡無光,呼嘯的北風剛剛送走了雁群,又帶來了紛紛揚揚的大雪。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你呢?
    注釋
    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黃云:天上的烏云,在陽光下,烏云是暗黃色,所以叫黃云。
    白日曛(xūn):太陽黯淡無光。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誰人:哪個人。君:你,這里指董大。
    16.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六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杜甫〔唐代〕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譯文
    黃師塔前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著春風小憩。
    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究竟是愛深紅還是更愛淺紅呢?
    注釋
    江畔:指成都錦江之濱。
    獨步:獨自散步。
    塔:墓地。
    一簇:一叢,無主--沒有主人。
    17.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七
    乞巧
    林杰〔唐代〕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佳節(jié),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注釋
    乞巧節(jié):古代節(jié)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舊時風俗,婦女們于這一天牛郎織女相會之夜穿針,向織女學巧,謂乞巧。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幾萬條:比喻多。
    18.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八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唐代〕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BR>    19.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十九
    游園不值
    葉紹翁〔宋代〕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我輕輕地敲打柴門久久不開。
    滿園子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枝條伸到墻外來了。
    注釋
    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時,未能遇到想見之人。
    應憐:大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
    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小扣:輕輕地敲門。
    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20.2到6歲的古詩早教 篇二十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唐代〕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天街上細密的春雨潤滑如酥,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注釋
    呈:恭敬地送給。
    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潤如酥:細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里形容春雨的細膩。
    最是:正是。處:時。
    絕勝:遠遠勝過。
    皇都:帝都,這里指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