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音樂課件精選(5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領悟。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學前班音樂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學前班音樂課件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創(chuàng)編部分圖譜,遷移使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練唱,并根據(jù)歌曲旋律仿編歌詞。
    3、在演唱歌曲中,體驗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幸福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圖譜《小雨的夢》
    2、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音樂,并用手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這段音樂里,還藏著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2)教師講述故事一遍。提問:你覺得小魚幸福嗎?
    (3)教師范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提問: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1)這里有一幅圖,你們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和我們唱的歌詞有什么關系?
    (2)教師放慢速度,邊指圖譜邊唱歌曲。剛才老師在唱歌的時候,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誰愿意來試試把空白處變完整?
    (3)個別幼兒添畫圖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邊看圖譜邊唱歌曲。
    (4)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的旋律仿編歌詞。
    (1)小魚做的是那么甜美的夢,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做夢呢?
    (2)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讓幼兒為歌曲起名字。
    6、跟著音樂做邊動作邊演唱歌曲走出活動室。
    2.學前班音樂課件
    活動目標:
    1、在有節(jié)奏朗誦歌詞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跳躍和連貫的方法演唱歌曲《畫太陽》。
    2、借助圖片和首句句型,遷移生活經(jīng)驗推理歌詞內(nèi)容和節(jié)奏,并根據(jù)節(jié)奏匹配旋律,學唱歌曲。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述內(nèi)心情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4幅:山、海、城市、草原。
    2、磁性教具山鷹、鴿子、海鷗、駿馬。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引導策略
    一、幼兒與教師表演唱《種太陽》導入。
    二、幼兒觀察圖片,推理每句歌詞的前半部分。
    (1)教師出示四幅背景圖,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這四幅圖上都有太陽。并請幼兒說說這些背景圖中的太陽是畫在哪里的。
    (2)教師指山的背景,提供首句歌詞范例,幼兒按歌曲節(jié)奏跟念“山里的孩子畫太陽”。
    (3)教師分別指城市、海、草原的背景圖,幼兒推理出后三句歌詞,并有節(jié)奏的朗誦。
    三、幼兒遷移生活經(jīng)驗,選擇匹配動物圖片,進一步窗邊每句歌詞的后半部分。
    (1)幼兒分別將動物圖片與背景匹配。
    (2)教師進一步提供首句歌詞完整的句式,幼兒嘗試將第二、三、四句歌詞編完整,有節(jié)奏的朗誦出來。
    (3)教師按歌詞順序指圖,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并記憶歌詞。
    四、幼兒遷移節(jié)奏型,主動匹配旋律,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只唱前半部分。
    (2)幼兒初步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3)幼兒演唱歌曲,教師自然接唱副歌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4)幼兒回憶教師所唱副歌的歌詞內(nèi)容,在教師形象動作的幫助下初步掌握連貫和斷頓的演唱方法。
    (5)幼兒理解歌詞中的“向往”一詞的詞義。
    (6)從副歌處幼兒再練習唱。
    (7)幼兒跟隨音樂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教師小結
    3.學前班音樂課件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能將樂曲與圖片匹配。
    2、能想像樂曲所表現(xiàn)的情節(jié)資料,并用簡單的動作表示。
    3、能大膽、勇敢、創(chuàng)造性地想像表現(xiàn),敢于與眾不一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歡樂。
    活動準備:
    《單簧管波爾卡》磁帶,節(jié)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譜,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圖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長在哪里?這些花長得這么樣?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賞音樂,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
    (1)第一遍音樂,音樂和圖是不是一樣的?
    (2)第二遍音樂,請一個小朋友在教師的幫忙下指圖。
    (3)第三遍音樂,幼兒伸食指與教師一齊指圖。
    三、請幼兒做指揮
    其他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條用滑)
    四、游戲
    (1)教師在家擦桌子掃地,請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干活,什么音樂擦桌子?什么音樂掃地?
    (2)幼兒與教師一齊聽音樂做打掃衛(wèi)生
    (3)小朋友在家還會做什么事?聽音樂一齊勞動
    (4)你們到幼兒園又會干什么?聽音樂活動。請幼兒想想,音樂快的時候,你在干什么?當音樂慢的時候,你又在干什么?
    4.學前班音樂課件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了解作品的結構和它所表現(xiàn)的形象和內(nèi)容,感受其歡快活潑的性格。
    2、聽辨樂曲旋律的變化,能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音樂的形象和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鼴鼠,樂曲
    活動過程:
    一、完整傾聽音樂,初次感受音樂的旋律。
    出示課件,教師介紹來了一位小客人(小鼴鼠),他和大家去旅行發(fā)生了有趣的事情,聽一聽音樂告訴你發(fā)生了什么?
    音樂結束,你覺得小鼴鼠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幼兒自由回答并又用動作把自己想到的簡單做出來)
    二、欣賞A段音樂第一段想象發(fā)生的事情
    教師: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樣。
    1、小鼴鼠在排隊有的小鼴鼠不聽話總是自己跑進跑出,請孩子們自己學一學模仿做小鼴鼠跑進跑出的動作。
    2、放音樂,幼兒感受音樂的旋律做動作,教師隨旁加入豐富小鼴鼠的跑進跑出隊伍的動作。
    三、欣賞音樂B段,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創(chuàng)編動作。
    1、小鼴鼠繼續(xù)往前走,聽到了什么?(幼兒一起做動作)
    2、剛剛聽到了什么聲音?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是誰來了?小鼴鼠們應該怎樣做?動作是怎樣的?(請幼兒講述并自由表演)
    教師:這段音樂來了可怕的動物,小鼴鼠們有的嚇得倒下了,有的藏起來了……
    3、放音樂讓幼兒把小鼴鼠遇到可怕的動物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教師:可怕的動物走遠了,小鼴鼠們出來吧。
    4、小鼴鼠用自己的動作慶賀可怕的動物走了。并請能力強的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四、播放C段音樂,感受樂曲的變化
    1、小鼴鼠們繼續(xù)走到哪里了?出示課件花園
    2、來了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在這么美的地方你想會有什么事情?你想做什么?(跳舞,轉圈……)
    3、幼兒根據(jù)音樂自己自由的做動作,可以請幼兒互相一起來把音樂中發(fā)生的事情做出來。
    五、請幼兒再次聽完整的音樂,說一說路上發(fā)生的事情
    1、聽音樂幼兒再次說一說路上發(fā)生的事情。
    2、讓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音樂不同的時候,我們的動作也會不同。
    六、完整的感受樂曲,師幼共同表現(xiàn)《快樂的小鼴鼠》
    1、幼兒互動合作,根據(jù)旋律的變化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形象和內(nèi)容。
    2、師幼互動合作快樂的小鼴鼠。
    5.學前班音樂課件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yōu)美。
    重點難點:
    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1、帶幼兒到戶外找一找小草,曬一曬太陽,觀察周圍景色的變化,感受春天的來臨。
    2、音樂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談春天。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說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傾聽。
    2、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拍手打擊節(jié)奏說歌詞。
    三、聽歌曲。
    1、教師放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式為歌曲拍節(jié)奏。
    如:
    ①強拍拍手,弱拍拍腿;
    ②強拍拍手,弱拍拍頭;
    ③全體幼兒圍成圓圈并逆時針轉身強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
    ④全體幼兒將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強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邊小朋友的左手;幼兒每聽一遍歌曲,就換一種排擊方式,在拍節(jié)奏的過程中,教師引領幼兒跟唱。幾遍之后,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首歌曲。
    四、唱起來。
    1、教師彈琴,請幼兒齊唱歌曲。
    2、變換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組合唱、加入打擊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