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五篇

字號:

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
    1、小剛的奶奶今年年齡減去7后,縮小9倍,再加上2后,擴大10倍,恰好是100歲,小剛的奶奶今年多少歲?
    2、一個數(shù)的3倍加上6,再減去9,最后乘以2,結果得60。求這個數(shù)。
    3、某商場出售洗衣機,上午售出總數(shù)的一半多10臺,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臺,還剩95臺,這個商場原來有洗衣機多少臺?
    4、小明、小強和小勇三個人共有故事書60本。如果小強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給小勇5本,結果三個人的故事書的本數(shù)相等。這三個人原來各有故事書多少本?
    5、王亮和李強各有畫片若干張。如果王亮拿出和李強同樣多的畫片給李強,李強再拿出和王亮同樣多的畫片給王亮,這時兩個人都有24張。問王亮和李強原來各有畫片多少張?
    2.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
    1、(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解答:認真觀察可知此題關鍵是求括號中6個相接近的數(shù)之和,故可選4940為基準數(shù)。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這里沒有把4940×6先算出來,而是運用了除法中的巧算方法)
    =4940×6÷6+6÷6
    =4940+1
    =4941。
    2、(1234+2341+3421+4123)÷(1+2+3+4)的值是多少?
    解答:在1234,2341,3412,4123中,數(shù)字1,2,3,4分別在各個數(shù)位上出現(xiàn)過一次,(1234+2341+3421+4123)÷(1+2+3+4)=1111這是屬于位值原理的。題目,從題目我們觀察到數(shù)字1,2,3,4分別在各個數(shù)位上出現(xiàn)過一次,在接著類題目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數(shù)加起來然后除以各個數(shù)字之和。
    3.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
    1、六年級有100名學生,他們都訂閱甲、乙、丙三種雜志中的一種、二種或三種。問:至少有多少名學生訂閱的雜志種類相同?
    解:
    首先應當弄清訂閱雜志的種類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情況。
    訂一種雜志有:訂甲、訂乙、訂丙3種情況;
    訂二種雜志有:訂甲乙、訂乙丙、訂丙甲3種情況;
    訂三種雜志有:訂甲乙丙1種情況。
    總共有3+3+1=7(種)訂閱方法。我們將這7種訂法看成是7個“抽屜”,把100名學生看作100件物品。因為100=14×7+2。根據(jù)抽屜原理2,至少有14+1=15(人)所訂閱的報刊種類是相同的。
    2、有形狀、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黑、白、紅色筷子各4雙,放在布袋內(nèi),混雜在一起,要求閉上眼睛,保證從中模取不同顏色的筷子兩雙,那么一次至少要摸取出幾根筷子?
    解:
    三種顏色的筷子,每色8根,最不利的情況下,要保證顏色不同的2雙,首先要把其中一種顏色取完,取了8根,再從剩余的兩種顏色中取1雙,需要取3根,一共8根,故本題至少一次摸取11根筷子,就能保證從中摸取有兩雙不同顏色的筷子。
    3、班上有28名小朋友,老師至少拿幾本書,隨意分給小朋友,才能保證至少有一個小朋友能得到不少于兩本書?
    解:
    老師至少拿29本書,隨意分給小朋友,才能保證至少有一個小朋友能得到不少于兩本書。
    4.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
    1、從2100里減去50,再加上20,這稱作一次操作,經(jīng)過()次操作,所得的結果是0。
    2、□600÷450,要使商是一位數(shù),且沒有余數(shù),方框里應是()。
    3、一次智力測驗有10道判斷題,每答對一題得3分,答錯一題扣2分,小紅答完10題,只得20分,她答錯()題。
    4、有8顆珠子,其中7顆一樣重,一顆較輕,用一架天平稱,最少稱()次能找到那顆輕的。
    5、把一根木頭鋸斷要2分鐘,把這根木頭鋸成4段要()分鐘。
    6、在一條長100米公路的兩側栽樹,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栽()棵
    7、跳繩比賽規(guī)定每人跳5分鐘,王平共跳337下,張華平均每分鐘比王平多跳12下,張華一共跳()下。
    8、甲船從A港出發(fā),每小時行16千米,3小時后,乙船也從A港出發(fā),行了12小時追上甲船,求乙船每小時行()千米。
    9、小華買1支鋼筆和2支圓珠筆共用5元錢,小紅買同樣的鋼筆2支,圓珠筆1支共用7元錢,每支鋼筆()元。
    10、小軍家距外婆家600米,一天他帶一條狗,從家去外婆家,一出發(fā)狗就跑向外婆家,到外婆家后又立即回,回來遇到小軍時,它又跑向外婆家,狗就這樣來回不停的跑,已知小軍每分鐘走50米,狗每分鐘跑200米,問小軍到外婆家時,狗共跑了()米路。
    5.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
    1、挖一條水渠,如果每人挖24米,則超過總長120米,如果每人挖30米,則超過總長300米。挖渠共有_____人,渠長_____米。
    2、一根繩子,如果剪5段,則差2米;如果剪3段,則余下8米。繩子長_____米。
    3、箱子里有若干只襪子,如果每次取7只,則剩下6只,如果每次取9只,則差8只。箱子里_____只襪子。
    4、工人鋪一條路基,若每天鋪260米,鋪完全路長就得延長8天;若每天鋪300米,鋪完全路長仍要延長4天,這條路長_____米。
    5、一堆桃子分給一群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10個桃子,則有兩只猴沒有分到,如果每只猴子分8個,則剛好分完。有_____個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