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是描寫農村生活和勞動場景,包括自然生態(tài)、鄉(xiāng)村景觀在內的一種詩歌,下面我們來看看整理的有關王維的田園詩,歡迎閱讀借鑒。
1.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一
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二
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三
送別/山中送別/送友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四
終南別業(yè)/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5.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五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6.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六
酬張少府
唐代: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7.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七
臨湖亭
唐代:王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8.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八
過香積寺
唐代: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9.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九
田園樂七首
唐代: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10.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十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唐代:王維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11.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十一
登河北城樓作
唐代:王維
井邑傅巖上,客亭云霧間。
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
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
12.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十二
寒食城東即事
唐代: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1.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一
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二
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三
送別/山中送別/送友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四
終南別業(yè)/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5.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五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6.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六
酬張少府
唐代: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7.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七
臨湖亭
唐代:王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8.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八
過香積寺
唐代: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9.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九
田園樂七首
唐代: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10.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十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唐代:王維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11.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十一
登河北城樓作
唐代:王維
井邑傅巖上,客亭云霧間。
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
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
12.有關王維的田園詩 篇十二
寒食城東即事
唐代: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