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

字號:

高三會教給我們奮斗,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潛力,每一個人都有無窮的提升空間,不經(jīng)過一年血戰(zhàn),也許我們永遠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身上蘊藏的能量。以下是整理的《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 篇一
    降水多少的影響因素分析:
    (1)大氣環(huán)流因素——決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風控制區(qū)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區(qū)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氣、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地中海氣候的夏干;赤道低壓帶控制區(qū)降水豐沛;西風帶降水多,信風帶降水少。(要注意風的來向:迎岸風往往多雨;離岸風則少雨)
    (2)天氣系統(tǒng)因素——低壓中心和低壓槽部位降水多,高壓中心和高壓脊部位降水少;鋒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貴陽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氣旋過境降水多,如西歐冬季、東北和江南春季;反氣旋過境降水少,如伏旱;臺風過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經(jīng)區(qū)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經(jīng)區(qū)降水少。
    (4)海陸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內(nèi)陸降水少。
    (5)地形地勢:暖濕氣流在山脈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焚風效應(yīng))。
    2.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 篇二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高低(決定因素)。具體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qū)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qū))
    (2)地形地勢。陰坡、陽坡,海拔高度
    (3)海陸位置:距海遠近,大陸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大氣環(huán)流和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yīng)、溫室效應(yīng)等
    3.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 篇三
    1地理位置分析:
    絕對位置+相對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洲交界或國界位置
    (3)經(jīng)緯度位置高低中緯熱帶、溫帶、寒帶
    (4)海陸位置
    (5)相對位置:相鄰地區(qū)(國家、經(jīng)濟發(fā)達區(qū));交通位置(重要海峽、鐵路樞紐、港口)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點:
    (1)以什么地形為主(五大地形)
    (2)地勢起伏(相對高度,大、小)
    (3)地勢特征(東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點:
    描述哪個方位是以什么地形為主即可。
    4判斷地形地勢的依據(jù):
    (1)等高線的分布
    (2)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狀(向心狀即盆地,中間低、四周高,放射狀即山地,中間高、四周低)
    4.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 篇四
    1、大氣受熱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
    2、熱力環(huán)流(最簡單的大氣運動)
    海陸熱力環(huán)流: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因為白天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低壓,海洋是高壓;晚上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高壓,海洋是低壓。
    3、大氣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
    地轉(zhuǎn)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壓線。影響風速,摩擦力越大,風速越?。贿€會影響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
    風向:高壓低壓
    風力(風速):等壓線密(氣壓梯度大),風力(速)大
    5.高三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復(fù)習 篇五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zhì)構(gòu)成,在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變化。
    3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zhì)。
    4天體系統(tǒng)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zhuǎn),形成天體系統(tǒng)。
    5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6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7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結(jié)構(gòu)特征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現(xiàn)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溫度、液態(tài)水。
    10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11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反應(yīng)
    12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huán)、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陽外部結(jié)構(gòu)及其相應(yīng)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6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17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影響氣候;影響短波通訊;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9月相變化規(guī)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
    20星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