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啟蒙唐詩大全5首由為您整理。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歡迎閱讀參考!
1.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一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一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牵谫缰莘罟?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
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
啼:鳴、叫。
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2.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二
風(fēng)
李嶠〔唐代〕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fēng)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注釋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開,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說指農(nóng)歷九月。
能:能夠。二月:農(nóng)歷二月,指春季。
過:經(jīng)過。
斜:傾斜。
3.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三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
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據(jù)《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chuàng)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币徽f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jié)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zhèn)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平明即平旦,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黎明之時。用地支表示這個時段則為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5時,即是我們古時講的五更。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tǒng)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現(xiàn)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玉壺:玉做的壺。比喻人品性高潔。
4.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四
宿建德江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古詩簡介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fā)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于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guān)系,寫得恰切逼真。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后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xiàn)了細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fēng)韻天成,頗有特色。
翻譯/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注釋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稜栄拧め屗罚骸八锌删诱咴恢?,小洲曰渚?!?BR>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
⑷野:原野。曠:空闊遠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
5.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五
于易水送人
朝代:唐朝|作者: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古詩簡介
《于易水送人》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所寫的五言絕句,亦叫《于易水送人一絕》。易水是地名,本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并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diào)蒼涼。
翻譯/譯文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
那時的人已經(jīng)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注釋
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縣境內(nèi),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為戰(zhàn)國時燕國的南界。
此地:指易水岸邊。燕丹:指燕太子丹。
壯士: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刺客。冠:帽子。發(fā)沖冠:形容人極端憤怒,頭發(fā)上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
人:一種說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為當(dāng)時在場的人。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1.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一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一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牵谫缰莘罟?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
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
啼:鳴、叫。
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2.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二
風(fēng)
李嶠〔唐代〕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fēng)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注釋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開,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說指農(nóng)歷九月。
能:能夠。二月:農(nóng)歷二月,指春季。
過:經(jīng)過。
斜:傾斜。
3.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三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
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據(jù)《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chuàng)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币徽f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jié)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zhèn)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平明即平旦,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黎明之時。用地支表示這個時段則為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5時,即是我們古時講的五更。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tǒng)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現(xiàn)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玉壺:玉做的壺。比喻人品性高潔。
4.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四
宿建德江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古詩簡介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fā)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于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guān)系,寫得恰切逼真。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后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xiàn)了細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fēng)韻天成,頗有特色。
翻譯/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注釋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稜栄拧め屗罚骸八锌删诱咴恢?,小洲曰渚?!?BR>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
⑷野:原野。曠:空闊遠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
5.兒童啟蒙唐詩大全 篇五
于易水送人
朝代:唐朝|作者: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古詩簡介
《于易水送人》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所寫的五言絕句,亦叫《于易水送人一絕》。易水是地名,本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并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diào)蒼涼。
翻譯/譯文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
那時的人已經(jīng)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注釋
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縣境內(nèi),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為戰(zhàn)國時燕國的南界。
此地:指易水岸邊。燕丹:指燕太子丹。
壯士: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刺客。冠:帽子。發(fā)沖冠:形容人極端憤怒,頭發(fā)上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
人:一種說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為當(dāng)時在場的人。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