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德國留學費用清單

字號:

德國作為歐洲經濟大國,擁有著世界上好的教育體系之一,吸引了大量的留學生前來學習。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4年德國留學費用清單》,歡迎大家閱讀。
    
    1.2024年德國留學費用 篇一
    本科費用
    一、學費
    學費的開支主要取決你你選擇的學校的性質,在德國,公立大學是不收取學費的只收取一定的注冊費,而私立大學則需要繳納一筆不菲的學費。
    公立大學一般每學年需要繳納150歐元的注冊費和50歐元的福利費,而私立大學除了注冊費和福利費之外,還需要繳納學費,不同的院校和專業(yè)的學費是不一樣的。
    繳納注冊費之后,學校會為學生發(fā)放月票卡,里面涵蓋有交通費,相當于花150歐辦理了一整個學年的交通卡。
    此外,在德國,書本是需要單獨購買的,而新書一般都比較貴,每個學年的書本,如果在學校買新書的話,需要600歐左右,不過這并不是強制的,大家可以去圖書館借,還可以買二手書。
    二、生活費
    在德國,不同的城市的生活開支是有著較大的差異的,所以城市也是留學生選擇院校的一個重要因素。
    德國的一線城市每年的生活費大致需要1萬8到2萬歐元;德國的二線城市每年的生活費大致需要1萬到1萬5歐元;德國的三線城市每年的生活費大致需要八千到一萬歐元。
    生活的開支主要包括住宿費、餐飲費、購物費,德國的留學生是可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的,所以基本上沒有交通的開支。
    一般一個月租房的開支,需要300歐左右,住校會稍微便宜一些,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維持在150-250歐之間,這樣的情況一般是不帶廚房的,帶廚房的房子會貴上不少。
    一日三餐是生活開支的重要部分,在學校的食堂吃一頓需要5歐左右;如果能過自己做飯,開銷可以節(jié)省至少一半,基本上每個月需要150歐左右。
    到了德國之后,留學生是需要強制購買學生保險的,加入了德國的醫(yī)療系統(tǒng),可以享受國民福利待遇,每年240歐,還是非常劃算的,因為在德國生小病要花的錢就不止240歐。
    日常的購物,包括衣著服飾、購物逛街、聚會聚餐,每個月至少要準備300歐。
    碩士費用
    1.注冊費:150歐元/年。在德國上大學是免費的,但是注冊費是必須交的,注冊完學校會發(fā)給留學生免費的月票卡,這里面涵蓋交通費;
    2.書本費:600歐元/年。由于德國的原版書非常貴,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會去復印圖書或者去圖書館看書;
    3.生活費:3000歐元/年。包括吃住的費用,每個月租房子從150歐元到250歐元不等;
    4.保險費:240歐元/年。這是不能少的,只要跨入歐洲就一定要上保險。保險包括醫(yī)療、人身、意外傷害等。自己會有一個私人醫(yī)生,如果是簡單的感冒、發(fā)燒的小病可以通過私人醫(yī)生進行診治,看病、買藥都是免費的。如果是嚴重的大病,需要私人醫(yī)生出具一個
    證明,要求去醫(yī)院診療,這部分費用也都由保險來出,可以免去家長的擔憂;
    5.其他:600歐元。歐洲學生的社交活動是很豐富的,所以會有這部分支出。
    勤工儉學
    通常一到寒暑假的時候,男孩子都愿意去斯圖加特,這是德國一個有名的打工城,那邊有很多重型機械、工業(yè)廠,例如奔馳、寶馬等大型工廠,大家去做流水線工作。每天一般工作8個小時,工作強度不是很大。女生則大多去法蘭克福,每到展覽季節(jié),法蘭克福就會
    需要大量的會展服務人員。
    另外,還有很多留學生去做導游,給中國的旅游團隊介紹歐洲幾國的名勝古跡,把自己的駕照換成國際駕照,開車帶著游客去法國、荷蘭等國家,同時自己也能邊旅游,邊打工。
    在德國,只有8個月的學習時間,4個月都是假期,所以寒暑假打工的時間非常充裕。按每個月工作25天來算,每天工作8小時,德國通常來說每個小時工資在10歐元左右,按4個月的打工時間來算,一共可以掙8000歐元。周末工一般掙得比較多,每天能掙100歐元,按
    每個周末工作一天算,54周一共可掙5400歐元,所以打工一年大約能收入13400歐元。
    2.德國留學申請條件 篇二
    一、語言要求
    德國是一種德語國家,因此,如果你想在德國留學,就必須具備德語的語言能力。大部分德國高校要求申請人必須具備至少B1水平的德語能力證書,但是一些專業(yè)如法律、醫(yī)學等可能會要求更高的語言水平。
    如果你的德語水平不足,可以通過參加德國高校的語言課程來提高你的德語能力,并獲得相應的語言證書。
    二、學歷要求
    申請德國大學,需要持有高中以上的畢業(yè)證明,通常是學士或碩士學位證書。畢業(yè)證書還需要翻譯成德語,并得到一名公證員的認證。
    同時,申請人還需在其所在國家的教育部門進行學位認證或榮譽證書認證。
    三、成績要求
    德國高校大部分專業(yè)是不需要參加統(tǒng)一的國家入學考試(如中國的高考)的,而是根據學生的學歷背景和專業(yè)方向進行篩選。因此,每個德國大學都有特定的入學要求和考試要求。
    在申請時,除了提供學位證書和畢業(yè)證書以外,還需要提供個人學業(yè)成績單、語言成績證書和一個自我推薦信。
    四、簽證要求
    如果你決定在德國留學,則需要辦理學生簽證。因此,你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有一份入學通知書或者一份確認錄取的文件。
    2)你已經提前繳納了學費(該費用通常不會超過德國大學和公立高校的1000歐元)。
    3)你提供了一份銀行存款證明,證明你有能力在德國生活和支付生活費。
    4)你必須有有效的健康保險。
    五、申請材料
    在申請德國高校時,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1)個人簡歷
    2)德語水平證書
    3)學業(yè)成績單
    4)推薦信
    5)入學通知書
    6)銀行存款證明
    7)健康保險證明
    六、面試要求
    申請某些德國大學可能需要參加面試,這會要求申請人展示他們的語言能力、專業(yè)知識和研究背景。
    在這個過程中,申請人需要積極參與和表達自己對專業(yè)及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的建議。
    3.德國留學的好處與弊端 篇三
    一、德國留學優(yōu)勢
    1、免交學費
    德國大學是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不但學費全免,就連雜費(德國稱之為注冊費)也很少,通常每學期100歐元左右(約合1000元人民幣)。這對于經濟上不富裕、但又渴望出國鍍金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大的誘惑。雖然從2004年起不少德國大學開始征收超學期學費,但主要是針對長期賴在校園里不肯畢業(yè)的學生,而中國學生基本上可以在規(guī)定學制內完成學業(yè),因此無需為此擔憂。
    2、延簽方便
    在德國,一旦通過大學語言考試并順利注冊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一般說來,只要是大學還未畢業(yè)),個人都無需為簽證不能延期而擔心,并且可以在簽證有效期內隨時回國探親或是去第三國游玩。而在美國,一般來說,只要回國就又要重新簽證,結果很多學生都不敢回家。
    3、發(fā)展前景好
    目前中德兩國關系正處于歷史佳時間,政治、經貿、科教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自2003年起,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德國在亞洲大的貿易伙伴,而德國長期以來一直都是中國在歐洲重要的貿易伙伴。并且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德后,也進一步的增進了中德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德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4、留學要求偏低
    德國大學錄取程序中對語言的要求相對是比較低的,不像去美國或英國,要先考托福、GRE或雅思之類。德國是先憑你一定的德語學時(一般在400至800學時)證明就可以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德國之后再過大學真正的語言關。德語主要難在入門和語法上,而后就是中國學生的長項。一般中國學生只要努力,都可以在一年內通過德國大學的語言考試。
    5、打工機會眾多
    在德國讀書期間原則上是允許打工的,但不允許一年四季都去打工。每個留學生每年多有120個整天(8小時為一整天)的打工時間。相較其他發(fā)達國家,德國的打工機會要高許多,只要不怕辛苦,都能找到份短工。而且為了鍛煉口語,還是應該多去打工,這樣對未來留德找工作是非常有益處的。
    6、生活優(yōu)惠眾多
    在德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享受各種優(yōu)惠和便利,這也是為什么在德國有那么多的人情愿留在校園內,也不愿走上社會的主要原因。這些優(yōu)惠首先體現在“行”上。一般來說,學生每學期繳納的注冊費里,包括了大學所在城市的所有公共交通費用(如公交車、地鐵、區(qū)間火車等)。在有些州,甚至包括往返附近城市的火車票。此外,大學生外出旅行還可以購買折扣票。
    二、德國留學的弊端
    1、學習時間長
    德國大學學制很有自身特點:學習時間不受限制,只要你修滿必需的學分,不論你是花五年的時間還是十年的時間,都可讓你畢業(yè)。這對一個學習不很自覺的人來說,客觀上很容易養(yǎng)成惰性。
    雖然中國人以聰穎勤奮聞名,但在德國學習卻很難偷得上巧,一般需要多花半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順利完成學業(yè)并拿到學位。這同英美國家一兩年即可獲得一個學位相比,無疑要落后很多。不過,德國學制長并不是一無是處,起碼有一點是世界公認的:德國雖然沒有大學,但它的大學文憑含金量卻是極其高的。
    2、必須要過語言
    德國大學錄取過程中對語言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僅僅滿足于一紙學時證明和面試時簡單的幾個問句。當你手拿大學錄取通知書(請注意:德國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同中國的完全是兩種意義。德國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更準確地應稱為有條件錄取,必須通過語言考試才能注冊)畢竟國內學生從小學的是英語,(極少有從小為留德就開始做準備學習德語)都是臨近申請前突擊學習幾百學時。
    赴德后必須經過德國語言班的學習并通過語言等級考試DSH2。根據德國的有關規(guī)定,兩年之內無法通過大學語言考試,即被遣返回國。所以必須得埋頭苦學德語,務必在國內把德語基礎打扎實,好在國內通過德語水平考試后再出國,這樣一方面可使自己在德國有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可迅速適應完全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
    3、申請獎學金難
    因為德國大學是免費教育,所以它本身不設立獎學金。獎學金通常由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或是德國各個政黨的基金會如阿登納基金會、埃伯特基金會、瑙曼基金會等提供。資助對象絕大多數為大學高年級的學生,也包括外國學生,但主要照顧歐洲和北美國家,中國學生除非學習成績出眾,一般很難申請到獎學金。而且獎學金金額要較英美國家少一些。此外,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基金會會向申請者提供整個學習期間的資助。
    4、教學體制差異大
    德國大學的教學體制與中國很不相同。明顯體現在德國大學高度強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能動性,教授一般不督促學生的課外學習,通常只是負責講好自己的課,并給學生列出一長串的參考書目,至于你上課有沒有聽懂或是學習上是不是有困難,只要你不主動去問,他也一概不去關心,至于你有沒有去讀參考書,他更是不管。而且德國的大學教授通常都有自己的輔導時間,規(guī)定時間之外,你很難找到他。這種放手的教學機制讓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計劃安排好了的中國學生很難適應。因為自主能力差,導致學習計劃一團糟,影響學習成績,同時也挫傷了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