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走月亮》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阿媽牽著“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場景。全文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下面是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
    4.能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jīng)歷過的某個月下情景。
    【過程與方法】
    1.指導預(yù)習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詞語。
    2.閱讀和想象畫面、品味語言結(jié)合,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描繪的畫面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以及“我”的幸福與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難點
    1.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
    2.能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jīng)歷過的某個月下情景。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月亮船》的歌曲。
    學生:搜集一些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出示月亮圖片)同學們,看到月亮,誰能吟誦幾句有關(guān)月亮的詩詞?
    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頭創(chuàng)作了許多流芳百世的詩詞,也讓我們產(chǎn)生了無限的遐想。除了這些古詩,還有許多美妙的歌曲陶冶著我們的情操。你們想聽嗎?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皇讋勇牭摹对铝链罚M蠹异o下心來,認真地聽,細細地品,讓月夜的溫馨、月光下媽媽濃濃的愛走進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
    吟過古詩,賞完歌曲,我們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樣平靜,伴著媽媽的笑眼彎彎,我們感覺好幸福!讓我們在這種心境下跟隨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
    3.板書課題:走月亮。
    4.教師簡介云南地區(qū)走月亮的風俗。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先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初步掃除文字障礙。
    2.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3.點名分段讀課文,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三、集體交流,了解主要內(nèi)容
    教師向?qū)W生介紹云南、洱海、白族,出示有關(guān)云南風景的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云南風景有初步的印象。
    1.說說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月下散步)
    2.“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
    3.讀完文章后,你有怎樣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2.能邊讀邊想象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
    3.寫自己經(jīng)歷過的某個月下情景。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邊讀邊想象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
    難點
    寫自己經(jīng)歷過的某個月下情景。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自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來仔細品味,感受月光下的景美、情美。
    二、初步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并畫出重點詞句:
    (1)“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用“——”標記出來。
    (2)找出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一個句子,用“——”標記下來。
    2.引導學生匯報:
    (1)教師相機板書:“我”和阿媽走過了小路、溪邊、田埂……
    (2)“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在課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共出現(xiàn)了4次,把“我”和阿媽到過的地方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使文章自然地分成了四個部分。
    三、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一)月亮升起圖(第1~3自然段)
    1.引導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重點體會“從洱海那邊升起來”的意境。
    (1)要想走月亮,必須在月光下,文中哪兒寫月亮升起來了?誰來讀讀。
    (2)月亮已經(jīng)升起來了,為什么偏偏還要加上“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呢?為什么不說“從花園那邊升起來了”?
    (3)引導體會美景:天上一輪月亮,水中一輪月亮,天上的月亮靜靜的,水中的月亮隨波蕩漾。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重點體會:“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1)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別安靜。注意聽!這四個“照亮了”,你能聽出什么味道?是從遠處照到近處了,還是從近處照到遠處了?
    (2)生回答。(從遠到近)
    (3)師小結(jié):從“點蒼山”到“大青樹”再到“大道和小路”,作者是按照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的順序進行描寫的,畫面具有次序性、連續(xù)性,從中讓人感受到月光的明亮、柔和。
    (4)有感情地朗讀文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畫面。
    3.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是怎樣的?
    4.學生配樂朗讀??偨Y(jié):多么溫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月下溪邊圖(第4~5自然段)
    1.師配樂朗讀,學生想象,體會。(引:聽!溪水在唱歌,老師仿佛看見一位阿媽牽著孩子的手,來到了小溪邊。同學們,輕閉你的雙眼,放飛你的想象,趕快到小溪邊去看一看,聞一聞,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重點引導:
    (1)你聞到了什么?畫出描寫小溪流香的句子。
    (2)你看到了什么?(重點體會“抱”的溫暖)
    (3)此時此刻,文中的“我”想到了什么?
    (4)假如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媽媽在一起,你會做些什么?(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感悟)
    3.小結(jié):是呀!其實,只要我們和阿媽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戲,都會感到快樂和幸福!
    4.互相讀一讀,將快樂傳遞給你的同桌。
    (三)自學月下田園圖、月亮牽星圖(第6~9自然段)
    老師領(lǐng)大家學習了第一、二部分,接下來請同學們獨立閱讀和分析,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部分自學。
    1.默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標記下來,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標點符號。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結(jié):是呀,“我”和阿媽走在這樣柔和的月光下,伴著蟲鳴、鳥飛以及果園那邊飄來的甜香,邊走邊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只是靜靜地走著。
    5.課文為什么反復(fù)出現(xiàn)“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呢?
    明確:串聯(lián)全文,一詠三嘆讓畫面有了流動感。同時,充分表達了“我”和阿媽在月光下散步時的幸福和喜悅之情。
    四、播放歌曲《母親》,升華情感
    看到作者小時候和阿媽在一起度過的幸福時光,讓我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其實,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讓我們懷著甜蜜、幸福、感恩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母親》,一起回憶媽媽帶給我們的溫馨、快樂、幸?!?BR>    五、布置作業(yè)
    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jīng)歷過的某個月下情景。
    2.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了解“反復(fù)”這一形式的表達效果。
    2.過程與方法:在讀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麗。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并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月下景色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體會濃濃的親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父母、關(guān)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并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
    教學難點:
    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讓畫面浮現(xiàn)于學生的腦海中,激起學生讀的想法,讓情感在讀中體悟、升華,真正使學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展示月夜圖,一個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景。學生欣賞后談感受。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學生通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作批注。(思考這些詞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并在讀的過程中想象美麗的畫面。)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提煉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結(jié)構(gòu)的特點。(全文以“啊,我和阿媽走月亮”為線索分為四部分。
    在新理念的指導下,結(jié)合三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悠揚的音樂,展示一個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景。把學生帶入一種秋夜賞月的意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直觀、形象的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月亮船》。
    教師向?qū)W生介紹云南洱海、點蒼山。多媒體出示有關(guān)云南風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云南風景有初步的印象。
    學生自讀課文。
    交流不明白的詞語。
    通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作批注。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提煉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結(jié)構(gòu)的特點。(全文以“啊,我和阿媽走月亮”為線索分為四部分。)
    三、品讀課文
    教師通過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語言美及蘊涵的真摯的親情。小組交流中給每個孩子充分的時間,他們可以說、可以讀,可以討論,在交流中學生對課文的認識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呦,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讀完之后,學生發(fā)現(xiàn)“流著”一詞兩次使用,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個“抱”字,形象地寫出了小水塘的形狀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見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使本無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歡快、幸福的情緒,如流水綿綿不絕,顯得那么和諧,那么美好。
    “月光照在水面上,隨波蕩漾,月光閃閃;而照在果園里,果樹上結(jié)滿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團團的了”學生不難從“走過”這個詞和省略號中發(fā)現(xiàn)小作者和媽媽伴著月光走過許多的地方,從而引導學生通過省略號想象:“我”和媽媽還去了哪些地方?是什么樣的?
    富有詩意的文章,學生喜歡誦讀,更愿意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與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學生都喜歡的段落,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照在那兒又是什么樣?并組織學生交流,關(guān)注學生的遣詞造句,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表揚、鼓勵及糾正,真正達到具有時效性這一教學目的。
    在細讀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采取多種形式來讀,朗讀的基調(diào)應(yīng)是輕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導學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讀出來。
    “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xiàn)四次??此浦貜?fù),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四、配樂朗讀,升華感情
    入情入境地讀,使學生回歸整體,再次深層次的體驗對課文的感悟,并在讀中,將作者“反復(fù)”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及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內(nèi)化至學生心里。
    讀著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進一幅如詩、如夢、如世外田園般的畫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小手,走啊走,走過村頭,走過大道和小路,走過小溪和水塘,走過溪岸和拱橋,走過果園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靜,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蟲鳴、鳥飛、溪流、人語,無不充盈著溫馨、甜美之情。
    五、美句賞析。
    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還是火把梨?都有。
    現(xiàn)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把稻田比作銀毯。
    用銀毯比喻稻田。
    六、拓展延伸、課后作業(yè)。
    說到親情,我們眼前會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小路上媽媽伸展雙臂迎接蹣跚學步的幼兒,風雨中爸爸手持雨傘呵護著放學歸來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孫子數(shù)天上的星星。
    在濃濃的親情中,我們學會了獨立行走,我們一步步長大成人。這伴隨生命每一刻的親情,你感受到了嗎?同學們,想一想,說說,然后寫在你的日記本上吧。
    板書設(shè)計
    走月亮
    山村月野圖——美好、祥和
    走月亮——濃濃親情
    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學反思 篇三
    《走月亮》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我”和阿媽在月光下的云南洱海邊散步的場景。文章共計九個自然段,根據(jù)“我”和阿媽走月亮經(jīng)過的地方,分為“月亮升起圖”、“月下溪邊圖”、“月下田園圖”和“月亮牽星圖”。
    因為有上篇課文的反思,《走月亮》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一直都在注意引導學生去體會,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齊讀,抓關(guān)鍵字,帶著孩子們走進月光下的洱海;通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引導孩子們?nèi)ンw會“我”和阿媽之間的溫馨親情。在美麗的月景中,“我”和阿媽走月亮。
    這篇課文的教學,①找到全文的線索“我和阿媽”走月亮。②“我”和阿媽走月亮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③第八自然段根據(jù)月亮牽著小星星,阿媽牽著“我”體會“我”和阿媽之間的親情。④通過第四單元的學習,學生在朗讀中想象畫面會發(fā)現(xiàn),四年級的課文想象畫面,不僅僅有畫面,還包含了畫面中的聲音、味道以及心中所想,即多感官感受到的現(xiàn)實場景。
    后,我們通過看課文插圖中兩個人物的面部表情,體會到“我”和阿媽走月亮的幸福和愉悅。帶著這樣的心情朗讀第九自然段,結(jié)束了我本課的教學。
    學完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第六自然段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此類長自然段的學習,應(yīng)該多多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畫面,或描述,或朗誦,或交流自己的感受。一直都是我在講,根本沒有給學生說自己感受的機會。這也是我上課的一大弊端,只想著教學時間不夠,老師講要快些。所以,之后的教學中,告誡一下自己,要放開手讓學生來說,學生來選擇,學生說感受!
    小練筆很重要,應(yīng)該在學生第六自然段的時候相機學習的,只有等下次課補上了。
    4.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學反思 篇四
    《走月亮》這篇文章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幅如詩、如夢的畫卷,人與自然交融和諧的意境,溫馨、幸福、快樂的脈脈親情洋溢在字里行間。課文不但語句優(yōu)美、適合指導朗讀,而且結(jié)構(gòu)有特點,修辭手法也很典型,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朗讀訓練的范文。
    課文四次寫到“我和阿媽走月亮”,看似重復(fù),實則是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這個句子在文中的反復(fù)出現(xiàn),將作者走月亮到溪邊、果園、莊稼地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串聯(lián)了起來,讓課文結(jié)構(gòu)清晰而完整。學生非常直觀地了解了課文的這種寫作結(jié)構(gòu)。
    針對課堂呈現(xiàn)出的不足,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這些美妙的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終的目的讓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學生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
    5.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走月亮》教學反思 篇五
    《走月亮》是一篇如詩、如夢、如畫的優(yōu)美散文,人與自然交融和諧的意境,溫馨、幸福、快樂的脈脈親情溢于字里行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重點句子去體會,并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我先把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一一找出,并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去讀,讓學生在范讀中深受感染,使他們的語感得到培養(yǎng)。同時我還引導學生回憶和媽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媽媽的愛,對媽媽表達出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與感恩。這樣情感不知不覺的滲透到作品中,這時的讀就是用心讀書,用情讀書。
    1.學習狀態(tài)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談的很少,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只是默默聽講,默默記筆記,不善于表達。而且我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也只是講了“流著”“抱著”兩個關(guān)鍵詞。在課堂上,本該是學生對文本暢所欲言,但是大部分學生默不作聲,教師單純地講解效果一般。
    2.語段解讀
    本單元閱讀重點訓練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蹲咴铝痢分械木埃际恰耙磺芯罢Z皆情語”的寄情之景,每一處景物中,都有幸福的味道——那是牽著媽媽的手一起“走月亮”時見到的、回憶起的景?!斑呑x邊想象畫面”,一定是讀者代入了情境中的想象,而非單純地想象文字所能呈現(xiàn)的客觀畫面。
    在第四自然段中,后一句中的“去看看”的內(nèi)容,都是前面所領(lǐng)悟的內(nèi)容。
    3.對文章情感的體悟
    《走月亮》是學生課堂閱讀的第一篇正式意義上的抒情散文。本文無論是語言、意象,還是情感,都富有詩意,并且文中描寫的景,抒發(fā)的情,都是學生熟悉的,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可觸。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xiàn)了四次,它是一根情感線,既層層深入地抒發(fā)了跟阿媽走月亮的欣喜和幸福之情,也起到了在結(jié)構(gòu)上串連全文的作用。課文正是以這句話為線索,循著這樣的情感脈絡(luò)把讀者一步步帶入美好的畫意詩情中。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文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沒有過的講解,但我相信學生通過朗讀能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