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字號:


    奮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做到了有興趣。高三頻道給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1.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
    已知三角形底a,高h,則S=ah/2
    已知三角形三邊a,b,c,半周長p,則S=√[p(p-a)(p-b)(p-c)]
    (a+b+c)_(a+b-c)_1/4
    已知三角形兩邊a,b,這兩邊夾角C,則S=absinC/2
    設三角形三邊分別為a、b、c,內切圓半徑為r
    則三角形面積=(a+b+c)r/2
    設三角形三邊分別為a、b、c,外接圓半徑為r
    則三角形面積=abc/4r
    2.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1.對于函數f(x),如果對于定義域內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么f(x)為奇函數;
    2.對于函數f(x),如果對于定義域內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么f(x)為偶函數;
    3.一般地,對于函數y=f(x),定義域內每一個自變量x,都有f(a+x)=2b-f(a-x),則y=f(x)的圖象關于點(a,b)成中心對稱;
    4.一般地,對于函數y=f(x),定義域內每一個自變量x都有f(a+x)=f(a-x),則它的圖象關于x=a成軸對稱。
    5.函數是奇函數或是偶函數稱為函數的奇偶性,函數的奇偶性是函數的整體性質;
    6.由函數奇偶性定義可知,函數具有奇偶性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對于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則-x也一定是定義域內的一個自變量(即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
    3.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
    ②側面是梯形
    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
    ①底面是全等的圓;
    ②母線與軸平行;
    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
    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
    ①底面是一個圓;
    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
    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
    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
    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
    ①球的截面是圓;
    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4.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⑴集合與簡易邏輯:集合的概念與運算、簡易邏輯、充要條件
    ⑵函數:映射與函數、函數解析式與定義域、值域與最值、反函數、三大性質、函數圖象、指數與指數函數、對數與對數函數、函數的應用
    ⑶數列:數列的有關概念、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數列求和、數列的應用
    ⑷三角函數:有關概念、同角關系與誘導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簡、證明、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三角函數的應用
    ⑸平面向量:有關概念與初等運算、坐標運算、數量積及其應用
    ⑹不等式:概念與性質、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證明、不等式的解法、絕對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應用
    ⑺直線和圓的方程:直線的方程、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線性規(guī)劃、圓、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⑻圓錐曲線方程: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軌跡問題、圓錐曲線的應用
    ⑼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空間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棱柱、棱錐、球、空間向量
    ⑽排列、組合和概率:排列、組合應用題、二項式定理及其應用
    ⑾概率與統(tǒng)計: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樣、正態(tài)分布
    ⑿導數:導數的概念、求導、導數的應用
    ⒀復數:復數的概念與運算
    5.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1)先看“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當命題“若p則q”為真時,可表示為p=>q,則我們稱p為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這里由p=>q,得出p為q的充分條件是容易理解的。但為什么說q是p的必要條件呢?事實上,與“p=>q”等價的逆否命題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則p一定不成立。這就是說,q對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條件”
    若有p=>q,同時q=>p,則p既是q的充分條件,又是必要條件。簡稱為p是q的充要條件。記作p
    (3)定義與充要條件
    數學中,只有A是B的充要條件時,才用A去定義B,因此每個定義中都包含一個充要條件。如“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一定義就是說,一個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顯然,一個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個含有充要條件的語句來表示。“充要條件”有時還可以改用“當且僅當”來表示,其中“當”表示“充分”?!皟H當”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義中的條件都是充要條件,判定定理中的條件都是充分條件,性質定理中的“結論”都可作為必要條件。
    6.高三年級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點
    特殊棱錐的頂點在底面的射影位置:
    ①棱錐的側棱長均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的外心.
    ②棱錐的側棱與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的外心.
    ③棱錐的各側面與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內心.
    ④棱錐的頂點到底面各邊距離相等,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多邊形內心.
    ⑤三棱錐有兩組對棱垂直,則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錐的三條側棱兩兩垂直,則頂點在底面上的射影為三角形的垂心.
    ⑦每個四面體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條棱的中垂面的交點,此點到各頂點的距離等于球半徑;
    ⑧每個四面體都有內切球,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