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5篇

字號:

班會課是班主任與學生進行交流的主要平臺之一,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是班級管理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5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 篇一
    教學內(nèi)容:重溫規(guī)章制度,擬定新學期打算。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教育
    1、重溫《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作息時間的安排:早上清潔時間、早讀時間、午自習時間、放學時間、作業(yè)時間,并嚴格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強調(diào)必須遵守)。
    3、集體活動:要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
    4、早讀:書本教材、按學習進度讀書、背誦。
    5、課前準備:按課程表準備下節(jié)課的學習用品、相關書籍齊全。
    6、上課聽講:坐姿端正、積極思考、發(fā)言大膽、不影響他人學習。
    7、下課活動:注意安全、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課間不得在過道、走廊上追逐打鬧、高聲喧嘩,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
    8、集合整隊:快、靜、齊。
    9、午讀:課外閱讀資料,成立圖書角,完成有關閱讀習題。
    10、放學要求:按時回家,不進"三室一廳",不結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嚴格站路隊回家。
    二、安全教育
    1、不要將危險物品帶到學校,美術課需要的小刀,不要隨便拿出來玩。使用時要小心,以免受傷。
    2、下課活動時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走右邊,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欄桿上。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3、走出校園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飲食安全(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不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wèi)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zhì)。)同學們我們要將安全知識時時記,注意安全處處提。
    三、衛(wèi)生習慣:
    1、教室里將桌椅擺放整齊,抽屜內(nèi)無雜物。地面無紙屑,教室墻壁、桌面無亂貼亂畫痕跡。值日生將黑板擦凈,講臺上的物品擺放整齊。
    2、每個學生要養(yǎng)成"三要"、"四勤"、"八不"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三要":早晚要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要漱口。
    "四勤":勤洗澡,勤理發(fā),勤剪指甲、勤換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倒垃圾,不吸煙。
    四、總結:談談新學期打算,提出奮斗目標。
    2.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 篇二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fā)事情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場所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是因為有的人安全意識不強。
    b、班級舉例:學校發(fā)生的事故及后果。
    c、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三、小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學生討論。
    2、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nèi)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墻,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課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財產(chǎn)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衛(wèi)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變或過期食品。
    四、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強注意。
    根據(jù)《小學生守則》《十要十不要》的內(nèi)容自我檢查。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是新學期開學后的第一天,我們已經(jīng)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為了今后能更好地學習、生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小學生應該記住的一些安全知識。
    人們常說:“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蓖瑢W們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體才是學習、工作、生活的本錢。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珍愛生命,珍惜幸福的學生生活。
    3.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 篇三
    一、班會目標:
    1、了解自己在學校的生活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2、明確在新的學年里如何達到所追求的目標。
    二、班會重點:
    1、說說自己在學校生活中的收獲及的進步。
    2、談談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
    三、活動難點:知道二年級該做些什么,談談如何去實現(xiàn)目標。
    四、會前準備:
    1、召開中隊干部會,討論班級的成績和存在問題。
    2、分別召集優(yōu)、中、學困生代表座談會,討論制定新的目標。
    3、與相關家長聯(lián)系,讓家長寫孩子進步和不足之處。
    4、收集好獎狀和作業(yè)本,以及學生的成長記錄袋。
    五、班會過程:
    1、引入主題。
    2、回憶過去。
    (1)成績與進步。
    (2)不足與問題。
    (3)制訂班級目標。
    我們的目標
    勤奮:勤學習,勤思考,勤動手,勤動口。
    勇敢:勇守紀,勇認錯,勇自立,勇奮斗。
    誠實:誠做人,誠學人,誠待人,誠助人。
    快樂:樂鍛煉,樂活動,樂勞動,樂學習。
    (4)鞏固與延伸。本學年將以此目標進行各項比賽,作為評定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的依據(jù)。
    4.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 篇四
    一、教學目標
    通過這次班會,讓《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能夠在學生中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真正用規(guī)范來指導學生平時的言行。
    二、教學重難點
    抓住學生學習行為規(guī)范為中心,使學生更好地貫徹落實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陶冶學生的文明品格。
    三、教學過程
    1、導入主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講小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你知道什么是行為規(guī)范嗎?當然知道,我們經(jīng)常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校規(guī)章制度呢。
    那么我相信你對行為規(guī)范一定有了相當了解,這樣吧,這次的班會,我們就舉行一個知識競賽,看誰對行為規(guī)范知道得多。大家說好不好?請大家遵守競賽規(guī)則,勇越舉手發(fā)言,答對的話你就能為你們小組爭得分數(shù),到班會后,讓我們看看哪一組是冠軍。
    下面是行為規(guī)范知識競賽題
    一、簡答題
    1、上下課時同學們應如何做?
    2、說出五種文明用語
    3、升國旗,奏唱國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
    二、判斷題
    1、我們可以配戴首飾,披頭散發(fā)。(×)
    2、我們要生活儉樸,不亂花錢。(√)
    3、我們可以因有事而不請假,隨便曠課。(×)
    4、參加各種活動時,要準時,不能吃零食。(√)
    5、不把校外人帶進校內(nèi),也不闖進外校去游玩,吵鬧。(√)
    6、觀看電影表演時,可以說話,隨便走動。(×)
    7、可以隨地吐痰、隨地丟垃圾。(×)
    三、自由發(fā)言
    請舉例說明或者以表演的方式表現(xiàn)出良好的行為及不好的行為。
    四、討論題
    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使我們將來生活和學習獲得更多的收獲。大家同意嗎?(同意),那么請種小組討論,并舉例說明,良好的行為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不良的行為習慣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
    五、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相信每個小朋友都能做一個遵守行為規(guī)范的好孩子。老師看你們的表現(xiàn)哦! 
    5.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主題班會記錄 篇五
    活動主題:學校里
    【時間】星期一下午
    【地點】教室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做事要有責任心,要有負責到底的精神,學會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
    2、教育學生做事要認真,勇于承擔責任,不推委。
    3、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做事不負責任會對他人、集體、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活動準備】
    1、拍攝校園短片。
    2、學生排練節(jié)目。
    3、準備形狀各異的小卡片。
    【活動內(nèi)容】學校里;
    【活動過程】
    1、同學們在學校里是小學生,在家里是好孩子,在社會中是小公民,咱們先來談談作為一名小學生、集體中的一份子,你們應該盡到哪些責任呢?(指名說)
    2、是啊,如果我們每個同學都能這樣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該是多么溫馨,學習生活該是多么愉快啊!接下來,請欣賞同學們自編的快板《牢記責任心》吧!
    3、生表演快板《牢記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