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案5篇

字號:

《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下面是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陡”、“攀”等六個生字,會寫“爬”、“峰”兩個生字。
    2.初步體會“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zhì)。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天都峰險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書寫生字
    1.出示天都峰的圖片:小朋友,還記得黃山奇石里的金雞叫天都嗎?請看大屏幕,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shù)娜?,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滋味。
    2.板書課題,書寫課題中的生字:爬、峰
    3.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里都寫了誰去爬天都峰?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生讀好后,讓他們再次讀讀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
    3.老師覺得課堂上美妙的聲音就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了,誰愿意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4.指名讀,給生字和多音字正音,簡介鯽魚背。
    5.課文寫了誰去爬天都峰? 板書:小朋友
    這是一位怎么樣的老爺爺?板書:老爺爺,課文是怎么寫的?(白發(fā)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BR>    三、體會“險峻”,背誦積累
    1.這一老一小都來到了這座奇險無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峰,(板畫:天都峰),準備迎接挑戰(zhàn),課文又是怎么描寫這座天都峰的?請你們讀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句子。
    2.誰來讀你劃出來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
    ①自由讀這兩個句子,特別是哪些詞體會到天都峰險峻?圈出來。
    ②指名說,板書:筆陡、掛;
    筆陡:陡是生字,請看老師寫這個字。這樣筆直陡峭的山峰就叫筆陡。
    齊讀詞語。
    從天上掛下來:正因為山峰如此地筆陡,石階旁邊的鐵鏈才會像從天上掛下來一樣。
    ③指導朗讀:
    第一句:天都峰直入云宵??!齊讀。
    天都峰高1829米,而我們的教學樓只不過幾十米!再次齊讀。
    第二句:這么高、這么陡的石級,你能讀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④背誦寫天都峰的句子。
    4.小朋友站在這么筆直陡峭的天都峰下,她會怎么想?
    指名說,師:她的心里直――發(fā)顫。你能給發(fā)顫換個詞嗎?
    四、體會一老一小的不怕困難、互相鼓勵
    1.此時小朋友的心里非常害怕,那后有沒有爬上去呢?課文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齊讀第7自然段。那究竟是誰使她克服了害怕,爬上了天都峰?(老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小朋友和老爺爺?shù)膶υ挵伞?BR>    2.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當小朋友和老爺爺見面時,他們彼此都問了對方同樣的一個問題,請你們找出來。
    指名說,出示: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兩組互讀對話,師:簡單的問題,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并不平靜的內(nèi)心,他們在問對方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說,引讀問題
    師:他們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決定克服困難,爬上去,所以老爺爺也
    點點頭,說(引讀):對,咱們一起爬吧!
    3.師生合作讀課文3――5自然段。
    4.他們說爬就爬,瞧,“我”爬得多用勁!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讀,找出
    哪些詞可以看出“我”爬得很用勁?圈出來。
    指名說,談感受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攀(這么陡峭的山峰,一不留神就會掉下來,必須得緊緊地抓著這鐵鏈,怪不得“攀”字下面是一個手,)板書:手腳并用
    5.朗讀:這么險峻的山峰,小小年紀的我卻能克服困難,堅持爬上去。誰能讀好這個句子?自由練――指名――齊讀
    6.引讀:老爺爺也會和我一樣……
    7.我和老爺爺在爬天都峰的過程中,會互相說些什么鼓勵的話?
    8.聽了彼此的鼓勵,他們堅持爬呀爬,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齊讀第7自然段。
    從“終于”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寫下來。
    學生自由寫――指名說
    五、課堂小結(jié)
    是的,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付出汗水,怎能爬到峰頂?(板畫:箭頭)相信爬到峰頂后的這一老一小會無比的喜悅,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去分享吧!
    2.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石級、鐵鏈、發(fā)顫、猶豫、奮力、終于、居然、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運用多讀多想的方法邊讀邊想,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4、使學生入情入境深入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了困難,使學生懂得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指導學生讀好“我”與老爺爺?shù)膬纱螌υ捯约鞍职趾笳f的話,充分體會“我”與老爺爺是怎樣相互鼓勵,勇攀高峰的。
    教學過程:
    一、看黃山的風景錄象,交流對黃山的印象。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爬過什么山?去過黃山的請舉手。黃山有“飛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說,可見黃山極難攀登,然而,文中一老一少竟登上了天都峰。(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他們怎么能爬上天都峰?從文中給我們些什么啟發(fā)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新授
    (一)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二)指名分部分朗讀課文,糾正字音?;卮穑赫n文講了件什么事?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學生想: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畫出描寫天都峰“高”、“陡”的句子。
    (2)電腦出示天都峰圖片,指名說天都峰什么樣?
    (3)對照文中彩圖自讀第一自然段,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到天都峰的高和陡的?從“啊”“云彩上面”“筆陡”“從天上掛下來”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么高陡的山我有信心爬嗎?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4)指名說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語氣和圖中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
    2、講讀課文三五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我遇上了誰?從哪些詞句看出老爺爺年紀大?
    (2)我不再猶豫,為什么?
    (3)指名分角色讀我和老爺爺?shù)膶υ挕?BR>    (4)這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3、講讀課文六、七自然段。
    (1)自讀,用橫線畫出爬山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2)出示句子:“我(奮力)向峰頂爬去”“爬呀爬,我和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請學生說說用上括號的詞語好在哪里?
    (3)再讀課文,告訴老師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4、講讀課文八十自然段。
    (1)指名讀我和老爺爺?shù)膶υ挘耄核麄冊诟墒裁??他們?yōu)槭裁匆ハ嗟乐x?
    (2)齊讀后一段,想:“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從哪兒能看出來?理解“汲取”“爸爸的話”告訴我們什么?
    四、鞏固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一課,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五、自我評價
    分別從語文知識做人及學習習慣等方面展開自我評價??紤]成熟后在班內(nèi)交流這節(jié)課的收獲。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有過和小作者類似的經(jīng)歷嗎?講給同桌聽聽。
    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奮力、終于、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于”寫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3.情感與價值
    使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fā)努力,就能戰(zhàn)勝困難;知道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后一個自然段中爸爸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guān)天都峰的資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題導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鯽魚背”。
    欣賞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并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shù)娜?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獲。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4.小組內(nèi)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5.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6.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7.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lǐng)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假日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拔摇迸c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0個字,并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如:峰—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子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guān),所以是“山字旁”。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作業(yè)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學生朗讀課文。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3.(出示天都峰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海中的“畫”。
    學生熟練閱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議讀,領(lǐng)悟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時間、地點、人物。)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guān)語句,輕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進一步地表現(xiàn)了天都峰的“高”。)
    (2)陡:“筆陡”“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級邊上的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么叫“發(fā)顫”?真的害怕嗎?(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4.學生練讀,評讀。
    5.小結(jié)。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nèi)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字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xiàn)了他們的什么精神?
    3.學生分組討論。
    4.全班交流、小結(jié)。(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xiàn)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我(  )向峰頂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敖K于”是經(jīng)過“奮力”的結(jié)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什么?
    (2)“我”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這“勇氣”體現(xiàn)在哪里?
    (勇氣。體現(xiàn)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三、拓展學習
    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請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四、總結(jié)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戰(zhàn)勝困難。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
    五、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話部分可分角色朗讀。
    2.跟自己的家人說一說,從這篇文章中,你學到了什么。
    4.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在相互鼓舞下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
    2.學會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和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聽寫。
    2.認讀詞語。
    tiě liàn pān dēng biàn zi chàn dòng
    鐵鏈  攀登  辮子  顫動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緊扣課文題目,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呢?
    學生討論后,使同學們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地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課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在云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3.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形體演示理解詞語。
    教師引領(lǐng)學生朗讀“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讀后,讓學生用動作演示出天都峰的高,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天都峰的高和陡。
    4.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
    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及令人生畏的氣勢。
    5.讀了第二自然段,同學們有什么感受?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
    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三、深入學習,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shù)那樾?BR>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害怕、畏懼的心理。
    2.指名交流。
    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fā)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
    邊讀邊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3.結(jié)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指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4.“我”是看到了什么才下定決心要爬上峰頂?shù)哪?
    自由讀課文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1)出示第四自然段的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
    (2)“我”和老爺爺?shù)牡趯υ?。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們體會到: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你(您)年紀這么小(這么大)怎么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向?qū)Ψ奖硎揪匆猓f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并指名朗讀。
    (3)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第六、七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圈畫描寫爬山的詞語。
    (2)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奮力”是“拼盡全身的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3)引讀第七自然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山的辛苦及上山后的喜悅。
    (4)讓學生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第六、七自然段。
    四、啟發(fā)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舞爬上峰頂?shù)?BR>    1.老爺爺為什么能爬上峰頂呢?
    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想。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1)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見了“我”,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
    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互相鼓舞,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的鼓舞才爬上峰頂?shù)摹?BR>    指導朗讀。
    五、總結(jié)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這樣,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六、課外延伸,培養(yǎng)能力
    請你把這一周所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呢?
    5.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設(shè)計
    一、揭示課文題目,啟發(fā)談話
    黃山是我國的風景游覽區(qū),那里景色秀麗,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大景觀著稱于世。自古就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天都峰是黃山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小作者的腳步一起來爬上這的天都峰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爬天都峰》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假日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頂?shù)氖隆?BR>    2.學生交流查找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如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三、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畫出不認識的字、詞,借助拼音或小組內(nèi)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可有重點地進行指導。
    2.認讀詞語
    石級 鐵鏈 攀登 照相 小辮子 笑呵呵
    3.讀準下面的多音字。
    假(jià)日
    似(sì)乎
    白發(fā)(fà)蒼蒼
    照相(xiàng)
    應(yīng)該
    4.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讀生字、新詞。
    5.推選讀得好的同學擔任領(lǐng)讀員。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把要求會寫的生字用幻燈片展示,讓學生口頭組詞。
    陡 級 鏈 顫 攀 猴 鯽 辮 呵
    2.識記字形。
    辮—辯、辨:左右均相同,關(guān)鍵是分析中間。
    和言語說話有關(guān)的是“辯”。
    “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
    “辮”和發(fā)絲有關(guān),所以中間是“纟”。
    3.書寫提示。
    教師示范寫“辮”,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緊湊,然后學生試寫。
    4.學生自己觀察生字,進行試寫。
    五、詞語理解
    石級:石頭臺階。
    抬頭望:仰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發(fā)顫:顫動,發(fā)抖。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