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

字號:

知識點(diǎn)是知識中的小單位,具體的內(nèi)容,有時候也叫“考點(diǎn)”。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 篇一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jìn)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xué)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jì)60年代,地球科學(xué)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yùn)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2.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 篇二
    0°經(jīng)線:
    穿過的點(diǎn):倫敦、直布羅陀海峽東側(cè)、幾內(nèi)亞灣。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倫敦、巴黎(0°東側(cè))、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幾內(nèi)亞灣等。
    東經(jīng)30°:
    穿過的點(diǎn):摩爾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峽東側(cè)、開羅(尼羅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爾曼斯克(30°東側(cè))、莫斯科(30°東側(cè))、東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處、黑海、小亞細(xì)亞半島(西側(cè))、地中海、開羅、尼羅河、東非高原(西側(cè))、南非高原(東側(cè))等。
    東經(jīng)60°:
    穿過的點(diǎn):烏拉爾山脈、咸海、霍爾木茲海峽東側(c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烏拉爾山脈、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島東側(cè)、阿拉伯海等。
    東經(jīng)90°:
    穿過的點(diǎn):葉尼塞河、阿爾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葉尼塞河(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界河)、阿爾泰山、準(zhǔn)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灣等。
    東經(jīng)120°:
    穿過的點(diǎn):大興安嶺、渤海、杭州、臺灣西岸、菲律賓群島、澳大利亞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東側(cè))、大興安嶺(東側(cè))、北京(西側(cè))、山東半島、遼東灣、上海杭州(東側(cè))、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
    東經(jīng)150°:
    穿過的點(diǎn):東西伯利亞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大分水嶺、堪培拉、悉尼等。
    180°:
    即國際日期變更線,穿過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島、新西蘭等。
    西經(jīng)150°:
    穿過的點(diǎn):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島東部。
    西經(jīng)120°:
    穿過的點(diǎn):(溫哥華、西雅圖、圣佛朗西斯科)東側(cè)、洛杉磯
    西側(c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脈。
    西經(jīng)90°:
    穿過的點(diǎn):哈得孫灣、五大湖(西)、新奧爾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孫灣(西部)、密西西比河(東)、五大湖(西)、新奧爾良、墨西哥灣、中美洲。
    西經(jīng)60°:
    穿過的點(diǎn):紐芬蘭島(西部)、不宜諾斯艾利斯、南極半島。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紐芬蘭島(西部)、加勒比海(東部)、圭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極半島。
    西經(jīng)30°:
    穿過大西洋中部。
    西經(jīng)20°:
    東西半球分界線,從大西洋上經(jīng)過。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蘭島(東部)、冰島。
    東經(jīng)160°:
    東西半球分界線,從太平洋上經(jīng)過。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澳大利亞東部水域。
    赤道:
    穿過的點(diǎn):非洲中部、東南亞、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剛果盆地、東非高原(維多利亞湖)、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等。
    北回歸線:
    穿過主要點(diǎn):北非、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華南(滇、桂、粵、臺)、夏威夷群島、墨西哥高原、墨西哥灣等。
    30°N:
    穿過主要點(diǎn):北非(開羅)、(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兩河河口、西亞、南亞、中國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島、美國南部(新奧爾良)
    40°N:
    穿過主要點(diǎn):伊比利亞半島(馬德里)、撒丁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土耳其海峽、小亞細(xì)亞半島、里海、中亞、塔爾木盆地(喀什)、酒泉、內(nèi)蒙古高原、華北(北京)、渤海、朝鮮、日本(本洲北部)、美國中部(五大湖以南)、美東部(費(fèi)城)
    50°N:
    穿過主要點(diǎn):英吉利海峽、西歐平原、中歐平原南部、東歐平原(里海北側(cè))、阿爾泰山、蒙古北側(cè)、中國東北北部、阿留申群島、美加國界線北側(cè)、五大湖北側(cè)、紐芬蘭島
    北極圈:
    穿過主要點(diǎn):冰島南側(c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北部、白令海峽、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
    南回歸線:
    穿過主要點(diǎn):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馬達(dá)加斯加島、澳大利亞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嶺、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約熱內(nèi)盧(巴西)。
    3.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 篇三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
    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種
    ③過渡放牧導(dǎo)致草場破壞,出現(xiàn)荒漠化
    ④施用農(nóng)藥會使農(nóng)產(chǎn)品遭到污染,導(dǎo)致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
    ①大水漫灌導(dǎo)致土壤鹽漬化
    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jié),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
    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zhì),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 篇四
    地球自轉(zhuǎn)、公轉(zhuǎn)
    1、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zhuǎn)。
    2、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3、地球自轉(zhuǎn)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4、地球公轉(zhuǎn)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diǎn)),七月初(遠(yuǎn)日點(diǎn))。
    5、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zhuǎn)。
    6、地球公轉(zhuǎn)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7、地球公轉(zhuǎn)的速度:在近日點(diǎn)時公轉(zhuǎn)速度較快,在遠(yuǎn)日點(diǎn)時較慢。
    8、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9、太陽直射點(diǎn)的移動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diǎn)以一年為周期相應(yīng)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10、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yùn)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5.高二地理上冊知識點(diǎn)筆記整理 篇五
    經(jīng)緯度判斷
    1、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xùn)|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
    2、經(jīng)線和經(jīng)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jīng)線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
    3、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jīng)20°和東經(jīng)160°的經(jīng)線圈。
    4、南北兩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5、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23°26′和66°34′緯線
    6、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7、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北,南極為南。
    8、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zhuǎn)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zhuǎn)方向為向西。
    9、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zhuǎn)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10、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11、地方時的計算: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鐘。
    12、已知經(jīng)度求時區(qū)數(shù):經(jīng)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區(qū)時的計算:每往東1個時區(qū),時刻增大1個小時。
    14、北京時間:以東八區(qū)(120°地方時)為標(biāo)準(zhǔn)時間。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biāo)準(zhǔn)時。
    16、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jīng)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