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字號: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的一種。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guī)范的詩歌,就是五言律詩,屬于近體詩范疇。下面是分享的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1.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望月懷遠(yuǎn)
    張九齡〔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xiāng)。
    注釋
    懷遠(yuǎn):懷念遠(yuǎn)方的親人。
    首二句: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yuǎn)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竟夕:終宵,即一整夜。
    憐:愛。滋:濕潤。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這里的滅燭憐光滿,很顯然根據(jù)上下文,這應(yīng)該是個月明的時候,應(yīng)該在農(nóng)歷十五左右。此時月光敞亮,就是在現(xiàn)在今天,熄掉油燈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當(dāng)一個人靜靜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種“憐”的感覺,這只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而已,讀詩讀人,應(yīng)該理解當(dāng)時詩人的心理才能讀懂詩詞。光滿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樣子,“滿”描寫了一個狀態(tài),應(yīng)該是月光直射到屋內(nèi)。
    末兩句:月華雖好但是不能相贈,不如回入夢鄉(xiāng)覓取佳期。陸機(jī)《擬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庇郑弘p手捧滿之意。盈:滿(指那種滿蕩蕩的充盈的狀態(tài))。
    2.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山居秋暝
    王維〔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
    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注釋
    暝(míng):日落時分,天色將晚。
    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
    新:剛剛。
    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
    喧:笑語喧嘩。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滌衣物。
    隨意:任憑。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指詩人自己。
    留:居。
    3.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春望
    杜甫〔唐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國都遭侵但山河依舊,長安城里的雜草和樹木茂盛地瘋長。
    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nèi)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zhàn)。
    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一個春天,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釋
    國:國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長安城。
    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
    濺淚:流淚。
    恨別:悵恨離別。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指安史之亂的戰(zhàn)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當(dāng)。
    白頭:這里指白頭發(fā)。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渾:簡直。欲:想,要,就要。
    勝:經(jīng)受,承受。簪:一種束發(fā)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發(fā),成年后束發(fā)于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4.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漢江臨泛
    王維〔唐代〕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yuǎn)空。
    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譯文
    漢江流經(jīng)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遠(yuǎn)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兩岸山色時隱時現(xiàn),若有若無。
    遠(yuǎn)處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飄動,波翻浪涌,遼遠(yuǎn)的天空也仿佛為之搖蕩。
    襄陽的風(fēng)景天氣好,我愿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注釋
    漢江:即漢水,流經(jīng)陜西漢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陽、荊門、潛江、仙桃、孝感,到漢口流入長江。詩題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題名為“漢江臨眺”,臨眺,登高遠(yuǎn)望。漢江從襄陽城中流過,把襄陽與樊城一分為二(合稱“襄樊”),以及襄樊周圍大大小小的無數(shù)城郭(包括襄陽城門外的許多“甕城”),一個個都像在眼前的水道兩旁漂浮。臨泛江上,隨著小舟在波瀾中搖晃,感覺遠(yuǎn)處的天空都在搖動,非常恰當(dāng)?shù)乜垲},寫出“臨泛”的獨特觀感。假如是“漢江臨眺”,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此詩還是應(yīng)題為《漢江臨泛》為是。
    楚塞:楚國邊境地帶,這里指漢水流域,此地古為楚國轄區(qū)。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陰、湘鄉(xiāng),合稱三湘。一說是漓湘、蒸湘、瀟湘總稱三湘。
    荊門:山名,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戰(zhàn)國時為楚之西塞。九派:九條支流,長江至潯陽分為九支。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漢水兩岸的城鎮(zhèn)。浦:水邊。
    好風(fēng)日:一作“風(fēng)日好”,風(fēng)景天氣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簡,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幼子,西晉將領(lǐng),鎮(zhèn)守襄陽,有政績,好酒,每飲必醉。這里借指襄陽地方官。
    5.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贈孟浩然
    李白〔唐代〕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譯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灑,他為人高尚風(fēng)流倜儻聞名天下。
    少年時屏棄當(dāng)官不走仕途,一生閑云野鶴年老時仍在山間云中逍遙自在。
    明月夜常常把酒臨風(fēng),飲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著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注釋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稱。
    風(fēng)流:古人以風(fēng)流贊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詞章,風(fēng)度瀟灑,不鉆營茍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說孟“骨貌淑清,風(fēng)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BR>    紅顏句:意謂從青年時代起就對軒冕榮華(仕宦)不感興趣。
    白首:白頭,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飲。中圣:“中圣人”的簡稱,即醉酒。曹魏時徐邈喜歡喝酒,稱酒清者為圣人,酒濁者為賢人。中:讀去聲,動詞,“中暑”、“中毒”之“中”,此為飲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戀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6.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月夜憶舍弟
    杜甫〔唐代〕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斷絕了人行,秋夜的邊塞傳來了孤雁哀鳴。
    從今夜就進(jìn)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老是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還沒有停止。
    注釋
    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jié)“白露”的一個夜晚。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長:一直,老是。
    達(dá):到。
    況乃:何況是。
    未休兵: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
    7.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
    八月湖水盛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
    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想要渡水卻沒有船只,閑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注釋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張丞相:指張九齡,唐玄宗時宰相。
    涵虛: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虛:虛空,空間。
    混太清:與天混為一體。太清:指天空。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云夢大澤水汽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著岳陽城。云
    夢澤:古代云夢澤分為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帶低洼地區(qū)。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動”。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岸。
    欲濟(jì)無舟楫:想渡湖而沒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無人引薦。濟(jì):渡。
    楫(jí):劃船用具,船槳。
    端居恥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卻閑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閑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時認(rèn)為皇帝圣明,社會就會安定。
    坐觀:一作“徒憐”。
    徒:只能。一作“空”。
    8.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yuǎn)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注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xué)習(xí)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yuǎn)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yuǎn)芳:草香遠(yuǎn)播。侵,侵占,長滿。遠(yuǎn)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yuǎn)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9.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留別王侍御維
    孟浩然〔唐代〕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寂一作:索)
    譯文
    這樣寂寞還等待著什么?天天都是懷著失望而歸。
    我想尋找幽靜山林隱去,又可惜要與老朋友分離。
    當(dāng)權(quán)者有誰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間實在稀微。
    只應(yīng)該守寂寞了此一生,關(guān)閉上柴門與人世隔離。
    注釋
    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獨自。
    欲尋芳草去:意思是想歸隱。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違:分離。
    當(dāng)路:當(dāng)權(quán)者。假:提攜。
    扉:門扇。
    10.兒童唐詩五言律詩精選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唐代〕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深竹一作:濕竹)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譯文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多少年沒見了。
    孤燈暗淡照著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著云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注釋
    云陽:縣名,縣治在今陜西涇陽縣西北。韓紳:《全唐詩》注:“一作韓升卿。”韓愈的四叔名紳卿,與司空曙同時,曾在涇陽任縣令,可能即為此人。宿別:同宿后又分別。
    江海:指上次的分別地,也可理解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yuǎn)。
    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
    乍:驟,突然。翻:反而。
    年:年時光景。
    離杯:餞別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傳:互相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