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
1.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一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元·馬致遠《雙調(diào)·壽陽曲·遠浦帆歸》
夕陽下,酒旆閑。
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
斷橋頭賣魚人散。
2.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二
元·張養(yǎng)浩《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北宋·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北宋·周邦彥《蘇幕遮》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輯輕舟,夢入芙蓉浦。
3.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三
秋日感懷
白露下庭樹,忽然天地秋。蕭條海上望,愴惻令人愁。
世路日梗紛,干戈滿中州。王業(yè)豈不廣,居然如綴旒。
嗟彼徇名人,尚愛關內(nèi)侯。南琛效職貢,盡逐滄溟舟。
印綬何累累,報國無良籌。獨有云臺子,深懷蹙額憂。
戰(zhàn)國·荀況《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唐·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校瑒t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4.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四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五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6.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六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7.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七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8.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八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衛(wèi)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9.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九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論語》十則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BR>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BR> 3.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BR>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 6.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BR> 7.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BR> 8.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BR> 9.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歸仁焉。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BR> 10.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秋雷嘆
立秋之雷損萬斛,吳儂記此占年縠。
汰哉豐隆無籍在,政用此時鳴孛轤。
向來夏旱連三月,吁嗟上訴聲滿屋。
訟風未敕復占雷,助魃為妖天更酷。
我雖閑寂忝祠史,家請官供尚倉粟。
塵甑貧交滿目前,卒歲將何救枵腹?
但愿吳儂言不驗,共割黃云炊白玉。
天人遠近叵戲論,裨灶安能尸禍福。
10.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十
秋螢引(唐代-劉禹錫)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夜空寥寂金氣凈,
千門九陌飛悠揚。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fā)。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高麗罘罳照珠網(wǎng),
斜歷璇題舞羅幌。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臺前轉仙掌。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行子東山起征思,
中郎騎省悲秋氣。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天生有光非自衒,
遠近低昂暗中見。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
秋晚書懹(宋代-陸游)
頹然兀兀復騰騰,萬事惟除死未曾。
無奈喜歡閑弄水,不勝頑健遠尋僧。
喚船野岸橫斜渡,問路云山曲折登。
卻笑吾兒多事在,夜分未滅讀書燈。
秋日與徐比部宿棲霞寺云谷僧房(明代-金大輿)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東林問遠師。
仄徑蟲喧秋露后,空堂人語夜燈時。
天花不著山中樹,細水爭流石上池。
灰劫莫教傷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1.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一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元·馬致遠《雙調(diào)·壽陽曲·遠浦帆歸》
夕陽下,酒旆閑。
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
斷橋頭賣魚人散。
2.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二
元·張養(yǎng)浩《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北宋·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北宋·周邦彥《蘇幕遮》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輯輕舟,夢入芙蓉浦。
3.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三
秋日感懷
白露下庭樹,忽然天地秋。蕭條海上望,愴惻令人愁。
世路日梗紛,干戈滿中州。王業(yè)豈不廣,居然如綴旒。
嗟彼徇名人,尚愛關內(nèi)侯。南琛效職貢,盡逐滄溟舟。
印綬何累累,報國無良籌。獨有云臺子,深懷蹙額憂。
戰(zhàn)國·荀況《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唐·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校瑒t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4.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四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五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6.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六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7.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七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8.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八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衛(wèi)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9.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九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論語》十則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BR>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BR> 3.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BR>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 6.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BR> 7.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BR> 8.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BR> 9.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歸仁焉。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BR> 10.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秋雷嘆
立秋之雷損萬斛,吳儂記此占年縠。
汰哉豐隆無籍在,政用此時鳴孛轤。
向來夏旱連三月,吁嗟上訴聲滿屋。
訟風未敕復占雷,助魃為妖天更酷。
我雖閑寂忝祠史,家請官供尚倉粟。
塵甑貧交滿目前,卒歲將何救枵腹?
但愿吳儂言不驗,共割黃云炊白玉。
天人遠近叵戲論,裨灶安能尸禍福。
10.高二年級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 篇十
秋螢引(唐代-劉禹錫)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夜空寥寂金氣凈,
千門九陌飛悠揚。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fā)。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高麗罘罳照珠網(wǎng),
斜歷璇題舞羅幌。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臺前轉仙掌。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行子東山起征思,
中郎騎省悲秋氣。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天生有光非自衒,
遠近低昂暗中見。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
秋晚書懹(宋代-陸游)
頹然兀兀復騰騰,萬事惟除死未曾。
無奈喜歡閑弄水,不勝頑健遠尋僧。
喚船野岸橫斜渡,問路云山曲折登。
卻笑吾兒多事在,夜分未滅讀書燈。
秋日與徐比部宿棲霞寺云谷僧房(明代-金大輿)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東林問遠師。
仄徑蟲喧秋露后,空堂人語夜燈時。
天花不著山中樹,細水爭流石上池。
灰劫莫教傷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