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總結

字號:

建筑實務是二級建造師考試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個方面。在備考過程中,掌握高頻考點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為廣大考生提供了2023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總結,幫助考生更好地備考。希望通過對考點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備考效率和考試成績。
    
    1.2023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總結 篇一
    后澆帶的設置和處理:
    后澆帶通常根據(jù)設計要求留設,并保留一段時間若設計無要求,則至少保留14d并經設計確認后再澆筑,將結構連成整體。后澆帶應采取鋼筋防銹或阻銹等保護措施。
    填充后澆帶,可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并保持至少14d的濕潤養(yǎng)護后澆帶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處理。
    2.2023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總結 篇二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1、優(yōu)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膠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降低拌合水溫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
    5、可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huán)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
    6、在拌合混凝土時,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7、設置后澆帶。當大體積混凝土平面尺寸過大時,可以適當設置后澆帶,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8、大體積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3.2023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總結 篇三
    基坑驗槽:
    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
    勘察報告;輕型動力觸探記錄(可不進行輕型動力觸探的情況除外);地基基礎設計文件;地基處理或深基礎施工質量檢測報告等。
    驗槽程序:
    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后提出驗收申請。
    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建設、監(jiān)理、勘察、設計及施工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guī)定進行。
    驗槽方法:
    地基驗槽通常采用觀察法。對于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通常采用釬探法。
    打釬時,同一工程應釬徑一致、錘重一致、用力(落距)一致。每貫入30cm(通常稱為一步),記錄一次錘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