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的改革,特別是小升初升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籍制度管理的強化,幼升小也變得尤為重要。以下少兒升學頻道為您分享的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的小學有哪些一文,供您參閱。
1.成都市龍江路小學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坐落在錦江邊,是一所“現(xiàn)代樂園”式的窗口學校,創(chuàng)辦于1938年,已有70周年的建校史。其前身系1945年開辦的私立文英小學,于1964年遷于現(xiàn)址(臨江中路8號),占地0.8余公頃。學?,F(xiàn)有33個教學班,學生1600余名,并于1999、2001年分別成立了龍江路分校、龍江路錦官新城小學兩個分校。
2.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川大附?。?/strong>
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位于錦江之濱,望江樓側,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百年——四川大學校園內,學校創(chuàng)辦于1908年,前身為國立四川大學附屬小學。四川大學百年厚重的文化積淀、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鑄就了川大附小發(fā)展的堅實基礎,孕育了川大附小獨特的辦學風格。2008年將迊來川大附小百年華誕。學?,F(xiàn)有本部、西區(qū)、東山國際校區(qū)三個緊密型校區(qū)和一個松散型校區(qū)(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構成了川大附小聯(lián)盟,共有82個教學班,4200多名學生,268名教職工。附小本部建筑面積12600平方米。校區(qū)共有5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共計2522人,教職工193人,合計在校人數(shù)2715人。
3.成都市武侯實驗小學
成都市武侯實驗小學成立于2004年9月,是武侯區(qū)新建的一所現(xiàn)代化改革精品實驗小學。培訓中心座落于雙楠社區(qū)內,占地13.2畝,毗鄰武侯祠、杜甫草堂,深受高科技文化和千年蜀漢文化的滋養(yǎng)。培訓中心充分利用區(qū)域教育資源優(yōu)勢,以“啟迪智慧,追求卓越”為辦學理念,著力培育智慧文化,努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智慧型師生,辦智慧型培訓中心”的辦學目標。目前,培訓中心形成了“明理、友善、好學、向上”的校風,“智慧、篤行”的教風,“明理、好學、善思、合作”的學風。培訓中心現(xiàn)有學生1500余人,教師7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教師2人,小學教師36人,學科帶頭人5人,省教師1人,市、區(qū)教師21人。大專以上學歷達98.6%,本科學歷達88%。培訓中心成立五年以來,獲得了中央教科所“十五”科研教改先進實驗培訓中心、市校風示范培訓中心、市綠色培訓中心、市紅領巾示范培訓中心等榮譽稱號,并獲得家長以及社會的廣泛贊譽。
4.成都武侯外國語學校
成都武侯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從小學到初中的全日制學歷學校。學校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成雙大道中段628號。學校依然堅守高品質的理念。管理、服務精細化:教育教學管理責任制、全員聘任制、淘汰制。建立學安全監(jiān)控體系。建立學校信息溝通平臺,高效、迅捷傳遞信息。
5.成都市晉陽小學
成都市晉陽小學是2001年9月新建的公立學校,是成都市武侯區(qū)重點辦好的窗口實驗校。學校擁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及綜合大樓6500多平方米,配置有音樂室、美術室、科技實驗室、形體舞蹈室、多媒體計算機教室、校園信息中心室、語音室等14個專用教室,另還建有能容納500人的多功能教室1個。學校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運用現(xiàn)代辦學條件,為社會培養(yǎng)面向未來的現(xiàn)代人才。2001年8月,為滿足晉陽人民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而擇地按24個班辦學規(guī)模新建。學校占地面積22800㎡,總建筑面積6580㎡,36個教學班,1864名學生。全校在編在崗教師87人,代課教師10人,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83人,占總數(shù)85%;研究生學歷1人,占1%;具有小學高級教師職稱48人,中學高級教師職稱1人。
6.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qū))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qū))是由成都市武侯區(qū)教育局、成都市龍江路小學、成都金蘋果教育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自身優(yōu)勢,本著“強強聯(lián)合,更精、更強、更大”的戰(zhàn)略方針投巨資興辦的一所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國際、關懷、文化”的股份制學校。
學校位于大學路8號,建筑面積約16000平方米,投資8000余萬元,設施設備達到并超過國外一流的水平,人文關懷極為突出。
方形教室、錯層結構、弧形黑板,讓每一位孩子輕松看到黑板;電腦散落在教室、過道、功能室,它就是孩子們的工具與玩具;閱覽室、功能室、手工吧、英語角、戶外攀巖,孩子們的個性在引導下盡情張揚;百年銀杏林、坡地綠化、空中花園,讓孩子們在上課時春色滿眼;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生活更方便;環(huán)保裝修,實木墻面、防滑橡膠地磚,確保學生安全。恒溫游泳池,室內體育場館、開放式閱覽室、陶藝館、手工吧、電腦網(wǎng)絡、家庭式住宿……無障礙的體能、生活、學習空間,引領孩子自由探索。
1.成都市龍江路小學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坐落在錦江邊,是一所“現(xiàn)代樂園”式的窗口學校,創(chuàng)辦于1938年,已有70周年的建校史。其前身系1945年開辦的私立文英小學,于1964年遷于現(xiàn)址(臨江中路8號),占地0.8余公頃。學?,F(xiàn)有33個教學班,學生1600余名,并于1999、2001年分別成立了龍江路分校、龍江路錦官新城小學兩個分校。
2.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川大附?。?/strong>
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位于錦江之濱,望江樓側,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百年——四川大學校園內,學校創(chuàng)辦于1908年,前身為國立四川大學附屬小學。四川大學百年厚重的文化積淀、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鑄就了川大附小發(fā)展的堅實基礎,孕育了川大附小獨特的辦學風格。2008年將迊來川大附小百年華誕。學?,F(xiàn)有本部、西區(qū)、東山國際校區(qū)三個緊密型校區(qū)和一個松散型校區(qū)(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構成了川大附小聯(lián)盟,共有82個教學班,4200多名學生,268名教職工。附小本部建筑面積12600平方米。校區(qū)共有5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共計2522人,教職工193人,合計在校人數(shù)2715人。
3.成都市武侯實驗小學
成都市武侯實驗小學成立于2004年9月,是武侯區(qū)新建的一所現(xiàn)代化改革精品實驗小學。培訓中心座落于雙楠社區(qū)內,占地13.2畝,毗鄰武侯祠、杜甫草堂,深受高科技文化和千年蜀漢文化的滋養(yǎng)。培訓中心充分利用區(qū)域教育資源優(yōu)勢,以“啟迪智慧,追求卓越”為辦學理念,著力培育智慧文化,努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智慧型師生,辦智慧型培訓中心”的辦學目標。目前,培訓中心形成了“明理、友善、好學、向上”的校風,“智慧、篤行”的教風,“明理、好學、善思、合作”的學風。培訓中心現(xiàn)有學生1500余人,教師7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教師2人,小學教師36人,學科帶頭人5人,省教師1人,市、區(qū)教師21人。大專以上學歷達98.6%,本科學歷達88%。培訓中心成立五年以來,獲得了中央教科所“十五”科研教改先進實驗培訓中心、市校風示范培訓中心、市綠色培訓中心、市紅領巾示范培訓中心等榮譽稱號,并獲得家長以及社會的廣泛贊譽。
4.成都武侯外國語學校
成都武侯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從小學到初中的全日制學歷學校。學校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成雙大道中段628號。學校依然堅守高品質的理念。管理、服務精細化:教育教學管理責任制、全員聘任制、淘汰制。建立學安全監(jiān)控體系。建立學校信息溝通平臺,高效、迅捷傳遞信息。
5.成都市晉陽小學
成都市晉陽小學是2001年9月新建的公立學校,是成都市武侯區(qū)重點辦好的窗口實驗校。學校擁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及綜合大樓6500多平方米,配置有音樂室、美術室、科技實驗室、形體舞蹈室、多媒體計算機教室、校園信息中心室、語音室等14個專用教室,另還建有能容納500人的多功能教室1個。學校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運用現(xiàn)代辦學條件,為社會培養(yǎng)面向未來的現(xiàn)代人才。2001年8月,為滿足晉陽人民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而擇地按24個班辦學規(guī)模新建。學校占地面積22800㎡,總建筑面積6580㎡,36個教學班,1864名學生。全校在編在崗教師87人,代課教師10人,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83人,占總數(shù)85%;研究生學歷1人,占1%;具有小學高級教師職稱48人,中學高級教師職稱1人。
6.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qū))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qū))是由成都市武侯區(qū)教育局、成都市龍江路小學、成都金蘋果教育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自身優(yōu)勢,本著“強強聯(lián)合,更精、更強、更大”的戰(zhàn)略方針投巨資興辦的一所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國際、關懷、文化”的股份制學校。
學校位于大學路8號,建筑面積約16000平方米,投資8000余萬元,設施設備達到并超過國外一流的水平,人文關懷極為突出。
方形教室、錯層結構、弧形黑板,讓每一位孩子輕松看到黑板;電腦散落在教室、過道、功能室,它就是孩子們的工具與玩具;閱覽室、功能室、手工吧、英語角、戶外攀巖,孩子們的個性在引導下盡情張揚;百年銀杏林、坡地綠化、空中花園,讓孩子們在上課時春色滿眼;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生活更方便;環(huán)保裝修,實木墻面、防滑橡膠地磚,確保學生安全。恒溫游泳池,室內體育場館、開放式閱覽室、陶藝館、手工吧、電腦網(wǎng)絡、家庭式住宿……無障礙的體能、生活、學習空間,引領孩子自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