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是為大家整理的,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1.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一
常見物質的顏色
1、有色氣體單質:F2(淺黃綠色)、Cl2(黃綠色)、O3(淡藍色)。
2、其他有色單質:Br2(深紅色液體)、I2(紫黑色固體)、S(淡黃色固體)、Cu(紫紅色固體)、Au(金黃色固體)、P(白磷是白色固體,紅磷是赤紅色固體)、Si(灰黑色晶體)、C(黑色粉未)。
3、無色氣體單質:N2、O2、H2、希有氣體單質。
4、有色氣體化合物:NO2。
5、黃色固體:S、FeS2(愚人金,金黃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體: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見的黑色粉末為MnO2和C)。
7、紅色固體:Fe(OH)3、Fe2O3、Cu2O、Cu。
8、藍色固體:五水合硫酸銅(膽礬或藍礬)。
9、綠色固體:七水合硫酸亞鐵(綠礬)。
10、紫黑色固體:KMnO4、碘單質。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離子(溶液)Cu2+(濃溶液為綠色,稀溶液為藍色)、Fe2+(淺綠色)、Fe3+(棕黃色)、MnO4-(紫紅色)、Fe(SCN)2+(血紅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黃色沉淀:S、AgBr、AgI。
2.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二
常見物質的構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價一般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與O,其中屬于共價化合物(液體)的是H和O[H2O和H2O2];屬于離子化合物(固體)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3.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三
鈉單質
1、N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命題角度為是否違反電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實驗完畢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內。
3、Na失火的處理:不能用水滅火,必須用干燥的沙土滅火。
4、Na的焰色反應:顏色為黃色,易作為推斷題的推破口。注意做鉀的焰色反應實驗時,要透過藍色的鈷玻璃,避免鈉黃光的干擾。
5、Na與熔融氯化鉀反應的原理:因鉀的沸點比鈉低,鉀蒸氣從體系中脫離出來,導致平衡能向正反應移動。【Na+KCl(熔融)=NaCl+K】
4.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四
水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
1、水作氧化劑
(1)水與鈉、其它堿金屬、鎂等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相應堿
(2)水與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鐵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鐵)
(3)水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水煤氣”
(4)鋁與強堿溶液反應
2、水作還原劑:水與F2的反應
3、水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水電解
4、水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
(1)水與氯氣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
(2)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3)水與二氧化氮反應生成_和一氧化氮
5.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五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6.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六
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fā)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jù)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wǎng)→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傊腆w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7.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七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易溶于水(與H2O化合生成H2SO3,SO2+H2O=H2SO3)
(2)化學性質: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②還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漂白性:SO3可使品紅褪色(可逆,加熱又恢復紅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氣的主要有害物質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形成酸雨pH<5、6,破壞農(nóng)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強等等。
③含SO2的工業(yè)廢氣必須經(jīng)過凈化處理才能排放到空氣中。
8.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八
1.氧族元素概述
(1)包括:氧(8O)、硫(16S)、硒(34Se)、碲(52Te)、釙(84Po)等幾種元素。
(2)周期表中位置:VIA族;2-6周期。
(3)最外層電子數(shù):6e。
(4)化合價:-2,0,+4,+6(O一般無正價)。
(5)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而增大,即rO (6)元素非金屬性:從O→Te由強→弱。
2.氧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及遞變性
(1)相似性
①最外層電子都有6個電子,均能獲得2個電子,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
②在氣態(tài)氫化物中均顯2價,分子式為H2R。
③在價氧化物中均+6價,分子式為RO3。
④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分子式為H2RO4。
(2)遞變性(O、S、Se、Te)
①單質的溶沸點升高,氧化性減弱。
②氣態(tài)氫化物熱穩(wěn)定性減小,還原性增強。
③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減弱。
9.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九
常見物質的狀態(tài)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I2、S、P、C、Si、金屬單質;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10.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十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chǎn)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BR> 10.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混濁。
11.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2.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3.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BR> 14.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5.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6.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8.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9.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20.將Cl2通入無色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chǎn)生。
1.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一
常見物質的顏色
1、有色氣體單質:F2(淺黃綠色)、Cl2(黃綠色)、O3(淡藍色)。
2、其他有色單質:Br2(深紅色液體)、I2(紫黑色固體)、S(淡黃色固體)、Cu(紫紅色固體)、Au(金黃色固體)、P(白磷是白色固體,紅磷是赤紅色固體)、Si(灰黑色晶體)、C(黑色粉未)。
3、無色氣體單質:N2、O2、H2、希有氣體單質。
4、有色氣體化合物:NO2。
5、黃色固體:S、FeS2(愚人金,金黃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體: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見的黑色粉末為MnO2和C)。
7、紅色固體:Fe(OH)3、Fe2O3、Cu2O、Cu。
8、藍色固體:五水合硫酸銅(膽礬或藍礬)。
9、綠色固體:七水合硫酸亞鐵(綠礬)。
10、紫黑色固體:KMnO4、碘單質。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離子(溶液)Cu2+(濃溶液為綠色,稀溶液為藍色)、Fe2+(淺綠色)、Fe3+(棕黃色)、MnO4-(紫紅色)、Fe(SCN)2+(血紅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黃色沉淀:S、AgBr、AgI。
2.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二
常見物質的構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價一般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與O,其中屬于共價化合物(液體)的是H和O[H2O和H2O2];屬于離子化合物(固體)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3.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三
鈉單質
1、N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命題角度為是否違反電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實驗完畢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內。
3、Na失火的處理:不能用水滅火,必須用干燥的沙土滅火。
4、Na的焰色反應:顏色為黃色,易作為推斷題的推破口。注意做鉀的焰色反應實驗時,要透過藍色的鈷玻璃,避免鈉黃光的干擾。
5、Na與熔融氯化鉀反應的原理:因鉀的沸點比鈉低,鉀蒸氣從體系中脫離出來,導致平衡能向正反應移動。【Na+KCl(熔融)=NaCl+K】
4.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四
水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
1、水作氧化劑
(1)水與鈉、其它堿金屬、鎂等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相應堿
(2)水與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鐵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鐵)
(3)水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水煤氣”
(4)鋁與強堿溶液反應
2、水作還原劑:水與F2的反應
3、水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水電解
4、水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
(1)水與氯氣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
(2)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3)水與二氧化氮反應生成_和一氧化氮
5.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五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6.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六
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fā)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jù)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wǎng)→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傊腆w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7.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七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易溶于水(與H2O化合生成H2SO3,SO2+H2O=H2SO3)
(2)化學性質: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②還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漂白性:SO3可使品紅褪色(可逆,加熱又恢復紅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氣的主要有害物質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形成酸雨pH<5、6,破壞農(nóng)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強等等。
③含SO2的工業(yè)廢氣必須經(jīng)過凈化處理才能排放到空氣中。
8.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八
1.氧族元素概述
(1)包括:氧(8O)、硫(16S)、硒(34Se)、碲(52Te)、釙(84Po)等幾種元素。
(2)周期表中位置:VIA族;2-6周期。
(3)最外層電子數(shù):6e。
(4)化合價:-2,0,+4,+6(O一般無正價)。
(5)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而增大,即rO
2.氧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及遞變性
(1)相似性
①最外層電子都有6個電子,均能獲得2個電子,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
②在氣態(tài)氫化物中均顯2價,分子式為H2R。
③在價氧化物中均+6價,分子式為RO3。
④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分子式為H2RO4。
(2)遞變性(O、S、Se、Te)
①單質的溶沸點升高,氧化性減弱。
②氣態(tài)氫化物熱穩(wěn)定性減小,還原性增強。
③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減弱。
9.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九
常見物質的狀態(tài)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I2、S、P、C、Si、金屬單質;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10.高三化學科目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十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chǎn)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BR> 10.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混濁。
11.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2.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3.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BR> 14.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5.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6.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8.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9.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20.將Cl2通入無色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