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字號:

在平時的學習中,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篇一
    簡單隨機抽樣常用的方法
    ①抽簽法
    ②隨機數(shù)表法
    ③計算機模擬法
    ④使用統(tǒng)計軟件直接抽取。
    在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容量設計中,主要考慮:
    ①總體變異情況;
    ②允許誤差范圍;
    ③概率保證程度。
    抽簽法
    ①給調查對象群體中的每一個對象編號;
    ②準備抽簽的工具,實施抽簽;
    ③對樣本中的每一個個體進行測量或調查。
    2.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篇二
    定義:
    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
    范圍:
    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理解:
    (1)注意“兩個方向”:直線向上的方向、x軸的正方向;
    (2)規(guī)定當直線和x軸平行或重合時,它的傾斜角為0度。
    意義:
    ①直線的傾斜角,體現(xiàn)了直線對x軸正向的傾斜程度;
    ②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每一條直線都有一個確定的傾斜角;
    ③傾斜角相同,未必表示同一條直線。
    公式:
    k=tanα
    k>0時α∈(0°,90°)
    k<0時α∈(90°,180°)
    k=0時α=0°
    當α=90°時k不存在
    ax+by+c=0(a≠0)傾斜角為A,
    則tanA=—a/b,
    A=arctan(—a/b)
    當a≠0時,
    傾斜角為90度,即與X軸垂直
    3.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篇三
    求函數(shù)值域
    (1)、觀察法:通過對函數(shù)定義域、性質的觀察,結合函數(shù)的解析式,求得函數(shù)的值域;
    (2)、配方法;如果一個函數(shù)是二次函數(shù)或者經(jīng)過換元可以寫成二次函數(shù)的形式,那么將這個函數(shù)的右邊配方,通過自變量的范圍可以求出該函數(shù)的值域;
    (3)、判別式法:
    (4)、數(shù)形結合法;通過觀察函數(shù)的圖象,運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得到函數(shù)的值域;
    (5)、換元法;以新變量代替函數(shù)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數(shù)轉化為以新變量為自變量的函數(shù)形式,進而求出值域;
    (6)、利用函數(shù)的單調性;如果函數(shù)在給出的定義域區(qū)間上是嚴格單調的,那么就可以利用端點的函數(shù)值來求出值域;
    (7)、利用基本不等式:對于一些特殊的分式函數(shù)、高于二次的函數(shù)可以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出函數(shù)的值域;
    (8)、最值法:對于閉區(qū)間[a,b]上的連續(xù)函數(shù)y=f(x),可求出y=f(x)在區(qū)間[a,b]內的極值,并與邊界值f(a).f(b)作比較,求出函數(shù)的最值,可得到函數(shù)y的值域;
    (9)、反函數(shù)法:如果函數(shù)在其定義域內存在反函數(shù),那么求函數(shù)的值域可以轉化為求反函數(shù)的定義域。
    4.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篇四
    一)兩角和差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二)用以上公式可推出下列二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上面這個余弦的很重要)
    sin2A=2sinA_cosA
    三)半角的只需記住這個: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四)用二倍角中的余弦可推出降冪公式
    (sinA)^2=(1-cos2A)/2
    (cosA)^2=(1+cos2A)/2
    五)用以上降冪公式可推出以下常用的化簡公式
    1-cosA=sin^(A/2)_2
    1-sinA=cos^(A/2)_2
    5.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篇五
    直線與方程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
    (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6.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四知識點梳理 篇六
    切線的性質
    ⑴圓心到切線的距離等于圓的半徑
    ⑵過切點的半徑垂直于切線
    ⑶經(jīng)過圓心,與切線垂直的直線必經(jīng)過切點
    ⑷經(jīng)過切點,與切線垂直的直線必經(jīng)過圓心
    當一條直線滿足
    (1)過圓心;
    (2)過切點;
    (3)垂直于切線三個性質中的兩個時,第三個性質也滿足
    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jīng)過半徑的外端點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作圓的兩條切線,兩切線長相等,圓心與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