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五篇】

字號:

臘月初八,雖然不是什么大日子,卻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不管在哪里的中國人,在這一天都會煮上一碗臘八粥來喝的。這就是中國人的文化。下面是分享的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五篇】。歡迎閱讀參考!
    1.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一
    臘八節(jié)有很多習(xí)俗,泡臘八蒜,和臘八粥,還有各地不同的習(xí)俗。
    每一年的臘八節(jié)我都會過得很開心,來和你們分享我快樂的臘八節(jié)吧!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nóng)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著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xì)細(xì)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干,吃著翡翠、杏干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zhǔn)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干凈,將干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說道:“我的靜靜長大了。”擺放好拼盤,望著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里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jié)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
    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還有很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吧。祝大家明天過一個快樂的臘八節(jié)。
    2.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二
    人間煙火氣,最撫人心。
    臘月即農(nóng)歷的十二月,也就是歲末,接近新年的味道了。沈從文筆下的臘八是一幅氣韻流動的風(fēng)俗畫;冰心筆下的臘八粥蘊含著對母親最深的懷念;而老舍筆下的臘八則是北平的時代記憶。對我來說,臘八又是那不盡的相思味。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biāo)志。臨近飯點,裊裊的炊煙蜿蜒于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xù)著千年來的鄉(xiāng)俗。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制作時也有精粗之別。先取豆湯和棗湯,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加入杏仁、核桃、桂圓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來回攪動。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在舞蹈,鍋中的紅棗、薏米和蓮子翻騰著,顏色紅潤,充滿棗、豆的甜香。窗外的冬陽,透過窗棱照進(jìn)來,陽光的味道像是暖暖地融入了粥里,臘月里第一絲清香混著水汽氤氳開來。
    我捧著熱騰騰的臘八粥,小心翼翼地將嘴巴貼在碗邊,吹開浮于粥上的氣泡,輕輕地抿一小口,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從舌尖一直流淌進(jìn)胃里,有流進(jìn)了我的心田。我心生一股溫暖,這溫暖,不只是手中的一碗臘八粥,更是我愛的人和我所愛的人帶來的。此后的每年臘八,成了全家人心中最溫暖的節(jié)日。一碗濃郁的臘八粥,總是別有一番味道,無論是苦還是甜。"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平生。"這個普通的畫面,在臘八這天又顯得彌足珍貴。
    今年的臘八,我走上街去,去很久很久沒去過的小巷子。熙攘的人群來回穿梭著,苔痕斑駁的老墻無聲地詮釋著往事,小飯鋪的門口正熬著一大鍋臘八粥,那熱騰騰的水汽和鍋中翻騰的豆子,卻給予人一種"暖老溫貧"的感覺,一種溫暖和親情直達(dá)心扉。
    我們都一樣,都是大時代里的小人物,過著自己的日子,在我看來,有一種暖,掛滿回憶的老墻。臘八,早已不單單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溫暖。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人間清歡,有多少的牽掛和不舍,回憶和感動在這時光中地久天長。
    3.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三
    臘八節(jié),經(jīng)常被稱為“臘八”,古時候,人們在臘八節(jié)祭祀祖先和神靈,以祈求來年的豐收與吉祥。在我國的佛教中,這一天是其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成道并創(chuàng)立佛教的日子,因此它還有另一種說法“佛成道節(jié)”。不論是古時還是當(dāng)今,一提起臘八,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臘八粥、臘八蒜。
    奶奶和爺爺從來不會忘了這一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新升的太陽猶如花朵被包裹在薄霧形成的花苞中,還未綻放。這時,兩位老人便已經(jīng)將這馬上要做的事準(zhǔn)備好了——紅棗、小米、核桃、紅豆,從我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家的臘八粥中,這四樣是必不可少的。身體還蜷縮在被窩中,但兩只耳朵卻已經(jīng)被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所叫醒。側(cè)耳傾聽,便可以聽到奶奶用她那粗糙、布滿老繭的手在細(xì)細(xì)打磨著一顆顆金黃的種子。四周很安靜,兩只手在水中翻滾,可以聽到一陣一陣的水波聲,與戲水聲截然不同,這種聲音是很有規(guī)律的,這也是老一輩人的手藝啊;爺爺早已熟練,他將棗分為兩類,一部分放在瓷碗中,另一部分放在案板上,前者都是外表光滑,由里向外透著大紅,放在潔白如玉的瓷碗中,好似碗壁上開出了紅花;后者則甚是不好,都是一些有蟲眼、表皮粗糙的,便放在案板上等候處理。棗與物體碰撞的聲音十分清脆,連續(xù)不斷。爺爺歲年歲已高,但眼睛十分明亮,好棗壞棗看上幾眼便分得出來。很快,這兩種聲音便戛然而止,接著再有聲音,那邊是大家該吃早飯了。
    打開大燈,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此時已經(jīng)擺在了桌子上,淡黃色的粥中,點綴著花生紅豆,只是看上去,就讓人食欲大增。大家就坐后便開始享受這古老而傳統(tǒng)的臘八粥了,聽說喝完以后整個人就再也不怕這嚴(yán)冬的寒意了。大家一邊聊著,一邊將這碗臘八粥細(xì)細(xì)品嘗,我嘗了一口,甜滋滋的,暖暖的,粥留到心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它的暖意,能感受到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愛意……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新年馬上來了,要說新年是為新的一年增添色彩的話,那么臘八節(jié),一個溫暖的節(jié)日,便是為這茫茫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意了吧……
    4.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四
    每年的臘八節(jié)這一天,奶奶都會給我們熬一鍋臘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著滿滿一袋子菜回到家里,開始在廚房里忙碌起來,叮囑我和爸媽下午早點回家喝臘八粥。
    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nóng)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
    而我奶奶臘八粥卻更豐富多彩:有米、胡蘿卜、青菜、花生、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木耳、紅棗等多種食材,以前奶奶煮臘八粥時我總愛在旁邊看著,奶奶一次性在鍋里加足了水,先將黃豆、蓮子、白果、綠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開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蘿卜、豆腐等,然后用文火熬,邊熬邊攪拌,奶奶說,這樣粥才不會糊。
    望著一鍋色澤艷麗芳香馥郁的臘八粥,頓時你會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點粥,細(xì)細(xì)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特別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
    晚上,我們一家人喝著臘八粥,說著臘八事,奶奶說,姨奶奶家在山東,她們每年還要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蒜頭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一個個味道甘甜,但我們四川人不怎么吃,聽了奶奶的話,我嚷著叫奶奶教我做臘八蒜,奶奶拗不過我,就教我做了臘八蒜。
    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今年姨奶奶來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5.初二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五
    又到了臘八節(jié),看著臘八節(jié)必吃的臘八粥,我不僅想起許多往事......每年的臘八節(jié)媽媽用花生、紅棗、核桃仁、綠豆、栗子、大米、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里曾經(jīng)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dāng)然,臘八粥也并是只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dāng)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盡可能湊著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敝灰驗?,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zhǔn)備那些東西,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買到一應(yīng)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zhǔn)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結(jié)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嘗起來便仿佛失去了當(dāng)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如此。當(dāng)月餅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jié)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當(dāng)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dāng)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zhǔn)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jié)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jié)日。為什么過年越來越?jīng)]有年味,只因為,已經(jīng)沒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jīng)和母親忙碌著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jīng)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guān)將近卻暗暗嘆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jīng)以為會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節(jié)的臘八粥真的是人間的美味,我喜歡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