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

字號:

寫兒童的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的一大特色。這些詩歌以簡潔、明快、清新的風(fēng)格,描繪了兒童天真無邪的生活和情感。為您帶來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些充滿童趣的詩歌吧!
    1.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 篇一
    與小女
    韋莊〔唐代〕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譯文
    看到人就學(xué)著咿咿呀呀的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睡覺。
    嬌嬌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為什么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繡了金線花。
    注釋
    初解:指開始能聽懂大人講話的意思。
    嘔啞:小孩子學(xué)說話的聲音。
    底事:何事;什么事。
    縷金華:用金線繡的花兒。華:同“花”。
    賞析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xué)著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詩抓住小女孩學(xué)話、貪玩、愛漂亮、喜歡哭鬧的特點,通過這些生活瑣事的描寫,使小女孩的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愛女之情也流于筆端。
    2.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 篇二
    所見
    袁枚〔清代〕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鳴叫的蟬,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聲歌唱了。
    賞析
    這首詩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diào)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 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xù)描寫神態(tài)。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zhuǎn)折點。第四句,急轉(zhuǎn)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昂鋈弧币辉~,把這個牧童發(fā)現(xiàn)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jī)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出來?!昂鋈弧卑l(fā)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注目鳴蟬的瞬間神態(tài)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tài)和孩子式的機(jī)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一剎那間的表現(xiàn),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jī)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tài),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tài),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按藭r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shù)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zhì)樸無華,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jīng)]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fā)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yōu)美如畫的田園風(fēng)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詩人曾經(jīng)說過“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蔽阌怪M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qiáng)調(diào)的“真性情”。
    3.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 篇三
    觀村童戲溪上
    陸游〔宋代〕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fēng)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xué),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譯文
    雨后的溪水漫過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閑來觀看村童們感謝老天向晚初晴。
    有的騎著竹馬跌跌撞撞沖進(jìn)了爛泥坑,有的放著風(fēng)箏,風(fēng)箏橫沖直撞的迎風(fēng)飛鳴。
    冬季的三個月就跟著塾師學(xué)習(xí),農(nóng)忙時節(jié)就回家跟隨父兄耕田種地。
    識字勉強(qiáng)能夠應(yīng)付租稅勞役就好,辛苦讀書不需要羨慕王公貴族。
    賞析
    此詩寫閑居時的生活。詩中生動地勾勒出村童們在剛放晴的傍晚種種嬉戲的情態(tài),同時也寫出了農(nóng)村生活的情趣和農(nóng)民樸實、知足的思想。
    首聯(lián)“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寫足詩題中童戲和靜觀的含蘊(yùn)。
    頷聯(lián)“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fēng)鳴”則詳寫童戲的內(nèi)容。這兩句寫出了村童游戲的原汁原味,若沒有對鄉(xiāng)居生活的沉潛體驗,很難寫出這樣極富生活氣息的語句。
    頸聯(lián)則宕開一筆由近及遠(yuǎn),由實轉(zhuǎn)虛,將時空的觀照視角拉伸予以遠(yuǎn)觀,讀者眼前出現(xiàn)了另外一幅畫面:村童農(nóng)忙時節(jié)跟隨父兄力田耦耕,在春種秋收中,體會稼穡的艱辛、人生的至理;冬閑時則入塾學(xué)習(xí),粗通文墨。這樣的生活方式正是剛剛經(jīng)歷宦場炎涼的詩人所欣羨的。
    尾聯(lián)聯(lián)提及當(dāng)時宋朝實景:農(nóng)夫冬閑跟著村里的窮書生學(xué)習(xí),但這只是學(xué)習(xí)極基礎(chǔ)的東西,為的是在立契,作保時不被蒙騙。
    這首詩是陸游免官閑居后的人生體驗,是其厭惡官 場傾軋、追求澄明心境的寫照。不過,詩題中一“觀”字,卻無意識中流露了真實心態(tài),“觀”在這里乃靜觀、旁觀之意,并非完全融入其中與村民渾然一體士大夫的特殊身份決定了陸游可以唯美的眼光透 視田園生活,卻不一定真能躬行。
    4.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 篇四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小娃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里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浮萍被船兒蕩開,水面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水線。
    注釋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賞析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jìn)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xì)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蓯邸⒖捎H。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后忍俊不禁、啞然失笑。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zhǔn)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
    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蓯?、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5.關(guān)于寫兒童的古詩 篇五
    驕兒詩
    李商隱〔唐代〕
    袞師我驕兒,美秀乃無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歲知姓名,眼不視梨栗。
    交朋頗窺觀,謂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不爾燕鶴骨。
    安得此相謂?欲慰衰朽質(zhì)。
    青春妍和月,朋戲渾甥侄。
    繞堂復(fù)穿林,沸若金鼎溢。
    門有長者來,造次請先出。
    客前問所須,含意不吐實。
    歸來學(xué)客面,闈敗秉爺笏。
    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豪鷹毛崱屴,猛馬氣佶傈。
    截得青篔筜,騎走恣唐突。
    忽復(fù)學(xué)參軍,按聲喚蒼鶻。
    又復(fù)紗燈旁,稽首禮夜佛。
    仰鞭罥蛛網(wǎng),俯首飲花蜜。
    欲爭蛺蝶輕,未謝柳絮疾。
    階前逢阿姊,六甲頗輸失。
    凝走弄香奩,拔脫金屈戍。
    抱持多反側(cè),威怒不可律。
    曲躬牽窗網(wǎng),衉唾拭琴漆。
    有時看臨書,挺立不動膝。
    古錦請裁衣,玉軸亦欲乞。
    請爺書春勝,春勝宜春日。
    芭蕉斜卷箋,辛夷低過筆。
    爺昔好讀書,懇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畏蚤虱。
    兒慎勿學(xué)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術(shù)。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況今西與北,羌戎正狂悖。
    誅赦兩末成,將養(yǎng)如痼疾。
    兒當(dāng)速長大,探雛入虎窟。
    當(dāng)為萬戶侯,勿守一經(jīng)帙!
    譯文
    袞師啊,我最愛的驕兒,你美好聰敏,無人能比。
    裹在繡褓中未滿周歲,就已經(jīng)知道“六”和“七”。
    四歲便知道自己的姓名,不再眼睜睜貪饞梨栗。
    朋友們常常暗地里端詳,說你像丹穴山的鳳凰。
    說在重視儀容風(fēng)度的六朝,這孩子的品級定評第一。
    說他要不就是神仙般的風(fēng)姿,要不就是燕頜鶴步的貴骨。
    朋友們怎能這樣夸獎呢?無非讓我這衰朽的人歡喜。
    孩子們在這和美的春天,結(jié)伴嬉游,不分舅甥叔侄。
    繞著廳堂追逐,又穿過樹林,鬧聲像銅鍋中的開水翻溢。
    每當(dāng)門前有大人來訪,袞師便急忙搶先迎接。
    客人上前去問他想要些什么,他卻隱藏心意不把實話說出。
    送客回來就學(xué)客人的樣子,破門而入,拿著阿爸的朝笏。
    有時嘲笑客人像張飛那樣大胡,有時嘲笑客人像鄧艾那樣口吃。
    他像雄鷹般展翅聳立,又像駿馬般氣概奇崛。
    有時砍下了青竹子,騎上竹馬恣意馳突。
    忽然又學(xué)做參軍戲,壓低嗓子呼喚“蒼鶻”。
    又走到紗燈的旁邊,學(xué)人叩頭禮拜夜佛。
    舉起鞭子撩取蛛網(wǎng),低下頭來吸嘗花蜜。
    要跟蝴蝶比比輕盈,要和柳絮賽賽快捷。
    在臺階前面遇到了阿姐,跟她賭賽六甲頻頻輸失。
    硬要跑去翻弄她的妝奩,把匣子的鉸鏈一下拉脫。
    抱開他還反復(fù)掙扎,威嚇?biāo)矡o法制屈。
    彎著身子去拉窗戶的網(wǎng)格,把唾沫吐在琴上拭亮表漆。
    有時看大人臨寫碑帖,挺直腰桿不移動兩膝。
    拿來古錦要裁制書衣,見到玉軸也想要討乞。
    請求阿爸書寫春勝,知道春勝最宜春日。
    未展的芭蕉像斜卷著的箋紙,含苞的辛夷像他遞來的毛筆。
    阿爸從前喜歡讀書,勤奮刻苦獨自著述。
    如今憔悴衰老年近四十,身上無肉特別害怕蚤虱。
    兒啊千萬不要學(xué)阿爸,讀書應(yīng)舉求科名甲乙。
    應(yīng)去學(xué)學(xué)司馬穰苴的兵法,還有黃石傳給張良的戰(zhàn)術(shù)。
    只要這樣就能做帝王之師,不須依靠其他瑣細(xì)的學(xué)識。
    何況現(xiàn)在國家的西北,羌戎正在猖狂地叛逆。
    征討或安撫都毫無成效,好比養(yǎng)癰為患終成痼疾。
    兒啊你要快快長大成人,為探得虎子要深入虎穴。
    應(yīng)當(dāng)用武功去博取萬戶侯,不要一輩子死守一部經(jīng)帙。